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收藏有一批敦煌藏经洞所出汉、藏文文献。2000年敦煌藏经洞开启100周年之际《甘肃藏敦煌文献》出版,其中刊布了我馆所藏敦煌汉文文献18件;2006年第3期《敦煌研究》刊布了我馆所藏敦煌藏文写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19件,此目录经整理后收入2011年9月出版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叙录》中。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参与了上述两项工作,施萍婷、邰惠莉、马德、张延清、勘措吉等先后参与考察、整理工作。
2011年,我馆在申报甘肃省重点古籍保护名录时,又出现了以前夹杂于其他纸质文物中的敦煌写经1件,与一直尚未整理过的敦煌写经残片9件为《甘肃藏敦煌文献》公布的18件之外。2011年12月16日,我馆邀请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研究员、邰惠莉副研究员等一行4人,对这部分写经重新进行考察整理。未收入《甘肃藏敦煌文献》者为一件长49.6厘米、高26.6厘米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三》残页,接《甘肃藏敦煌文献》编号为酒博19;另外的写经残片9件,编号酒博020至028,对其保存现状作了详细记录,并对其内容依据《大正藏》定名。
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收藏的敦煌汉文文献,包括残片,基本上都属于唐代写经。鉴于《甘肃藏敦煌文献》的读者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我馆藏敦煌汉文文献的目录又没有专门公布过,征得原《甘肃藏敦煌文献》作者同意,将两次整理的目录合并公布,以飨读者。
酒博001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卷第三十五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之三
首残尾全,起“又说言众”。黄皮纸。卷长863厘米,卷高24.8厘米。天头2.4厘米,地脚2.3厘米,乌丝栏,栏宽1.76厘米。单纸长50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17纸,总469行。“世”字缺笔。
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2册第568页(下)至574页(中)。
按:敦煌写卷与《大正藏》分卷不同。此件依《大正藏》为《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卷第三十五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之三。为初唐写本,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说明唐本的“迦叶菩萨品”不分之一、之二等。日本宫内厅藏古写本分卷与此件同,说明日本宫廷古写经即唐写本。此件纸质好,纤维均匀,经砑光,薄能透光。因陈展多年,其中一段纸色发生变化。
酒博002大乘无量寿经(首题)
白麻纸。卷长212.5厘米,卷高31.1厘米。天头2.6厘米,地脚2.5厘米,乌丝栏,栏宽1.48厘米。单纸长42.5厘米,书28行,行32至34字不等。共5纸,总137行。首尾俱全。
尾题:佛说无量寿经(原文作“经寿”,误)
题记:张英环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9册第82页(上)至84页(下)。
按:敦煌文献中,《大乘无量寿经》估计1000余号,多写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此种写本,书法都较差,但此卷却书法流畅,于洒脱中透出刚劲之气。写经人“张英环”还见于北7979(张89)、北8026(剑42),两件同为《大乘无量寿经》,剑42题记为“第一校光际,第二校法鸾,第二校建,张英环写”。
酒博0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尾题)
首残尾全,起“佛告须菩提”。白麻纸。卷长348.5厘米,卷高26.1厘米。天头2.3厘米,地脚2.5厘米,乌丝栏,栏宽1.6厘米。单纸长49厘米,书29行,行17字。共7纸又前12行,总204行。“世”字缺笔。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至752页(下),鸠摩罗什译本。
酒博004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尾题)
首残尾全。前13行下部残。起“尔时佛告”。粗黄麻纸。卷长344厘米,卷高25.3厘米。天头2.5厘米,地脚2.8厘米,乌丝栏,栏宽1.61厘米。单纸长45.6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7纸又前22行,总208行。经文中“世”字缺笔,有括削改字痕迹。后附两个经字音。
品题: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下残)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十七
题记:龙兴僧智照写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6册第438页(下)至440页(上)。
