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叶挺军长的关爱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儿童歌舞队从江西大余池江到达南昌不久,叶挺军长和夫人李秀文女士就到我们歌舞队驻地——书园街高升巷仓库看望我们。
  那天上午,我们正在打扫卫生,明仁宗队长告诉我们:“叶军长要专门来看望我们,大家不要乱走。”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十几个小鬼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还在赣南打游击的时候,就听老战士说过,叶挺是北伐战争中的名将,他领导的“叶挺团”被人们誉为“铁军”,在攻克武汉时,“叶挺团”曾打退敌人三个师的进攻。现在能亲眼一睹大将军的丰姿,是多么的荣幸。
  “立正!”明仁宗队长在门口喊了一声口令。
  只见叶军长缓缓地走了过来。他身穿浅黄色呢子军装,手里拄着一根精致的手杖。叶军长个子不高,但非常威猛、精神。
  叶挺夫人李秀文女士身穿紫红色旗袍,脚穿着高跟鞋,紧紧地跟在叶军长身后,样子非常庄重高贵。
  我们十几个小鬼,赶紧放掉手中的东西,立正向叶军长致军礼。
  叶军长询问了我们一路的行军情况。明仁宗队长一一作了回答。
  叶军长对李秀文女士说:“你给他们每个小鬼买一把口琴,还要配上一块漂亮的红绸子。”
  没过几天,我们歌舞队每个小鬼便发了一把上海造的“中善美”牌二十四孔口琴,这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口琴,是叶军长用自己的钱买来的。
  当时,南昌正值寒冬季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叶军长一一地检查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当他发现我们都没有穿棉衣时,不高兴地说:“这么冷的天气,怎么不穿棉衣?”
  明仁宗队长难为情地说:“现在供给紧张,在大余池江时上面没发给我们。”
  叶军长当即指示明仁宗队长:“这怎么行?你马上到供给部拉两黄包车棉衣来!”
  “是!”明仁宗队长跑到门口,请来二个车夫,不久就从供给部拉来二黄包车衣服,里面有棉衣。叶军长顺手拿起一件,抖了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这还差不多。”
  叶军长招呼大家坐下,和蔼地说道:“现在你们只有十几个人,兵马不多,将来我们还要多动员一些人,成立一个战地服务团,到那时,你们就热闹了。”
  叶军长看到我们个个穿着肥大的军衣,特别是阿福,年纪最小,个子又矮,当时还不满九岁,大帽子戴在头上,盖住了大半个脸蛋,叶军长看着,忍不住笑了:“你们经常要到外面去演出,没有统一的服装怎么行呀?”
  一边说,叶军长一边从口袋里拿出钱,交给明仁宗队长:“你上街买点布,给每人做二套统一的衣服。”
  明仁宗队长接过叶军长的钱,眼睛湿润了。
  后来,我们歌舞队十九个小鬼每人做了二套衣服,一套黄的,一套绿的,还有二顶瓜皮帽(苏联式红军帽)。
  晚上,我们都换上了新发的棉衣,觉得浑身暖融融的。
   在南昌,我们歌舞队的生活既紧张又活泼,我们经常到街上去宣传抗日,教群众唱歌,只要我们一出现在街头,马上就会围上一大群人,他们看到我们小小年纪,就穿着军装在街上唱歌跳舞,都投来惊喜的目光。
  歌舞队十九个小鬼大多数来自广东南雄、江西赣南、湖南桂东。来自南雄的有卓树文、邓昌静、朱锦辉。卓树文原来叫卓寿文,后来他嫌“寿”字有点俗气,便把“寿”字改成“树”字。卓树文是我们歌舞队中个子最高、年龄最大的一个,他当时快满十四岁。邓昌静,十一岁,白净的皮肤,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对小小的酒窝,非常讨人喜欢。张茜同志和陈毅司令员都非常喜爱他。在云岭时,他充当信使,为他俩传递过不少情书。朱锦辉,十二岁,是在念小学时从学校里跑出来参加新四军的。来自湖南桂东的有何所翼、黄邦赞。何所翼,十一岁,活泼好动,喜欢开玩笑,说笑话,有时还爱发脾气。黄邦赞,十岁,矮矮的个子,既顽皮,又淘气,小伙伴们最怕他。来自赣南的有我和肖太珠。肖太珠,十二岁,江西信丰人,忠诚老实,胖乎乎的,他专门负责保管道具。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是阿福了,阿福是江苏无锡人,一口浓重的无锡口音,我们似懂非懂。
  陈雪坤只有七岁,是我们歌舞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宽宽的脸,大大的嘴巴。一套又肥又大的军装套在他瘦小的身子上,光上衣就快到脚跟,使人一看就想笑。
  陈雪坤是同他姑姑一起逃难到江西的,不知道是经谁介绍,在大余池江参加了歌舞队。雪坤的姑姑是个小脚女人,二十多岁,皮肤黑黑的,说话细声细气,她随同歌舞队一直从大余池江到安徽泾县云岭。一路上,她一边照顾雪坤,一边帮歌舞队的小鬼洗衣服和缝衣服。在大余池江时,我们发的衣服太大太长,就是雪坤的姑姑帮我们缝短的。
