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病例40例,均以止嗽散加味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达87.5%。结论:止嗽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止嗽散加味;止咳化痰;解表宣肺
Modified Zhisou casual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clinical study
YU Xianf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dified Zhisou casual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effect. Methods: 40 cases of confirmed cases, are scattered Modifiedoral.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percent. Conclusion: Zhisou casual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sure.
【Key words】Halberd cough variant asthma; Casual Modified; Cough phlegm; The table xuanfei
自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58岁,平均37岁。病程2个月~5年。所有患者在本院或外院明确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效果良好,但停用后症状反复发作,不能有效缓解。均有反复发作性咳嗽,27例患者于夜间或凌晨时症状明显。40例患者中有2例有食物过敏史,11例有过敏性鼻炎,2例有药物过敏史,4例有家族过敏史。
1.2 诊断标准: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咳嗽达2月以上,运动、冷空气及上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其加重;乙酰胆碱或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者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抗生素及止咳药物均无效,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有效;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X线摄片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通气功能正常(非咳嗽发作期),五官科未发现异常,既往无胃、食道反流病史[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口服。方药组成:紫菀9g,麻黄6g,杏仁9g,桑白皮9g,百部12g,陈皮6g,荆芥6g,白前9g,紫苏子9g,葶苈子9g,桔梗6g,蝉蜕6g,地龙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观察拟定。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由重度转为轻度;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咳嗽程度划分[2]为轻、中、重3级。轻度:间断咳嗽,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中度:症状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重度:昼夜频繁咳嗽或阵咳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
3.2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疗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控制3例,占12%;显效32例,占80%;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87.5%。
4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其病理生理改变以持续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为特点。目前西医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变态反应等药物治疗,效果可靠。但短期使用易复发,长期使用除了药物本身不良反应外,患者依从性差。本病属于中医“咳嗽”范畴。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患者常以发作性干咳、倏发倏止、反复阵作为特点,故治当疏風宣肺、理气止咳,所以临床常用止嗽散加味。止嗽散为清代名医程钟龄“苦心揣摩而得”,载其所著《医学心悟》(公元1732年)中,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组成,用于治疗风邪犯肺而致咳嗽。在本临床观察中投以祛风药如蝉蜕、地龙等虫类药,虫类药有入络搜风之效,以加强解痉止咳效果。止嗽散止咳化痰,解表宣肺。方中紫菀、百部味苦,其性温润,入肺经,可理肺止咳。桔梗开提肺气,白前祛除痰涎。以上4味升降相宜,调节气机升降。荆芥祛风解表,通窍利咽,使邪从表而解,则肺气得宣。甘草缓急止咳,并能和中。陈皮理气祛痰,麻黄宣肺降气,葶苈子、紫苏子疏肺下气,以起气闭,又能直达肺经,消除伏饮。全方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而不助热,解表而不伤正,共奏祛风止咳化痰、解表宣肺之效。
参考文献
[1] 黄少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83.
[2] 李 真,刘 明,庞国明.呼吸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1.
作者单位:156100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止嗽散加味;止咳化痰;解表宣肺
Modified Zhisou casual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clinical study
YU Xianf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dified Zhisou casual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effect. Methods: 40 cases of confirmed cases, are scattered Modifiedoral.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percent. Conclusion: Zhisou casual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sure.
【Key words】Halberd cough variant asthma; Casual Modified; Cough phlegm; The table xuanfei
自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58岁,平均37岁。病程2个月~5年。所有患者在本院或外院明确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效果良好,但停用后症状反复发作,不能有效缓解。均有反复发作性咳嗽,27例患者于夜间或凌晨时症状明显。40例患者中有2例有食物过敏史,11例有过敏性鼻炎,2例有药物过敏史,4例有家族过敏史。
1.2 诊断标准: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咳嗽达2月以上,运动、冷空气及上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其加重;乙酰胆碱或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者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抗生素及止咳药物均无效,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有效;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X线摄片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通气功能正常(非咳嗽发作期),五官科未发现异常,既往无胃、食道反流病史[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口服。方药组成:紫菀9g,麻黄6g,杏仁9g,桑白皮9g,百部12g,陈皮6g,荆芥6g,白前9g,紫苏子9g,葶苈子9g,桔梗6g,蝉蜕6g,地龙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观察拟定。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由重度转为轻度;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咳嗽程度划分[2]为轻、中、重3级。轻度:间断咳嗽,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中度:症状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重度:昼夜频繁咳嗽或阵咳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
3.2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疗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控制3例,占12%;显效32例,占80%;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87.5%。
4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其病理生理改变以持续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为特点。目前西医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变态反应等药物治疗,效果可靠。但短期使用易复发,长期使用除了药物本身不良反应外,患者依从性差。本病属于中医“咳嗽”范畴。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患者常以发作性干咳、倏发倏止、反复阵作为特点,故治当疏風宣肺、理气止咳,所以临床常用止嗽散加味。止嗽散为清代名医程钟龄“苦心揣摩而得”,载其所著《医学心悟》(公元1732年)中,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组成,用于治疗风邪犯肺而致咳嗽。在本临床观察中投以祛风药如蝉蜕、地龙等虫类药,虫类药有入络搜风之效,以加强解痉止咳效果。止嗽散止咳化痰,解表宣肺。方中紫菀、百部味苦,其性温润,入肺经,可理肺止咳。桔梗开提肺气,白前祛除痰涎。以上4味升降相宜,调节气机升降。荆芥祛风解表,通窍利咽,使邪从表而解,则肺气得宣。甘草缓急止咳,并能和中。陈皮理气祛痰,麻黄宣肺降气,葶苈子、紫苏子疏肺下气,以起气闭,又能直达肺经,消除伏饮。全方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而不助热,解表而不伤正,共奏祛风止咳化痰、解表宣肺之效。
参考文献
[1] 黄少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83.
[2] 李 真,刘 明,庞国明.呼吸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1.
作者单位:156100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