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岷山千里多奇秀

岷山,国人大多都不陌生,这得缘于毛主席的那首《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句。加之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黄龙就在它的西北部腹地,并与5588米的主峰夏尔冬日(雪宝顶)紧密相连。但世人对岷山和雪宝顶的认识还基本集中在它的西北面,即传统意义上的松潘高原。而它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南面即今天称为虎牙大峡谷的纵深地带,则多不为人所知。在这片广袤绵延的大山深处,分布着十分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雪山、冰川、险峰、奇岩、草甸、云海、深林、峡谷、激流、险滩、飞瀑、流泉、海子,几乎涵盖了大山和高原的一切。
我始终固执地坚持:川西北绵阳最美的自然景观是在涪江的发源地平武,而平武最美并称得上唯一并不可替代的景致就在虎牙藏族乡广袤的山岭和峡谷里,虎牙藏族乡最惊艳、奇绝的风景在人烟稀少(全村不足150人)至今仍默默无闻的占口村,而占口村令人神往、震撼的景色却在海拔约3000至4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云海和杜鹃林交错的磨子坪(平武三大野生高山杜鹃林之一,另两处为紧邻松潘的泗耳藏族乡的立壁雪山、草地和与九寨沟县交界的黄土梁)。这都是遗世独立的自然美景!
虎牙峡谷多奇伟
打开中国分省地图四川篇,可以清晰地看出:虎牙大峡谷地处绵阳市平武县虎牙藏族乡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河乡交界地带,其间的岷山最高峰夏尔冬日(海拔5588米)和独日(海拔5480米)也是千里涪江正源之一。它同时还是一条四川盆地西北缘汉、藏、羌文化和自然人文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走进虎牙大峡谷,但见峡内沟壑纵横,页岩叠嶂,地貌奇异,矿藏丰饶。1960年始至80年代中期,每年频繁进出该地的地质队员,曾带出不少的矿石标本,可佐证这一说法。虎牙乡海拔从最低1400余米的果子坝(乡政府所在地)至雪宝顶,垂直高差超过4000余米。如此高落差地质景观除四川甘孜的贡嘎山域和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外,在全国甚至世界也不多见。由此形成气候多变、地貌复杂、雨雪丰沛、植被垂直分布的多样化地貌景观,地形也从平坝到峡谷,到山地,到草甸,再到极高的千年未融化的雪山冰川。实属稀有!
峡谷四周,由于千万年雨雪风霜的切割与侵蚀,加之青藏高原东部巨大的山体对四川西北部扬子台地的不断挤压和撞击,造成虎牙地形地貌沟谷纵横交错、溪流网布、群峰耸峙、雄奇伟峻、生物多样、云海奇幻无穷的博大景观。域内一年四季也分别呈春花烂漫、苍翠满目、霜叶似火、冰晶雪凝等不同的斑斓景致。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如果在春夏之交的时节,从峡谷西南部入口处(果子坝)向东行进约4公里处右侧上山,经该乡自然村落占口子蒋家梁生产合作社,在一条险象环生的简易盘山公路(运矿凿劈而成)蜿蜒向上爬升,最后抵达海拔近3000米的万余亩高山阔叶杜鹃丛林地带磨子坪时,就会看到另一番荡人心魄的图景。
天国花园遗人间



更为称奇的是,去年5月9日,尽管岷山腹地和众多群峰虽已初夏泛绿,嫩芽微绽,野花满山,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雪瞬间将磨子坪装扮成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韵味的梦幻世界。皑皑白雪飞飞扬扬,铺天盖地,毫无遮拦地层层覆盖于丛丛杜鹃树上,叶片、蕊蕾、花间、枝干,无不白茫茫一片。真正的雪白血红,雪“花”满山。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磨子坪杜鹃花开时间之长,为国内其他同类地区所罕见。每年4月中旬,当蜀山上第一波野樱桃花和辛夷(红玉兰)刚刚依次谢幕,杂花生树的丛林枝桠初绽新绿,经过一个秋冬饱满孕育的杜鹃花蕾即从山涧2000多米的丛林地带陆续绽放,次第向上,靓醒了山岭、溪水、峡谷。那层层叠叠、堆红滴翠、万花争艳的气势直逼云霄,令人目眩。每至东、西、南三面3900余米处的悬崖峭壁旁,好似为深不见底的万丈绝壁镶嵌了一条美丽的花腰带。奇险与妩媚交织,冷峻与热烈相拥。直至7月上旬,仍见种类不同的杜鹃花怒放在岩边、草甸和林地。时间长达三月有余。杜鹃品种也从树干高达五六米、或十几米、二十几米的阔叶乔木,渐次演变为不足一米甚或贴地生长的矮脚丛林。花瓣颜色也从殷红、赭红、粉红依次向粉白、纯白、锗蓝、酱紫等色彩逐渐过渡,好像依次为大山着色,给草甸添彩,甚为壮观。
还有更为奇妙的是,那隐藏在高山草甸和矮脚杜鹃丛林之中一只只体态肥硕、羽毛华丽、自重达五六公斤的贝母鸡(一种专食高山贝母的野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时惊起嘎嘎地叫,双双扑腾腾飞到更远的丛林躲藏。我就多次经历这样欣喜的场面!只可惜,因准备不足和摄影器材限制,始终未来得及拍下一张满意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