解意象 品诗歌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6812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融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松、梅、兰、竹、菊等往往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性,月亮、楼台、鸿雁等往往用来抒发思乡思亲之情。梧桐、芭蕉、杜鹃、乌鸦等往往用来渲染萧瑟、冷落、凄凉的气氛,杨柳、长亭等往往抒发离情别绪。阅读鉴赏诗歌时,可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领悟诗中意象的韵味,深入品味诗歌蕴含的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与散文”模块选修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解意象,品诗歌”探究性学习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解意象,品诗歌”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古诗词,了解哪些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并将自己接触到的诗歌按意象分门别类。如果让学生查询有关某一意象的诗歌,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去相关的书籍中找寻,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比较明显。如果学生接触到的诗歌有限,或者记不清题目、作者、时代等关键信息,简直可以说无从下手。因此,我想到了网络技术。
  
  一、“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
  
  为方便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解意象,品诗歌”探究性学习,我提出了建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想。
  “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将有关资料或作品上传到相应的栏目,自由选择“浏览”,并且对网站上的资料进行评论,同时浏览关于某一诗歌常见意象的鉴赏性评论。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指导和监控,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专题学习网站需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功能。动易文章管理系统界面美观,专题板块丰富,交互性强,比较适合构建专题学习网站。其网站管理系统有自动更新、自动统计、用户全人管理、用户等级升级管理、站内邮件交流等多项功能,学生在网站上每发表一篇评论或文章,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网站一系列的积分活动,起到了激励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学生活动
  
  在“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以总版主的身份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情况,做好个别指导。
  第一阶段:诗歌常见意象题材库建设——意象归类
  指导教师在网站上发布公告,招募“意象探究”下属的各栏目版主,指导版主到“意象探究”栏目下开设二级栏目,如松、梅、兰、大江、杨柳、长亭等。二级栏目创建好后,指导学生到中华诗词网、中国诗词网等综合性的诗歌网站浏览优秀诗歌作品,将自己接触到的诗歌常见意象分门别类,并将诗歌上传到“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二级栏目“意象归类”中,按意象的不同建立意象诗歌资源库,为下一步专题研究及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资源基础。
  第二阶段:诗歌常见意象阅读鉴赏——意象探究
  总版主发布公告:请大家到“意象归类”各栏目下自由浏览,并在相应的诗歌下发表自己的赏析性评论。学生在阅读赏析了大量诗歌后,教师指导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或几个意象作为探究性学习小课题,组成探究性学习小组,参考二级栏目的各种赏析性评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发布在“意象探究”的相应栏目。
  意象探究成果示例——菊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人们常常赞赏它傲霜的坚强品格、清高的气质,用它来喻隐逸、高洁和脱俗的品性。如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性的高尚和纯洁。又如元稹《菊花》中“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的追求。
  第三阶段:诗歌意象及意境再创造——诗剧改编
  本阶段,重点指导学生到各诗歌意象资源库浏览,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二度创作,将其改写成MTV剧本,发布到“诗歌再创作”栏目,供大家浏览、评析。不熟悉剧本体裁格式的学生,可以到“诗剧改编”栏目下的“优秀剧本”栏目参考学习。
  第四阶段:优秀诗剧视频、诗歌诵读音频制作
  评出十大优秀MTV剧本,指导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搜集图片、视频、音频资料,运用Flash、Photo Story、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体视频的工具,再现诗歌意象及意境,发布在“优秀诗剧视频”栏目中,供大家欣赏。其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视频音频分割、录音合成软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将自己的朗诵录制成音频,发布在“学生朗诵作品”栏目内。视频音频制作有关软件,学生可到网站“常用软件”栏目中下载。
  第五阶段:学习心得交流
  学习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要写一篇学习心得,发布到“学习心得交流”栏目,进行交流评价。交流评价采取网上评价、投票的方式。交流、评价投票结束后,由总版主根据学生的投票情况,评出优秀学习心得10篇。
  学习心得之一——《不一样的收获》
  探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它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教科书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通过这种学习,同学们的各项技能和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智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提高。尽管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们却从中学到了怎样去思考。
  第六阶段:探究性学习评价及优秀个人评比
  本次活动的成绩评定与平时的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有所不同。主要依据学生参与本次“解意象,品诗歌”活动的积分多少来判定。总版主根据学生积分的多少,评出本次探究性学习优秀个人10名。
  
