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熬夜——多喝汤水
暑期,有的孩子晚上过度看电视、玩电脑、打电子游戏,多者长达六七个小时。这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使作息失衡。夜晚是人体的生理休息时间,经常熬夜,不仅使人疲劳、精神不振,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来。
对策:多补充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鱼类、豆类产品有补脑、健脑功能,应纳入晚餐食谱。熬夜时要注意补水,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水又祛火。洗脸、漱口、做体操、呼吸新鲜空气等方法,都能有效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冷饮——不宜过量过杂
暑期炎热,孩子爱喝饮料,吃冰淇淋。这些食品含糖量高,大量进食后,胃肠道血管因受冷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流量减少,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大量吃冷饮,势必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如胃肠炎症和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可导致溃疡穿孔。此外,夏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对策:吃饭前后、剧烈运动后不要大量喝冷饮、吃冷食。买冷饮、冷食时,要注意查看是否卫生、新鲜;另外,喝的冷饮种类不宜太杂。有慢性病的患者要注意选择甜度适中的饮料,有节制饮用,以免诱发旧疾。
管好吃饭和作息,假期安全放心里
圆圆
吃饭问题
假期开始,各大医院儿科患者多了起来。“孩子假期不吃饭。”许多家长这样说。仔细询问才知道,家长说的“不吃饭”是说孩子不吃主食了,整天喝爽歪歪,吃妙脆角、薯条等。饿倒饿不着,但营养成了问题。
现在的零食高油、高盐,吃起来还嘎嘣脆,深受孩子们欢迎。但零食多是高热量、低营养食品,不能满足孩子日常所需的各种营养,长此以往,孩子会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不让孩子吃零食,主要指的是不让孩子吃那些垃圾食品。”医生说,“坚果类的核桃、花生,干果类的葡萄干、香蕉片,或者饼干、小面包等可以适当吃一些。”最好杜绝碳酸饮料,同时酸酸乳不能代替酸奶,每天尽量让孩子喝250毫升酸奶。
其实,让孩子肯吃饭,多吃饭,一点儿不难,关键在于家长肯不肯花心思。做饭时注意荤素搭配,在饭菜的“色、香、形”上下工夫。比如胡萝卜,可以用特殊的切菜工具切成月牙形、波浪形,或者小动物的形状,孩子看到鲜艳好玩的胡萝卜,自然食欲大增。孩子不爱吃蔬菜,不吃米面,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做饭,比如择菜、洗菜,也可以让他们亲手做饭,把青菜包在包子、饺子中。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总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尝尝自己亲手做的食物好不好吃,这样一来,蔬菜吃了,面也吃了,一箭双雕。同时,家长还可以变主食为零食,做些菜角、小煎饼、小甜点等,代替外购的零食。
作息问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平时上学辛苦,既然放假了就该让他们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孩子看电视到深夜,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专家说,如果生物钟在假期被打乱,开学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所以,家长们要狠下心,不要在假期里放纵孩子,可以不像平时那么严格,原来早上7点起床,现在可以8点起床,以前21点睡觉,现在可以22点睡,但依旧要有规律。
谨防气管进异物、烫伤和中毒
每年假期都是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病因千奇百怪,有食物中毒、误服药品、烫伤、气管进异物等,尤其是气管进异物的所占比例较高,卡住喉咙的有板栗、花生、瓜子、鸡骨头等,其实这些完全可以避免。专家为此还给大家提供了几个急救方法:
气管进异物:一旦发现有异物卡住喉咙,让孩子用力咳嗽。如果不能咳出异物,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让他头朝下,拍其后背,以防异物进入气管的更深处。年龄较大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要保持直立,大人站在孩子背后,用双手使劲箍着孩子的肚子,增加其腹压,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请医生用专门的异物钳取出异物,以免时间过长造成肺部和气管感染。
烫伤:尽快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半小时,严重的应尽快拨打120。切不可在烫伤部位涂抹牙膏、酱油等,以免掩盖伤情,造成感染。
中毒:无论是食物中毒还是药物中毒,都要尽快压舌根进行催吐,同时保存所吃东西和呕吐物样本。送往医院途中,要让患者的头部尽量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途中出现窒息,要尽快进行胸外按压,实施抢救。
别做假期小胖墩
多多
假期没有功课和考试,孩子心理负担小,心情放松,对饮食的兴趣增加。同时,家长因为要正常上班,不能在家陪孩子,怕孩子饿着,所以通常会给孩子准备足够的食物。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的进食量自然增加。再说放假了,有些孩子窝在家里不出门,运动量不够,导致体内蓄积热量过多,长胖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肥胖不仅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且体重的增加会使孩子更加不爱运动,能量的消耗进一步减少,加重肥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减肥应从饮食和运动人手,避免药物减肥。要想预防肥胖的发生,应该让孩子在假期和以后的生活中至少注意以下几点:
1 少看电视。统计资料显示,看电视超过2小时,肥胖几率将大大提高。因为看电视,一是不活动,体力消耗少,热量支出少;二是许多孩子有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习惯,食物摄入增加,热量蓄积,身体慢慢就胖起来了。
2 少喝甜饮料。研究证实,每天喝甜饮料超过两瓶,发胖的概率大大增加。专家认为最适合孩子的饮料是白开水。
3 少吃洋快餐。洋快餐热量高,脂肪、蛋白质含量也较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不足,偶尔吃几次可以,但假期里吃的频率太高,自然容易因热量过剩而发胖。
4 多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预防并控制肥胖,而且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所以家长在假期应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对不愿意运动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刚开始的时
候陪着孩子一起跑跑跳跳。
6招,让孩子不黏电视
美美
很多孩子喜欢长时间“黏”在电视机前,大人拖都拖不动。研究发现,孩子看电视太多,不但对眼睛极为不利,体能、智力、脑力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别让两岁以下的小孩看电视,至于大一点的孩子,建议只看优质节目,且一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
怎样让孩子不黏在电视机前,看看美国《预防》杂志教你的绝招吧!
