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兴趣培养之我见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兴趣是创新教育的心理基础,兴趣能有效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对小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似从三方面谈谈见解。
  构建温馨和谐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温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尊重,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营造语文教学情境,构建温馨的学习氛围 要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的内容,设计相适宜的语文情境,深入浅出,丝丝相扣。如教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时,可先放颐和园的鼎盛时期图片,教师当“导游”带领学生浏览颐和园,让学生陶醉在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中,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温馨大家庭 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语文学习课堂,真正使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地在教师制定的目标轨道上运转。师生互敬互爱,学生把教师引导当成一种求之不得的教育机会,教师视学生成长进步为自己的荣耀,彼此心心相印,视为知心朋友,共同在温馨的学习环境中分享语文课堂带来的快乐。
  用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艺术一直是好的教师追求目标,讲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课生动活泼,不拘一格,面向全体学生,重点突出,简略得当,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这样的授课艺术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制作声情并茂的课件,使学生在课堂上静动结合,说做结合,同老师一起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感悟语文知识。如笔者在制作四年级上册《观潮》课件时,首先就要下载钱塘江涨潮的壮观场面,让学生描绘“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恢复平静”等情境,感知课文,发挥想象,提升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讲解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用木材做成的?木材来自哪里?如果在我们的环境中没有树木行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引发学生联系实际引起思考。
  鼓励发散思维,激起学生探究兴趣 多视角看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设想不同的答案。这样有利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想象。
  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广泛兴趣 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动手动脑的能力,经常组织朗读、书法、作文、故事会比赛,指导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广泛兴趣,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潜移默化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赏识与情感教育的方法
  紧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课堂上活灵活现,让课文中的事例打动学生的心,总之,尽可能让学生走进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文,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教材的情感中兴趣倍增。如教四年级上册《长城》时,教师就要把热爱长城与热爱中华民族联系起来,要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雄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调动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是文情并茂的经典。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既要读出节奏,又要读出文章的情感意境,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情感的海洋陶醉、遐思。
  用肢体语言传达情感 师生的面目表情是情感信息的体现,是师生心灵交流的窗户。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恰如其分地用自己丰富的五官表情,形象直观、情真意切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心灵体会与感应。如解释动物的叫声,教师就可以模仿;人物的不同笑声,如“讥笑、偷笑”,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用肢体语言做出示范。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兴趣能使学生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信息在神经纤维通道内的传输保持高度畅通而让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小学教育教学的对象都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兴趣不够稳定,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关系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在学习阶段对语文的爱好与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教学有效途径,一定能使全体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程。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富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的生成阶段就决定了学生容易犯错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错误,将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和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就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预设错误  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灵活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统计》一
在知识管理环境下,面对知识管理给图书馆带来的变化及影响,图书馆员要把握新形势,做好角色定位和转换,特别是在原有的重要角色的基础上,及时更新观念,承担新的责任和角色,将具有重要
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校毕业生产生了焦虑恐惧、自大自卑、过分依赖、盲目攀比等方面的心理危机。文章通过高校培养方向、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社会实际需求三个层面的分析,
摘要:俄罗斯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梅茹耶夫从文化哲学方面反思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他认为苏联曾经建立的那个社会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理应是阐释共产
合法性是民主立足之本,党内民主的维系必须以合法性为基础。公推直选作为我国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候选人产生方式、竞争方式、获取党员群众认同度以及党内民主辐
江苏省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坐落紫金山南麓,建校百年,积淀历史,源远流长。学校是公办全日制普通中专,具有3 4中职与本科衔接、5 2专本衔接、五年一贯制高职、3 3中高职衔接和三年制中专多个办学层次。学校有汽车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系,实验实训设施先进齐全。为了学生能够真正成才,学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成就梦想的平台。  努力创造学生成才环境  职业教育的保障就是就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