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师的文化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文化问题,我决定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试着回答”,余秋雨老师在新作《何谓文化》的自序中如是说道。所谓“诚恳”,所谓“隆重”,指的是余老师将从学理、生命、文明、古典四大方面来“全面解释文化究竟是什么”。
  不比他人尽精力于文化之一门一目,余老师则专力研究文化本身。或者说得更清楚些,某种意义上,余老师大概觉得自己颇能和文化等同起来,“从四年前开始,台湾最著名的《远见》杂志作出一个决定,他们杂志定期评出一个‘五星级市长’,作为对这个市长的奖励之一,可以安排我到那个城市作一个文化演讲。可见,他们心中的最高奖励,还是文化”。难怪余老师不自觉地以为一己之人事遭际也就是文化的当代遭遇,而所谓关于目下文化的“最不留情面的剖析”,读来读去竟似一场关于余秋雨的斗争与反斗争的大戏,“全面剖析”沦为了“全面宣泄”。
  实话说,我相信余老师对文化虔诚之至。只是他的文化观处处离不了自己,似乎爱余老师的人,才是爱文化的人,而那些诽谤、诬陷、批评他的人,无疑是十足的文化的伤害者。我不感兴趣反余派对他的猛烈批判,但书中几篇关于文化的讲演几乎处处掮着名人的牌位鸣锣开道,忽而点明演讲对象是“第一流的科学家”和“联合国总干事”,忽而自炫是“唯一受邀的中国演讲者”,一位谆谆指导人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的文化大师,竟如此在意讲演的对象和规格,似乎有违“普及”的本义吧?
  古人言,智及不能仁守,余老师实亦难免。一边批评全国各地忙于“惰性耗损”文化,制造近似“楼堂馆所”的“文化精品工程”,一边欣然为各地古迹新景题写碑文;一边告诫当代人切莫“扮演文化”,写什么“半通不通的民国文言”,一边收录自谓“立足今日情思,略采古典句韵”的尤甚于“半通不通的民国文言”的独家中文;一边在《我等不到了》一书中自陈入股上海某公司,是因为该公司“很多职工都是余秋雨的忠实读者”,他入股,“一定能提升他们的信心,稳定他们的情绪”,于是“冒险入股”,在《何谓文化》中的解释却又成了他“早早地发现了这家商店一位能干的年轻经理,觉得他就是前途,便进行了投资”,以此证明“并不具备财经专业背景”的余老师比很多财经专家都有远见;一边指点人们“要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文化人”,就必须有“量不必太多”的知识的“必要贮存”,一边自己对名列“必要贮存”的《心经》今译不乏可商榷处,不知《心经》中的“舍利子”并非人往生火化后的灵骨遗存,而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有“智慧第一”之誉的弟子舍利弗,亦不知《心经》中所谓“空”非否定世间万物,空之前提恰恰是承认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想来余老师还是犯了望文生义之错。
  不过我们谈的这些错都无关文化,甚或很可能在余老师看来阻碍了文化。昔年他因金文明之“咬嚼”慨叹“中华文化现在遇到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摆脱自己身上无数陈腐、无聊的包袱,重新寻找到秦汉雄魂、唐宋风范,激发起巨大的创造力,与国际接轨”。诚哉斯言。
  大师吞吐大词,大词成就大师。问题是,秦汉雄魂、唐宋风范、何谓文化,这些文化大嗓门与其说令人更了解、熟悉、亲近文化本身,毋宁说反倒使一大批原本有心于此的朋友既无考掘文化实务的苦功夫,亦乏探勘琐细问题的小耐心。文化也不是味精,好给我们拿来吊鲜口,不拘时地,一挥而就。诚然,中华文化有种种自身的问题与误区,昔年五四先贤早已口诛笔伐,针砭棒喝之程度亦非余大师所能及,至于文化经典如何与大众作更亲近的接触则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但绝不如余老师的轻巧空灵可以一笔带过的。恰恰是因为眾多言论明星电视学者的降格以取媚,应景以适俗,使得古人的幽邃精神和优雅情致无力开显,连带文化的本来面目也横遭涂抹,遑论在这嚣骚的小时代见识传统文化的铅华凝重了。念念有词何谓文化,终不会归返秦汉再造唐宋。
  末了说一句,余老师一直哀怨自己为时代所误,其实于他而言,他自来与时代相见欢,时代给予他的远比别人多得多。
其他文献
编者按:湘西,一个不断走出沈从文、丁玲、黄永玉等大家名人的地方,给予了作者更多的“蛮霸”和“楚气”;十余载IT业摸爬滚打的经历让作者充分感受了IT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体会了IT职场的春夏秋冬。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带您走进“中国第二代IT人”的世界:他们不是只懂代码、程序、项目;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呆,也不笨;还有一点可亲、可敬、可爱。  这些年,考大学容易,读大学难,找工作难。随着大学连年扩招。录
在互联网上,用谷歌搜索,“刑诉法修改”这一关键词有300多万条信息。  粗粗浏览下来,不难产生两个印象:一是表扬甚至赞美的声音占了大部分;二是不同的诉讼参与人基于不同的意愿裁切观点和信息,为己所用。至于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由于修改草案秘不示人,人们都只能在媒体披露的只言片语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因此,它们的制定和修改,基本上是同时同步进行的。比如:1979