事先定好看电视的规则
先定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孩子赖皮的机会。比如,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比如,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完不能看电视,或是看到几点就去做作业等,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
用好的DVD取代不好的电视节目
其实,已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给孩子有益的帮助,他们更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
把电视和遥控器藏起来
自从人类有了电视,它似乎就一直霸占着客厅里最重要的位置,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是把电视推到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美国的“关机联盟”就不断倡导人们,把家里的电视机连同遥控器一起藏起来。如果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了电视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家里的背景音乐。
别把电视机放在孩子的房间里
一般来说,现代家庭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但如果在孩子的房间里也放上一台电视机,只会让孩子疏远其他家庭成员,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作息。更糟的是,父母不知道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的或是不该看的节目。
别把电视当保姆
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可请孩子分担一些家务,比如一起准备晚餐、打扫房间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和孩子变得更亲近了。
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就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花些心思开展有趣的家庭活动,比如参加各种活动或游戏、一起运动健身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与孩子相处、互动的时间。
[编辑:杨子]
暑期,有的孩子晚上过度看电视、玩电脑、打电子游戏,多者长达六七个小时。这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使作息失衡。夜晚是人体的生理休息时间,经常熬夜,不仅使人疲劳、精神不振,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来。
对策:多补充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鱼类、豆类产品有补脑、健脑功能,应纳入晚餐食谱。熬夜时要注意补水,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水又祛火。洗脸、漱口、做体操、呼吸新鲜空气等方法,都能有效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冷饮——不宜过量过杂
暑期炎热,孩子爱喝饮料,吃冰淇淋。这些食品含糖量高,大量进食后,胃肠道血管因受冷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流量减少,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大量吃冷饮,势必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如胃肠炎症和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可导致溃疡穿孔。此外,夏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对策:吃饭前后、剧烈运动后不要大量喝冷饮、吃冷食。买冷饮、冷食时,要注意查看是否卫生、新鲜;另外,喝的冷饮种类不宜太杂。有慢性病的患者要注意选择甜度适中的饮料,有节制饮用,以免诱发旧疾。
管好吃饭和作息,假期安全放心里
圆圆
吃饭问题
假期开始,各大医院儿科患者多了起来。“孩子假期不吃饭。”许多家长这样说。仔细询问才知道,家长说的“不吃饭”是说孩子不吃主食了,整天喝爽歪歪,吃妙脆角、薯条等。饿倒饿不着,但营养成了问题。
现在的零食高油、高盐,吃起来还嘎嘣脆,深受孩子们欢迎。但零食多是高热量、低营养食品,不能满足孩子日常所需的各种营养,长此以往,孩子会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不让孩子吃零食,主要指的是不让孩子吃那些垃圾食品。”医生说,“坚果类的核桃、花生,干果类的葡萄干、香蕉片,或者饼干、小面包等可以适当吃一些。”最好杜绝碳酸饮料,同时酸酸乳不能代替酸奶,每天尽量让孩子喝250毫升酸奶。
其实,让孩子肯吃饭,多吃饭,一点儿不难,关键在于家长肯不肯花心思。做饭时注意荤素搭配,在饭菜的“色、香、形”上下工夫。比如胡萝卜,可以用特殊的切菜工具切成月牙形、波浪形,或者小动物的形状,孩子看到鲜艳好玩的胡萝卜,自然食欲大增。孩子不爱吃蔬菜,不吃米面,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做饭,比如择菜、洗菜,也可以让他们亲手做饭,把青菜包在包子、饺子中。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总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尝尝自己亲手做的食物好不好吃,这样一来,蔬菜吃了,面也吃了,一箭双雕。同时,家长还可以变主食为零食,做些菜角、小煎饼、小甜点等,代替外购的零食。
作息问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平时上学辛苦,既然放假了就该让他们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孩子看电视到深夜,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专家说,如果生物钟在假期被打乱,开学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所以,家长们要狠下心,不要在假期里放纵孩子,可以不像平时那么严格,原来早上7点起床,现在可以8点起床,以前21点睡觉,现在可以22点睡,但依旧要有规律。
谨防气管进异物、烫伤和中毒