按:本卷前103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之“大辩才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104行至156行为“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第157行以后为“王法正论品”。此件的经文有两处缺品、断文。后2纸与前5纸经文不衔接,纸质不一,且字体有别,显然系另外接上去的,因此“龙兴僧智照写”的经文仅后二纸而已。此卷中“国”字不时用武周新字,很可能此卷写成于武周新字颁布之初。
“龙兴僧”即龙兴寺僧,“寺”字可能是漏掉了。
智照,沙州龙兴寺僧人。身份为“释门大蕃瓜沙境大行军衙知两国密遣判官”(P.3726《释门法律杜和尚写真赞》)。早年以比丘身份抄写的佛经主要有《大般若经》卷4(腾30)、卷10(张72)、卷58(S.6352)、卷72(S.280)、卷74(昃87)、卷193(张2)。《佛说报父母重恩经》(P.2285,“丁卯年(787)十一月九日奉为亡妣写毕,孤子比丘智照”。《四分律戒本疏》(北新1000)、S.1167《四分尼戒本》“比丘尼先为师僧父母,后为己身,时诵尼戒一卷。龙兴寺僧智照写”、《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S.2040,比丘智照写)、酒博4卷8。晚年做僧官,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学识的丰富,撰写行状赞文,留存的有《释门都法律杜和尚写真赞》、《莫高窟素画功德赞文》等,有较高史学价值。
酒博005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存疑)
说明:首尾俱残,起“多苦我之名号”,讫“为种”。黄麻纸。卷长401.5厘米,卷高26.3厘米。天头3.1厘米,地脚3.1厘米,乌丝栏,栏宽1.8厘米。单纸长50.5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7纸又前9行、后19行,总224行。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5册第32页(上)至第33页(下)。
按:题签中的“恩”,指“报恩寺”,说明此乃报恩寺藏经。报恩寺是盛唐至北宋初年敦煌有名的佛寺。天头小字“空胜”,应是僧尼的法号。两处纸的接缝处经文不相连接,经核对,每处缺56行,正好少2纸。整卷缺4纸。可能是接缝断裂后再粘接时遗漏。
酒博015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寿命品第一
首尾俱残。首起“部及非人”,尾讫“种七宝”。白麻纸。卷长65厘米,高24.9厘米。天头2.1厘米,地脚2.7厘米,乌丝栏,栏宽1.68厘米。行17字。总48行。原为两截,收藏号分别编为39号、41号,此次发现经文可接,现已缀合。“世”字缺笔。后4行尾部残,中部有5处破洞。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2册第370页(中)至(下)。
酒博01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
首尾俱残,起“给孤独”,讫“行灭故识”。黄麻纸。卷长85.5厘米,卷高25.4厘米。天头2.7厘米,地脚2.3厘米,乌丝栏,栏宽1.56厘米。单纸长47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1纸又前23行,总51行。首8行残。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7册第1050页(上)至同页(下)。
按:此件纸质好,系非常成熟之楷书,行笔洒脱而有力。
酒博017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首尾俱残,起“难如”,讫“退藏密机”。白麻纸。卷长45厘米,高25.3厘米。天头3厘米,地脚2.8厘米,乌丝栏,栏宽1.72厘米。行17字。两个半张纸,总24行。首6行残,中部下残。背后书“碎经一束”。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9册第125页(中)至125页(下)。
酒博018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
首尾俱残,起“见诸”,讫“或有”。黄皮纸。卷长101厘米,高25.4厘米。天头3.1厘米,地脚3厘米,乌丝栏,栏宽1.7厘米。单纸长46.5厘米,共1纸又前23行、后10行,总61行。品相差,上半段经油浸污。纸薄细腻。墨色润泽,字极秀丽。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2页(中)至第3页(中)
酒博019(2731)015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三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二
首尾俱残,起“萨摩诃萨行”,讫“必以甘露而”。黄麻纸。卷长49.6厘米,卷高26.6厘米。天头3.8厘米,地脚3.2厘米,乌丝栏,栏宽1.5至1.9厘米。一整纸,总28行,行17至18字不等。纸背书“五百卅三第二纸”。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7册第737页。
酒博020大般涅槃经包首
残片,残高26厘米,残长2至8厘米。为残卷尾部,卷有篾条,存一段丝带。背面书“涅槃经卷第卅五”,后人又题“残经五卷”4字。