  初到南昌,歌舞队继续扩编。当时,日本鬼子占领东北、华北,大批难民纷纷逃亡南方,歌舞队又从逃亡的学生中招收了四位小鬼,最使我难忘的是张冷冰,十一岁,吉林人,瘦瘦的个子,扁扁的嘴巴,一腔东北口音。人很顽皮,每次吃粉干时,他总是把粉干插进鼻孔里,双手拿着粉干,拉来拉去,像杂技中的滑稽演员,逗得人捧腹大笑。
  不久,军政治部给歌舞队专门派来了位舞蹈教员,他叫吴晓邦。吴晓邦同志身材修长,很会跳舞,无论是中国的民族舞,还是西方的伦巴、探戈,他都非常精通。吴晓邦同志不仅舞跳得好,脾气也相当好,整天都笑眯眯的。歌舞队的小鬼大多数来自山区,见识少,文艺素质差,有时候一个动作教上五、六遍,我们也学不会。
  一次我练劈叉动作,一连学了几天,也没学会,我有气无力地躺在椅子上,双手捧着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吴晓邦同志走过来,鼓励我:“小黄同志,不要泄气嘛!古人说得好,功到自然成,只要下苦功练,是一定能学会的!”
  吴晓邦同志能编,能导,能演,他那优美的舞姿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我至今记忆犹新。
   项英同志到达南昌后,南方各游击区的负责人也先后到达南昌。
  不久,叶挺、项英等在花园天兰礼堂召开大会,新四军军直机关和歌舞队共五百多人参加了大会,项英副军长主持大会。
  叶军长说:“毛主席和蒋委员长信任我,委托我担任新四军军长,我很高兴。当前,我们的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日本鬼子霸占了我东北三省,不久前,上海沦陷了!南京也沦陷了!我新四军全体官兵要团结一致,奋勇抗战,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大会之后,我们表演了文艺节目,其中有张茜同志的独唱,有卓树文和朱锦华的哑剧《炸军舰》,邓昌静、卓树文、何所翼、朱锦辉和阿福等人也先后进行了表演。阿福扮演流浪汉,只见他穿着一身破衣服,拄着一根下端缺了口的竹棍,歪歪斜斜地走在舞台上,形象逼真,叶军长和项副军长看了都使劲地鼓起掌来。
   1939年2月中旬,战地服务团正式成立,歌舞队编入战地服务团。
  战地服务团开始有三个队:男生队、女生队和歌舞队。男生队长胡明,女生队长黄杰,歌舞队队长还是明仁宗。
  一天早上,天气很冷,风也很大,男生队、女生队和歌舞队在书园街高升巷仓库外面的大坪上集合。
  叶军长在朱克靖团长的陪同下,来到我们队伍面前。
  朱克靖是1922年入党的老同志,他比叶军长还大两岁。他曾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念过书,北伐战争时当过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的党代表,苏区时担任过第九军党代表。1946年他奉命前往郝鹏举起义部队当政委,1947年郝鹏举叛变,他来不及转移,不幸被捕。国民党曾诱以高官厚禄,但他大义凛然予以拒绝。国民党当局对他毫无办法,只好在解放前夕秘密将他杀害。
  朱克靖和叶军长是北伐战争中的老战友,他对叶军长一直非常尊重。
  朱克靖给叶军长致过军礼之后,叶军长走到队伍面前,操着浓重的广东口音,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正式成立了,你们的团长是朱克靖同志;白丁是你们的秘书长(相当副团长),希望你们在朱克靖团长、白丁秘书长的领导下,把新四军的文化、教育、宣传工作搞好!”
  会上,朱克靖团长和白丁秘书长都讲了话。
  战地服务团就像一座大学校,在业务上划分为歌咏、舞蹈、戏剧、美术、文学和民运六个组,她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大批有志青年。当时,南方许多爱国青年纷纷来到南昌,要求参加战地服务团,战地服务团全盛时期曾达到五百多人。
  战地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我们歌舞队除到街上宣传外,还到南昌和各国民党驻南昌部队演出。最难忘的是在江西大剧院为国民党伤兵演出,当我们唱到《救国军歌》:“枪口对外,齐步向前,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时,台下的伤兵使劲地鼓起掌来。演出完毕后,许多伤兵抱住我们这些小鬼,硬要我们到他们单位去吃饭,那兄弟般的深情厚意使人久久难忘。
   一天,叶军长觉得身上很痒,就到新四军三眼井军部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了疥疮。
  叶军长眯着眼沉思着,我这个军长住的是张勋公馆,条件比战士好多了,还得了疥疮,战士中肯定有不少得疥疮的。
  当时,我们睡的都是地铺,蚤子很多,许多人身上都长了风疱,又痒,又痛,又肿,又烂。
  他生气地把明仁宗队长叫到跟前:“你为什么不报告?”