每年假期都是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病因千奇百怪,有食物中毒、误服药品、烫伤、气管进异物等,尤其是气管进异物的所占比例较高,卡住喉咙的有板栗、花生、瓜子、鸡骨头等,其实这些完全可以避免。专家为此还给大家提供了几个急救方法:
气管进异物:一旦发现有异物卡住喉咙,让孩子用力咳嗽。如果不能咳出异物,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让他头朝下,拍其后背,以防异物进入气管的更深处。年龄较大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要保持直立,大人站在孩子背后,用双手使劲箍着孩子的肚子,增加其腹压,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请医生用专门的异物钳取出异物,以免时间过长造成肺部和气管感染。
烫伤:尽快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半小时,严重的应尽快拨打120。切不可在烫伤部位涂抹牙膏、酱油等,以免掩盖伤情,造成感染。
中毒:无论是食物中毒还是药物中毒,都要尽快压舌根进行催吐,同时保存所吃东西和呕吐物样本。送往医院途中,要让患者的头部尽量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途中出现窒息,要尽快进行胸外按压,实施抢救。
别做假期小胖墩
多多
假期没有功课和考试,孩子心理负担小,心情放松,对饮食的兴趣增加。同时,家长因为要正常上班,不能在家陪孩子,怕孩子饿着,所以通常会给孩子准备足够的食物。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的进食量自然增加。再说放假了,有些孩子窝在家里不出门,运动量不够,导致体内蓄积热量过多,长胖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肥胖不仅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且体重的增加会使孩子更加不爱运动,能量的消耗进一步减少,加重肥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减肥应从饮食和运动人手,避免药物减肥。要想预防肥胖的发生,应该让孩子在假期和以后的生活中至少注意以下几点:
1 少看电视。统计资料显示,看电视超过2小时,肥胖几率将大大提高。因为看电视,一是不活动,体力消耗少,热量支出少;二是许多孩子有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习惯,食物摄入增加,热量蓄积,身体慢慢就胖起来了。
2 少喝甜饮料。研究证实,每天喝甜饮料超过两瓶,发胖的概率大大增加。专家认为最适合孩子的饮料是白开水。
3 少吃洋快餐。洋快餐热量高,脂肪、蛋白质含量也较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不足,偶尔吃几次可以,但假期里吃的频率太高,自然容易因热量过剩而发胖。
4 多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预防并控制肥胖,而且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所以家长在假期应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对不愿意运动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刚开始的时
候陪着孩子一起跑跑跳跳。
6招,让孩子不黏电视
美美
很多孩子喜欢长时间“黏”在电视机前,大人拖都拖不动。研究发现,孩子看电视太多,不但对眼睛极为不利,体能、智力、脑力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别让两岁以下的小孩看电视,至于大一点的孩子,建议只看优质节目,且一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
怎样让孩子不黏在电视机前,看看美国《预防》杂志教你的绝招吧!
事先定好看电视的规则
先定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孩子赖皮的机会。比如,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比如,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完不能看电视,或是看到几点就去做作业等,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
用好的DVD取代不好的电视节目
其实,已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给孩子有益的帮助,他们更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
把电视和遥控器藏起来
自从人类有了电视,它似乎就一直霸占着客厅里最重要的位置,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是把电视推到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美国的“关机联盟”就不断倡导人们,把家里的电视机连同遥控器一起藏起来。如果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了电视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家里的背景音乐。
别把电视机放在孩子的房间里
一般来说,现代家庭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但如果在孩子的房间里也放上一台电视机,只会让孩子疏远其他家庭成员,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作息。更糟的是,父母不知道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的或是不该看的节目。
别把电视当保姆
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可请孩子分担一些家务,比如一起准备晚餐、打扫房间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和孩子变得更亲近了。
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就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花些心思开展有趣的家庭活动,比如参加各种活动或游戏、一起运动健身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与孩子相处、互动的时间。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