酒博0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残片,存4行,行4至6字不等。残高7.3厘米,残长7.8厘米。乌丝栏,栏宽1.5厘米。录文“法皆是佛/非一切法是故/长大须菩提/为非大身是”。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B栏2至5行。
酒博022妙法莲华经卷一序品第一
残片,存7行,行3至7字不等。残高10.7厘米,残长10.1厘米。起“我今当问尔”,讫“方万八”。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2页B栏29行至C栏第7行。
酒博02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残片,存5行,行2至5字不等。残高6.9厘米,残长7.8厘米。起“是故”,讫“亦如是如作”。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B栏1行至6行。
酒博024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
残片,断裂为2片。上半段存10行,行3至8字不等。残高12.3厘米,残长15.8厘米。天头3厘米。起“会之心”,讫“从阿鼻狱上至”。下半段存22行,行1至9字不等。残高13厘米,残长33.5厘米。地角2.7厘米。乌丝栏,栏宽1.7厘米。起“尼优婆塞”,讫“身意快/千”。第14行上接上半段第1行。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2页C栏4行至16行。
酒博025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残片,存11行,行9至17字不等。残高26.8厘米,残长18厘米。起“欲尽命终之后”,讫“得免斯苦”。佛陀波利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9册第350页A栏5行至15行。
酒博026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残片,存6行,行2至17字不等。残高26.3厘米,残长10.4厘米。起“毒药”,讫“罚之是故”。字好纸好。唐玄奘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4册第408页A栏14行至22行。
酒博027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残片,存7行,行2至17字不等。残高26.3厘米,残长11厘米。起“庄严”,讫“安住菩提道中”。唐玄奘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4册第405页A栏13行至19行。
酒博02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残片,存8行,行8至17字不等。残高26.3厘米,残长15.7厘米。天头2.3厘米,地角2.3厘米。无界栏。起“敷座而坐”,讫“欲闻”。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48页C栏24行至749页A栏第4行。
2011年,我馆在申报甘肃省重点古籍保护名录时,又出现了以前夹杂于其他纸质文物中的敦煌写经1件,与一直尚未整理过的敦煌写经残片9件为《甘肃藏敦煌文献》公布的18件之外。2011年12月16日,我馆邀请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研究员、邰惠莉副研究员等一行4人,对这部分写经重新进行考察整理。未收入《甘肃藏敦煌文献》者为一件长49.6厘米、高26.6厘米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三》残页,接《甘肃藏敦煌文献》编号为酒博19;另外的写经残片9件,编号酒博020至028,对其保存现状作了详细记录,并对其内容依据《大正藏》定名。
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收藏的敦煌汉文文献,包括残片,基本上都属于唐代写经。鉴于《甘肃藏敦煌文献》的读者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我馆藏敦煌汉文文献的目录又没有专门公布过,征得原《甘肃藏敦煌文献》作者同意,将两次整理的目录合并公布,以飨读者。
酒博001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卷第三十五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之三
首残尾全,起“又说言众”。黄皮纸。卷长863厘米,卷高24.8厘米。天头2.4厘米,地脚2.3厘米,乌丝栏,栏宽1.76厘米。单纸长50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17纸,总469行。“世”字缺笔。
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2册第568页(下)至574页(中)。
按:敦煌写卷与《大正藏》分卷不同。此件依《大正藏》为《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卷第三十五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之三。为初唐写本,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说明唐本的“迦叶菩萨品”不分之一、之二等。日本宫内厅藏古写本分卷与此件同,说明日本宫廷古写经即唐写本。此件纸质好,纤维均匀,经砑光,薄能透光。因陈展多年,其中一段纸色发生变化。
