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技能迁移,促进技巧教学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dlf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巧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技巧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是广大中学生喜欢和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
  笔者通过执教王汉军老师的水平四(七年级)《技巧:远撑前滚翻》教案,深深地体会到王老师在深入解读技巧教材的同时,巧妙地运用技能迁移理论,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练习技巧的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一、巧用类比
  本课紧紧围绕滚翻这一主题,通过准备部分的“坐垫不倒翁”,到基本部分的“复习前滚翻”、“学习远撑前滚翻”,到“课课练”环节的“蹬撑跳接力”,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技术动作的类比性强,学生在掌握前一种技能后会对后一种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产生明显的影响,为快速掌握或熟悉下一个技能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如,“不倒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滚翻时低头团身紧的动作要求;“前滚翻”则要求学生“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要求学生团身后要像“圆球”一样;“远撑前滚翻”是“蹲地远撑缓屈臂,低头、滚动、团身快”,在要求学生团身“像圆球”的基础上,结合屈臂缓冲实现“滚动快”的练习要求;“课课练”则对学生的蹬地远撑动作做了进一步的强化。虽然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各环节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主地进行着正迁移,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吃力,并且由于易于掌握,学生自信心得到提升,学习的热情高涨。
  二、逐层递进
  技能迁移理论认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只有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清晰时,才可能实现技能的迁移。这个特点在主教材部分的学习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复习掌握前滚翻的基础上,在学习“远撑前滚翻”环节,王老师采用了“高向低—高向低0.5m—高向低0.6m—高向低0.7m—过障碍远撑前滚翻”的教学设计,这四种练习,技能要求在结构上高度相似,每次都是在前一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学生在达成第一个目标的同时很自然地会向下一个目标迈进,技能的迁移发生是顺向地、自然地。同时这也符合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泛化─分化─巩固”规律。
  三、情境转移
  在“课课练”环节,安排了“蹲撑跳接力”的小游戏,要求学生通过蹬地与远撑动作,实现在垫子间的蹬撑爬行。在主教材“远撑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就是“蹬地与撑垫技术”,教师创设蹬撑跳接力的教学情境,变换练习方法,目的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策略与概念应用于其他情境中,提高练习者的概括水平,从而做到对未来情境的顺向迁移。
  四、两点建议
  1.保护与帮助缺乏
  众所周知,技巧类的教学与训练离不开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也是技巧类项目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也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迅速掌握动作的重要手段。纵观王老师这节课,除了在“课课练”环节提到了“注意保护与帮助”的字眼,对于如何开展保护与帮助则是语焉不详。在“复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学习中,对于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地保护与帮助更是只字未提。不得不说,这是该教案的遗憾之处,一旦在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会给学生在今后的技巧学习中留下深刻的负面影响。
  2.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标》中提出应根据学生年龄层次、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分层教学,更好地从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特点出发来实施体育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本节课中,教师虽然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层次递进,如,“从高到低”的距离的不断加大,到最后实现成功的“过障礙做远撑前滚翻”。但是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为之采取明确的教学措施。为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全体学生能够实现从高向低0.7m做远撑前滚翻,85%的学生能够实现过障碍做远撑前滚翻。”通过这样的调整,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部分体育学困生,实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五、题后话
  本次教案试讲,囿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更多的试讲体验,对于教案设计的精彩之处感悟不足,尤其是几点建议,更是班门弄斧,一家之言,权且抛砖引玉,更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执教教师:王志强(“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山东省滨州市滨州高新区中学,256623)
其他文献
概念引入,思考STEM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准教育理念不断普及,STEM素养的出现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更有效、更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建构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在实际情况中,STEM素养主要分为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与数学素养等。  例如,从现代教育理念角度来思考,我们知道,素养在幼儿课堂中主要包括了可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会做什么三个方面。这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
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教玩具指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使用的玩具、教具。教玩具是学前儿童学习和游戏的物质条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与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师自制的教玩具不仅适合本地区、本园和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还能弥补商品教玩具的不足。  幼儿园自制教玩具是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利用各种资源和材料创作出来的产物。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的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这要求幼儿
农村幼儿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可以围绕“农”字开展,教师要充分运用农村各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强化课堂教学资源配置,让幼儿更好地发挥个性,感受到农村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农村自然美景  提升学生观赏力  春天,百花争艳,青山绿水,阳光明媚,小草发芽,教师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更好地观察和想象,让幼儿看蜜蜂采蜜,欣赏花红柳绿
膀胱癌患者可以根据癌的不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切除术。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常用于对患者膀胱癌进行明确确诊以及早期的膀胱癌治疗。膀胱癌切除术是在病理结果显示为浸润性膀胱癌时需要进行的常用手术,可分为膀胱部分切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路变更和新膀胱术四种。  膀胱部分切除指的是切除患者的部分膀胱,将另一部分膀胱保留,术后患者会发生尿频的情况。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指的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容整形市场越来越火爆。但整形手术作為一种医学手术存在很多风险,例如会引起失明、面部麻木、脸部轮廓不对称以及颅内损伤等。盲目利用整形手术来改变颜值可能会搭上自己的健康或是生命。抽脂手术的风险  抽脂手术可去除人体多余的脂肪,让人们拥有纤细的身材。但是,抽脂手术也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因为脂肪在外力的作用下被破坏,脂肪滴可能会顺着小静脉进入血液,堵塞血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还要面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血液等。在处理一些医疗器具,如剪、刀、针等,如果自我防护不到位,容易造成自身损伤。手术室护士长期使用消毒液洗手,面对冬天的暖空调,皮肤容易干燥。对于连台大手术,手术室护士长期站立,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下面,笔者带大家走进手术室,深入了解手术室护士。宣泄不良情绪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较大
各位同仁:你们是否和我样有过如下感受?从事体育教育,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风吹日晒,什么叫酸甜苦辣,但我们仍然深爱着我们的工作。经受着成功与失败,体验着光荣和挫折,奉献着我们的青春,磨练着我们的意志,享受着追求卓越的快乐!  五年前,我通过招聘考试由初中调入小学,当时心里特别高兴。高兴不仅是因为教小学没有压力,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活泼可爱,我可以和孩子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体育技术动作、体验童真的乐趣。  可是
红色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铸造的,是中华民族力量生生不息的一种体现,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践行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幼儿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幼兒园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红色资源,并借助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红色精神的伟大,同时让幼儿在红色精神的感染下坚定自己的意志力,锤炼自己的品质
一、聚焦测试和数据上报热点问题,明确开展工作方向  “如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的话题是正逢全国体质健康测试和数据上报期间的热点问题,有些教师提出:为什么要测试?测试的目的为了什么?测试成绩的真实性以什么为抓手?这三个问题是值得深思和热议的焦点问题:  1.为什么要测试?《标准》明确指出,为建立健全国家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结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科疾病。该病症发生后,人们会出现各种肠道疾病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结肠息肉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率较高,影响后期治疗。人们需要对该疾病知识了解,以便在生活中能够早期诊断结肠息肉,以此为后期治疗提供支持。结肠息肉引起原因  1.长期腹泻。结肠息肉发病和长期腹泻有直接关系。如果人们在生活中有长期腹泻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诊断是否患有结肠息肉。一般来讲,人们在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