  附录:“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网址:http://www.hongde.net/gushici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其他文献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从“九五”到“十一五”跨三个五年的全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培训的目标和形式渐趋成熟。2007年11月19日,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十一五”继续教育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以中级培训为切入点,并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挂钩,标志着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开端。本刊将跟踪报道北京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王栋的长篇小说新作《最后的房客》设置了一个让读者欲罢不能的阅读陷阱,在体量不大的篇幅里,却存在着令人烧脑的悬疑。一  一座独立的有历史沧桑感的三层别墅,住着五位房客,依次出场的是:海归、年轻的大学物理教师云端,二房东、落魄画家武向天,码农张锐强,副导演、有对同性有说不清情愫的吕辉,投行白领女房客肖潇。除了武向天人到中年,其他四位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此外,还有一位只跟武向天联系过,但谁都没见过面
韩非是先秦诸子中一位风格鲜明、个性独具的思想家。其思想之冷峻、深刻、犀利乃至偏执,特别是他对于极权与专制的推重,对于法、术、势及权谋之术的强调,以及他关于人性之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理解,2000多年来既为统治者所讳言,并屡遭批判,却又被暗中奉行,实际上成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这当中自然也有着“污名化”乃至于“恶名化”韩非的缘故——历史上因为对于专制集权的极度不满而迁怒于韩非,从而使其备受诟病。不过
1.问:我的电脑硬盘出现了很多坏道,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机,有时打开一个文件夹就导致系统崩溃,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解决硬盘坏道的问题?  答:检测和修复磁盘坏道,我向你推荐金海硕—效率源磁盘坏道修复程式。这是一个专业级程式,专修硬盘各类坏道(逻辑、物理、ECC错误)。它是目前已知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功能最强大的程式。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压缩包解压到一个新文件夹下。  (2)准备一张1.44mb
在现代文学研究界,龚明德先生是公认的实干家。他多年来坚守西南,编辑出版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现代文学书籍,其中不少都成为学界必读的文献;后来更进一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和研究专家,在现代文学文献考证方面成就尤为卓著。壹  书信对人的重要性,乃人情之所同然,特别在战乱时期,家人、友人之间通过信函往来通报平安、沟通情愫,更是殊为难得的事。此所以杜甫才会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研究者当然都明白,作家的
长篇小說《家的变迁》2016年10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之后,三四个月内,我就收到读者关于《家的变迁》读后感和书评二十余篇,其中有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写的,也有在校大学生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公务员写的;有党政机关科局级干部写的,还有退休老干部以及在职教师、私营业主、机关文秘人员写的,有70多岁的老者也有不到20岁的青年,写作书评的读者年龄跨度在50年以上。读着评论者们一篇篇感情真挚的书评,我一次再一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的美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人们一提到他就会联想起他画的水墨写意骏马。徐悲鸿画的马确实闻名遐迩,很长一个时期,在国内外几乎成为中国水墨写意绘画的象征和标志。而实际上,徐悲鸿的写意人物绘画,开拓了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新路,从题材和技法上,都将中国彩墨人物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徐悲鸿的人物油画,也在用西方写实美术表现中国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方面,开创了历史先河。因而,说徐悲鸿擅长画马固然
在新课改的大熔炉下,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种“比”的意识较强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们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即使有学生打乱了原先的教学环节,也要想方设法将其拉回到自己的预设点,从而使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在铃声响起和再次响起的回合中,师生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或许我们会给这样的课堂冠以“精彩”、“优秀”的美名,可仔细想想,在这
江苏扬州市中小学于2000年开始建设数字化校园。其间形成的数字化校园社区达百个之多,资源相对分散,各据一方,不能互通互联。2006年,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全市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扬州市在整个行政区域内启动了打造“中国第一个区域性数字化校园”项目,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    一、区域性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衷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各学校
实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探索创新,它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扩展和深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高中电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基本采取“保姆式”的办法,在固定时间内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统一的办法、既定的仪器条件进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近年来,笔者尝试在高中劳动技术课《电子技术》和物理电学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Multisim2003进行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接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