酒博002大乘无量寿经(首题)
白麻纸。卷长212.5厘米,卷高31.1厘米。天头2.6厘米,地脚2.5厘米,乌丝栏,栏宽1.48厘米。单纸长42.5厘米,书28行,行32至34字不等。共5纸,总137行。首尾俱全。
尾题:佛说无量寿经(原文作“经寿”,误)
题记:张英环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9册第82页(上)至84页(下)。
按:敦煌文献中,《大乘无量寿经》估计1000余号,多写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此种写本,书法都较差,但此卷却书法流畅,于洒脱中透出刚劲之气。写经人“张英环”还见于北7979(张89)、北8026(剑42),两件同为《大乘无量寿经》,剑42题记为“第一校光际,第二校法鸾,第二校建,张英环写”。
酒博0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尾题)
首残尾全,起“佛告须菩提”。白麻纸。卷长348.5厘米,卷高26.1厘米。天头2.3厘米,地脚2.5厘米,乌丝栏,栏宽1.6厘米。单纸长49厘米,书29行,行17字。共7纸又前12行,总204行。“世”字缺笔。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上)至752页(下),鸠摩罗什译本。
酒博004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尾题)
首残尾全。前13行下部残。起“尔时佛告”。粗黄麻纸。卷长344厘米,卷高25.3厘米。天头2.5厘米,地脚2.8厘米,乌丝栏,栏宽1.61厘米。单纸长45.6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7纸又前22行,总208行。经文中“世”字缺笔,有括削改字痕迹。后附两个经字音。
品题: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下残)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十七
题记:龙兴僧智照写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6册第438页(下)至440页(上)。
按:本卷前103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之“大辩才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第104行至156行为“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第157行以后为“王法正论品”。此件的经文有两处缺品、断文。后2纸与前5纸经文不衔接,纸质不一,且字体有别,显然系另外接上去的,因此“龙兴僧智照写”的经文仅后二纸而已。此卷中“国”字不时用武周新字,很可能此卷写成于武周新字颁布之初。
“龙兴僧”即龙兴寺僧,“寺”字可能是漏掉了。
智照,沙州龙兴寺僧人。身份为“释门大蕃瓜沙境大行军衙知两国密遣判官”(P.3726《释门法律杜和尚写真赞》)。早年以比丘身份抄写的佛经主要有《大般若经》卷4(腾30)、卷10(张72)、卷58(S.6352)、卷72(S.280)、卷74(昃87)、卷193(张2)。《佛说报父母重恩经》(P.2285,“丁卯年(787)十一月九日奉为亡妣写毕,孤子比丘智照”。《四分律戒本疏》(北新1000)、S.1167《四分尼戒本》“比丘尼先为师僧父母,后为己身,时诵尼戒一卷。龙兴寺僧智照写”、《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S.2040,比丘智照写)、酒博4卷8。晚年做僧官,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学识的丰富,撰写行状赞文,留存的有《释门都法律杜和尚写真赞》、《莫高窟素画功德赞文》等,有较高史学价值。
酒博005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存疑)
说明:首尾俱残,起“多苦我之名号”,讫“为种”。黄麻纸。卷长401.5厘米,卷高26.3厘米。天头3.1厘米,地脚3.1厘米,乌丝栏,栏宽1.8厘米。单纸长50.5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7纸又前9行、后19行,总224行。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5册第32页(上)至第33页(下)。
按:题签中的“恩”,指“报恩寺”,说明此乃报恩寺藏经。报恩寺是盛唐至北宋初年敦煌有名的佛寺。天头小字“空胜”,应是僧尼的法号。两处纸的接缝处经文不相连接,经核对,每处缺56行,正好少2纸。整卷缺4纸。可能是接缝断裂后再粘接时遗漏。
酒博015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寿命品第一
首尾俱残。首起“部及非人”,尾讫“种七宝”。白麻纸。卷长65厘米,高24.9厘米。天头2.1厘米,地脚2.7厘米,乌丝栏,栏宽1.68厘米。行17字。总48行。原为两截,收藏号分别编为39号、41号,此次发现经文可接,现已缀合。“世”字缺笔。后4行尾部残,中部有5处破洞。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2册第370页(中)至(下)。
酒博01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
