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训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baodo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际的素养。”因此,要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呢?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一、立足课堂,二、创设情境,三、链接生活。
  关键词:口语交际 立足课堂 创设情境 链接生活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学的今天,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然而不少学生上课表达能力的现状令人忧虑,特别像我校那样农村中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是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就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能够做到态度自然,表达流畅的可谓凤毛麟角;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当忠实听众的居多,毫无讨论的气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学生难于向教师请教问题,同学间交流不够文明得体等问题。这些情况说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只注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请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口语交际”界定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一、立足课堂,训练口语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多样,在起始阶段即七年级时,针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受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影响,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思想上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先要立足课堂,抓住课堂40分钟时间,创设时机让学生训练。
  语文课堂应该说是经常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实践的场所,为了多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我在上每堂课前要求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每日新闻摘要”播报活动。先引导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无论“说好说差”“说对说错”“说多说少”,一律报以掌声,给以良好评定,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再鼓励他们大声说话,努力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做到像模像样,字正腔圆,要能够使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同学都能听清楚你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训练开始时,少数同学因为怯场,说话结结巴巴,语态千奇百怪,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局面就大为改观。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养成不是死读书本,而是用好教材。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创造机会,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因此教材中涉及的有关训练,应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达到“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教材的学习中,真正提升学生口语素养。
  二、创设情境,提高口语
  新材料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时就要依据教学内容,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譬如七、八年级口语训练有几个说话专题,学生特别感兴趣,如七(上)“探索月球的奥秘,我爱我家”、 “漫话探险”七(下)“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等,也许这些话是很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很多学生都可以说得很好。再说经过一学年的“口语交际”训练,到了八年级时,学生比以前敢说爱说乐说了。具体做法如下:
  1、即席讲话,提高学生口语素质
  根据新课标“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提高学生口语素质形式有发表评论法,口头作文法,演讲,朗读背诵法等。
  2、开展竞赛,培养学生口语能力
  八年级时,我在班里特地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活动,教学步骤设计为:首先要求学生说话时自然大方,口齿清楚,又让学生有意识地感悟到从普通人的举手投足到演员的说念唱打,从主持人的精神饱满到演讲家的风度翩翩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说话要做到落落大方、自然得体,必须要保持眼睛平视前方,适当环顾,面带微笑;动作舒展适度,富有动感……。其次播放视频作为示范,材料有吴天朗诵的徐志摩《再别康桥》、朱军朗诵的《怎么不叫我想她》,还有央视电视散文《西湖无语》,还有2008年央视春晚的集体朗诵《温暖2008》……最后要求学生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下次每人上台进行诗歌散文朗诵。
  以上训练不仅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得到富有成效地锻炼,而且收集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为思维发展也经历了一次成功的磨炼。
  三、链接生活,拓宽口语内容
  有了前面七、八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为基础,到了九年级,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时对“口语交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新课标”“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强调学生在说话过程中不仅要防止重复,减少失误,甚至连不必要的停顿、口头禅也要避免,既做到合乎逻辑,严密流畅,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总之,探索口语交际教学之路,教师必须用新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正如张志公先生说“过去教语文,往往忽视口耳,只注重于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也很实在,可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口语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资料: 《语文教学通讯》2007.12B语文报社出版.主编刘远
   《中学语文教学》2007.7.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出版.主编张蕾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同行指正。   关键词:语文 创新 教学 创新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其中富有情感,很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激发,它具有
当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进职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时,职高的教师常需要面对许多无奈。与普高学生相比,虽然职高学生不用去挤高考独木桥,学业负担相对较轻。但是,职高学生幸福指数并不高,他们经历了各种淘汰式的选拔,经历了挫折和失败的负体验,他们的痛苦指数比较高,成为中学生人群中的弱势群体。进入职高后,如果校园环境没有得到优化,沮丧的情绪会更强烈。鉴于此,我们的职高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
期刊
摘要: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文章只有写出真情实感,才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要想让学生不怕写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自主,多一层想象,多一些探索,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和交流,让他们的作文写出特色,文章透出新意来,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多元创新个性 思维能力想象力  作文是情感发落于笔端的产物,它会显示作者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创新是作文的生
【摘要】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把情感融在课堂之中,创造一种亲切、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教师要积极寻求语文课堂与生活的互动,拓宽知识面,增大阅读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关键词】  语文教学氛围质疑创新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试图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原发性患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