为了给部署“萨德”系统的决定找理由,韩国官方和媒体散布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误导舆论,蒙骗民众。在韩国极力推动部署“萨德”系统之际,有必要对这些奇谈怪论予以批驳,澄清是非,以正视听。  “部署‘萨德’系统是自卫措施,无奈之举,只是针对朝鲜的核导,不针对第三国”。这是韩国当初宣布部署“萨德”时特别强调的。看起来只是为了“自卫”而无侵害邻国之意,其实不然。  人们或许并不怀疑韩国“只针对朝鲜核导”
1995年11月4日是以色列人民的一个无比悲痛的日子。当晚9时40分左右,我正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内加班工作,突然隐隐听到一阵枪声。鉴于在以色列听到枪声是一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故当时我并未十分在意,更没有去多想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实际上,一个惊天动地的不幸事件却发生了!大约半个小时以后,以色列广播电台播出了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这一震惊全世界的消息。  《和平之歌》唱完之后枪声响了  当晚8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数据已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企业的关键资产与个体的人格表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亦已成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绘的宏大愿景。在此背景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1年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企业在不同业绩反馈下研发投入与盈余管理的行为规律,并探讨了冗余资源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目的是为企业改善业绩、抑制投机及利用资源提供建议。通过对A股2011—2017年间73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负相关,顺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比落差企业低;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顺差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比落差企业高;冗余资源对上述
一  吃完中午饭不久,我接到张翔的电话,他约我见个面,说有事。想想室外三十几度的高温,我踌躇了好久,才下的楼。  张翔约我的地方,在他们银行大楼地下停车场入口的旁边。我知道那个地方,自从实施垃圾分类后,红黄蓝绿四个巨大的垃圾桶就矗立在那里,每天散发的气味,如同屠夫的作坊在吃进吞出后打出的饱嗝,悠长又令人难忘。  我一直不明白,张翔为啥总爱在这个地方碰头,与他每天所穿的白衬衣黑皮鞋制服很不般配。某次
创新整合点  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应当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值,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技术的学习中,并能够在学习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这些都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想到利用我国生产的大型客机首飞的新闻事件来创设情境。将单纯的技术学习与国家强大的科技发展实际相结合,既能宣传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础上,弘扬正能量,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及为国争光的勇气
我今年83歲,最近因为腰痛到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请问,日常生活该注意什么?  河南商丘 李淑云  压缩性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而引起骨质的强度明显减小,当受到垂直方向的暴力,会导致骨质的压缩变扁,从而出现压缩性骨折。  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弯腰或者抬重东西的时候易出现腰椎和胸椎的压缩性骨折。骨折后可能即刻出现胸闷、腰痛、直不起腰,也可能隐隐作痛,如果症状不是很严
有一名青年教师,由于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竞聘上了小学副校长的职位。在平常的工作中,除了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学科外,还分管全校的教学、考勤等许多工作。虽然比以前更加卖力,每天忙得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但工作上总有丢三落四的感觉。尤其是他为人老实,不善于与别人周旋,以至于认真负责的优点,反而成了他的短处,经常因对检查、评比等工作的较真而得罪许多人,还因事务繁多、心绪不宁影响了自身業务水平的提高,并荒废了自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