首尾俱残,起“给孤独”,讫“行灭故识”。黄麻纸。卷长85.5厘米,卷高25.4厘米。天头2.7厘米,地脚2.3厘米,乌丝栏,栏宽1.56厘米。单纸长47厘米,书28行,行17字。共1纸又前23行,总51行。首8行残。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7册第1050页(上)至同页(下)。
按:此件纸质好,系非常成熟之楷书,行笔洒脱而有力。
酒博017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首尾俱残,起“难如”,讫“退藏密机”。白麻纸。卷长45厘米,高25.3厘米。天头3厘米,地脚2.8厘米,乌丝栏,栏宽1.72厘米。行17字。两个半张纸,总24行。首6行残,中部下残。背后书“碎经一束”。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9册第125页(中)至125页(下)。
酒博018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
首尾俱残,起“见诸”,讫“或有”。黄皮纸。卷长101厘米,高25.4厘米。天头3.1厘米,地脚3厘米,乌丝栏,栏宽1.7厘米。单纸长46.5厘米,共1纸又前23行、后10行,总61行。品相差,上半段经油浸污。纸薄细腻。墨色润泽,字极秀丽。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2页(中)至第3页(中)
酒博019(2731)015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三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二
首尾俱残,起“萨摩诃萨行”,讫“必以甘露而”。黄麻纸。卷长49.6厘米,卷高26.6厘米。天头3.8厘米,地脚3.2厘米,乌丝栏,栏宽1.5至1.9厘米。一整纸,总28行,行17至18字不等。纸背书“五百卅三第二纸”。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7册第737页。
酒博020大般涅槃经包首
残片,残高26厘米,残长2至8厘米。为残卷尾部,卷有篾条,存一段丝带。背面书“涅槃经卷第卅五”,后人又题“残经五卷”4字。
酒博0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残片,存4行,行4至6字不等。残高7.3厘米,残长7.8厘米。乌丝栏,栏宽1.5厘米。录文“法皆是佛/非一切法是故/长大须菩提/为非大身是”。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B栏2至5行。
酒博022妙法莲华经卷一序品第一
残片,存7行,行3至7字不等。残高10.7厘米,残长10.1厘米。起“我今当问尔”,讫“方万八”。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2页B栏29行至C栏第7行。
酒博02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残片,存5行,行2至5字不等。残高6.9厘米,残长7.8厘米。起“是故”,讫“亦如是如作”。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51页B栏1行至6行。
酒博024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
残片,断裂为2片。上半段存10行,行3至8字不等。残高12.3厘米,残长15.8厘米。天头3厘米。起“会之心”,讫“从阿鼻狱上至”。下半段存22行,行1至9字不等。残高13厘米,残长33.5厘米。地角2.7厘米。乌丝栏,栏宽1.7厘米。起“尼优婆塞”,讫“身意快/千”。第14行上接上半段第1行。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9册第2页C栏4行至16行。
酒博025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残片,存11行,行9至17字不等。残高26.8厘米,残长18厘米。起“欲尽命终之后”,讫“得免斯苦”。佛陀波利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9册第350页A栏5行至15行。
酒博026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残片,存6行,行2至17字不等。残高26.3厘米,残长10.4厘米。起“毒药”,讫“罚之是故”。字好纸好。唐玄奘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4册第408页A栏14行至22行。
酒博027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残片,存7行,行2至17字不等。残高26.3厘米,残长11厘米。起“庄严”,讫“安住菩提道中”。唐玄奘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14册第405页A栏13行至19行。
酒博02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残片,存8行,行8至17字不等。残高26.3厘米,残长15.7厘米。天头2.3厘米,地角2.3厘米。无界栏。起“敷座而坐”,讫“欲闻”。鸠摩罗什译。
经文参见《大正藏》第8册第748页C栏24行至749页A栏第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