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语文多媒体教学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节典型的公开课::
   课题:《海燕》(高尔基)。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情况:
  1. 作者及背景简介。
  2. 配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朗读指导。
  3. 设计文章内容分析表格(包括正面描写海燕、侧面描写海燕和海燕的象征意义三大格),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然后显示答案。
  4. 放映配画朗诵录像,放映名家朗诵录像。
  整个课堂多媒体可谓全程参与,色、光、声、像俱全。教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计算机演示平台前,点击鼠标,把教材的文字图像化了,让学生眼见海燕、耳闻其声,遥远的海域拉到了眼前。置身其中,享受着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乐趣。师生们似乎都那么的入神。
   然而,醒过来之后,却觉得自己只是当了一回观众。表演者除了教师还多了一部机器,因而显得更为纷繁多彩。
  如果对照语文新课标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的要求,我们便会发现这样的课,跟传统“我讲你听”的教学相比,只是多了一件华丽外衣而已。不客气的说,如果“我讲你听”的教学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话,那么如此地使用多媒体,则使这些现象显得更为惨烈。
  新课标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然而,在这节多媒体参与的课堂上,屏幕上先是作者介绍,接着是时代背景介绍,最后在填表分析时,海燕的“象征意义”的格子里出示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先驱”,这几个字特别用红色加粗,让学生毋庸置疑。这,怎么能说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呢?其实不要说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是成人,由于国籍不同、身份不同、阅历不同,都不可能对海燕这一形象有相同的体验:一致认为象征“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先驱”。因为经典的也就是世界的,如果是某一个民族、阶级或某一个团体独有的东西,它就不可能成为经典。在“世界在多元化的前提下和平发展”成为全人类共识的21世纪,我们不但没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反而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惨烈地“摧残”学生。
  再则,假如没有多媒体,就没有后面配画朗诵的画面,那么一千个学生心中就会有一千个海燕,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也正是这个再创造使文学作品充满了魅力。曾记得一个文学家说过,小时候听爷爷讲孙悟空的故事,他把孙悟空想象成一个英俊无比、威猛高大的英雄。后来看了连环画,见孙悟空原来是一个瘦骨嶙嶙的猴子,实在扫兴。
  一般来说,不喜爱文学作品的人,都是缺乏想象能力,不善于把文字变为画面,即缺乏再创造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一半是天生,一半靠培养和锻炼。配画朗诵,固然十分精彩、十分动人,令人大开眼界,但它说到底是机器的精彩,是别人的精彩,并不是学生自己的精彩。它的副作用可能会使善于想象的学生觉得扫兴,使不善于想象的学生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而养成严重的依赖性。
  课堂突出了朗诵指导,并以《命运交响曲》作为基调,对于理解《海燕》的主旨来说无疑是有益的。新课标也指出,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问题是“言为心声”,既然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又怎么能把全班的学生都定在一个调子上呢?即使是“流利”,也有“大江东去”“湘江北去”“门前流水尚能西”。哪一方“水”不是“流利”的呢?如此划一的朗诵指导,对照新课标的“自主”,的确有扼杀个性之嫌。
  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怎样使它在落实新课标中发挥正面的作用,十分值得商榷。
  我以为,多媒体必须为学生阅读的“自主、合作、探究”服务。比如海燕的象征意义,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自由写,然后通过投影,把学生所写显示出来。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评判,教师参与其中,最后再展示作者和时代背景简介以及传统的观点,供学生参考。海燕的形象也要让学生根据文字,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口头描述,然后再展示有关画面,让学生比较优劣。读也是如此,可准备几首音乐曲,让学生挑选配乐个别朗读。看哪首曲子喜欢的学生最多,然后以这首曲进行配乐齐读。最后欣赏名家的朗读作品,师生共同比较评判。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用这种方法,比如实物说明文,就可以尽管放图片,让学生接触实物,身临其境。议论文重在逻辑推理,多媒体可派的用场不大,则不必强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语文多媒体的教学特别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教学现代化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关系。教学现代化主要是指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现代化,而非等同于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只是服务于教学现代化的一个角色,因而教学手段现代化必须转变传统的媒体观,教学媒体应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假设”“主动探究”“协作学习”“会话商谈”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那种以为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的认识,必然会造成观念混淆,以致错误地发挥或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二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多媒体课堂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教学及课件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不能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三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西方学者的主导思想认为,将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后专题研究导向,而在课堂上还是以进行师生教学互动为主。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四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而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的翻新上,结果必然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实效则平平。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换句来说,即是处于前现代向现代化不断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里,要实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人本身的现代化。而现代教育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理性的“社会人”的社会性活动,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人的发展。为此,以人本身为立足点和归宿点,实现个人的权利、价值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就成为了人本化教育的目标导向与价值所在。这