  明仁宗队长摸不着头脑:“没有什么要报告的呀?”
  叶军长说:“你们歌舞队有百分之八十的小鬼得了疥疮,你知道吗?”
  明仁宗队长抿嘴一笑:“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还笑?”叶军长提高嗓音,语气更加严肃,“如果不及时根治,发展下去,是要感染发烧的。发生减员,是要影响部队战斗力的,作为一名人民军队的干部,就是要善于关心战士的疾苦。”
  明仁宗队长知道大事不妙,当即表态:“我马上集合队伍检查一下!”
  叶军长严肃地说:“不用检查了,你去把医务处长叫来!”
  医务处长来了,决定给我们每个小鬼打一支青霉素,并在患处涂上硫磺药膏。
  当时青霉素很难搞到,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药品,如果不是叶军长亲自指示,一般人要用这种药是根本不可能的。
  青霉素一打,涂了几次硫磺药膏,我们身上的疱很快就好了。
  去南昌机场演出的那天,天气特别冷,天空的乌云沉甸甸的,寒风吹来,雨点夹着雪花纷纷地落下来,天真冷啊!
  演出时,由于穿的衣服太少,回到高升巷仓库驻地,我就病了。
  我一直发烧,体温到40度,当时新四军几乎没有什么药,只有“奎宁”(治打摆子的药),我吃了几天“奎宁”,但没有什么效果,高烧一直不退。
  当时,我很悲观,总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夜里,望着窗外冰冷而又黑洞洞的天空,我的心倏地一阵难过。
  我想起了妈妈,想起了死去的爸爸……
  我的病越来越重,最后被送进了新四军三眼井医院。
  同一个病室的三个伤病员,都是军直机关的战士,个个瘦得皮包骨头。
  一个年纪比我稍大的战士,住在我的对面,他病得很重,脸色又青又黄,护士给他喂稀饭时,他总是摇着头:“我不想吃,什么也吃不下……”
  护士安慰他:“要吃!不吃东西就没有抵抗力呀!”
  “反正我是不行了……”
  尽管这样,女护士还是耐心地一勺一勺地喂他。
  解放后,听说这位女护士当了南京一家医院的院长,可惜我忘了她的名字。
  晚上,我出去解小手,只觉得眼前金星一闪,就像掉进了一个黑洞洞的地窖里,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只见身旁站着许多人,都是我们歌舞队的人,有明仁宗队长,卓树文,邓昌静,何所翼,还有小淘气张冷冰。
  小何惊喜地说:“队长,你看,小黄醒过来啦!小黄醒过来啦……”
  明仁宗队长俯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小黄,你醒来就好,我以为你……”
  我一看周围三张床铺都空空荡荡的,忙问道:“他们三个人呢?”
  大家都默不作声。
  半晌,明仁宗队长才缓缓地说:“出于药物缺少,他们三个人的高烧一直退不下来,后来得了并发症,都去世了。”
  他们还年轻呵!正是为国家出力的时候,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想到此,我的心都碎了。
  小邓说:“小黄,你一直昏迷了半个月,不省人事,吓死我们了。”
  明仁宗队长接着说:“你昏迷之后,叶军长知道了这件事,他指示医院,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你抢救过来。叶军长说:‘这小鬼还小呵!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救活他,没有的药,要想方法向地方医院求救。’叶军长还专门交待,要歌舞队的同志轮流来照顾你。”
  想起叶军长的关怀,我不禁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叶军长爱兵,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王北发整理)
  责任编辑张荣辉
其他文献
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国际展会上,总少不了中国企业忙碌的身影,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商品对世界贸易的不可或缺性。不过,总体来看,相比来自欧洲、美国等发达市场的展商,中国展商的出展形象稍有欠缺。这其中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比如难以从主办方处拿到好展位、参展目的以拿订单为主、不注重品牌打造和宣传等。可喜的是,国内产业创新升级和打造自主品牌的浪潮席卷而来,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展台个性化搭建,近几年海外展
期刊
期刊
作为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据专家预测,实现信息化,可使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0%-40%,使城乡交通流量减少30%-40%。如此巨大的诱人蛋糕,不得不让人垂涎欲滴。于是,众多的信息实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些产业还未远航便在信息港湾中搁浅。我国的信息产业远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灿烂。    折断的桅杆    当我国的信息产业正欲扬帆奋进的时
摘 要:伴随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越发突显了出来,而医院工会由于其政治性、群众性以及先进性等特质,使得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主要就医院工会如何发挥组织优势,助力医院文化建设展开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会;组织优势;医院文化  一、医院文化内涵及建设意义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实践中集体创造的、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