【个案介绍】  贾某,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贾某的父母在她上一年级时感情出现危机,二年级时父母离婚。之后,贾某跟随父亲一起生活,至今仍是单亲家庭。父亲由于工作忙,很少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她有什么话也不愿和父亲讲。贾某学习成绩一般,喜欢英语。平时在班上很少与同学交往,劳动时总是自己单独干,不怕脏不怕累。据她讲,在这个班上总觉得很害怕,每次走进教室就感到压抑、紧张。上课听讲不能集中精力,更不敢举
先看三十年前的关系。当时生活水平普遍不是很高,能吃饱就行;精神文化方面,一个月能看个电影就很好了,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视机,学生要想了解外面的信息,除了靠上辈人的传递,此外就是老师的讲授和教科书上的内容。因此,那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单一,就是学生尊重老师,对老师毕恭毕敬。  再看十年前,那时社会已经开放很多,我国的经济正大踏步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通过电台、电视等接受更多
广东省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  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  办学*  广州市  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  发展*  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  展综合改革试点*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荔湾区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特色发展  战略改革试点  荔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小班教学  改革试点  番禺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
女子学校协会(GSA)是英国校长联合会属下机构,于1974年成立。英国有近10万学生在女子学校就读。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地都设有寄宿制女子学校,为女学生提供单性别教育。女子学校协会的前身是女校长协会,是在女子教育运动的推动下,于1874年成立的。当时的女校长在教育事业中被边缘化,因此,她们认为大家的互相沟通和帮助是最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交流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她们便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协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等职业教育?这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在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第二,在人才需求质量和层次越来越高的当下,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办?  关于第一个问题,坦率讲,在今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社会各界是有不同意见的。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基于三点:第一,与普高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强,导致学生的就读意愿不强。第二,现阶段的中等职业
2020年的课室:未来与你想象的相去甚远  想象一下这个情景:2020年9月的某天早晨,闹钟没响,你睁眼一看已经是9:23了,这意味着你迟到了。不过别担心,你只需将笔记本电脑搬到厨房就相当于到学校开始上课了。你穿着睡衣,登陆今天的课程视频,看不到教授,你的同学出现在画面上。因为开学第一天,你就能拿到一张清单,上面罗列了这个课程可能发掘的话题,你排好序之后,导师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只给学生布置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公历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为“雨水”节气。雨水在气候变化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增加;二是降水形式上,雪减少了,雨渐多了。2020年的雨水是2月19日。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进入雨水节气,北方陰寒未尽,气温变化大;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學期伊始,我新接手的班级转来了个问题孩子——小虎。听他爸爸介绍:虎儿疑似患有“儿童多动症”,就特地送他到一所比较有威望的小學读书,但却被看成另类:课间操比赛不让参加!上课一高兴不小心哼儿歌,就被老师当众指责,让他无地自容,在班里难以抬起头来,每天去上课都畏畏缩缩。听到我们學校正在进行情商教育,就把孩子转来了。看到家长对我们學校的看重,我在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小虎被视为“另类”,同然有自身的因素
肇庆,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西江流域一颗璀灿的明珠。这里有闻名于世的端砚,以一砚光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这里有风景秀丽的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有蜿蜒迤逦的西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一衣带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肇庆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肇庆人,在“创建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精神的指引下,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以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