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义金刚,护法斗士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f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百年,难得一遇。辛亥后裔写辛亥,成为出版物一道靓丽的风景。
  文人见面一本书。在武汉举行的“辛亥革命百年论坛”上,自北京赶来的辛亥志士高振霄嫡孙高中自先生,送我煌煌五百页三十万言的书稿《辛亥功勋高振霄史迹录》,并嘱作序,我愉快地接受了。
  湖北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策源地,武汉是首义之都,涌现出了一批为推翻帝制、缔造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首义功勋,从湖北房县走出的高振霄(字汉声)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纵观高先生的一生,跨越了清末民初两个朝代,经历了辛亥革命、南京开国、护国护法、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诸时段。为开创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楚风汉韵铸就了高振霄的铁血精神。他早年出生于书香世家,后考入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和湖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继而参加中国同盟会、共进会,创建德育会,创办《扬子江小说报》(月刊)、《夏报》,襄办《政学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革命进步刊物。辛亥首义成功后,百废待举,他出任湖北新军政府都督府参议和总稽查,参与主持招纳处,广罗天下贤才报效共和,时称“八大金刚”之一,被孙中山嘉奖为“甲等功臣”,复任孙中山先生的高等顾问、南京临时政府国会议员。接着,他追随孙中山,参加护国护法斗争,被推为非常国会参议员。陈炯明叛变,他虽与孙中山在广州蒙难,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但他愈挫愈勇,仍矢志不渝地追随孙中山。孙中山曾手书信函勉励道:“兄等间关流离,不堕初志,至可钦佩。文力所及,自必为诸兄后盾,务期合法者战胜非法,统一乃可实现……”
  接下来,他先后襄助孙中山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洪帮老大的身份掩护共产党人从事地下工作;抗日军兴,他多次断然拒绝倭寇的高官利诱,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洪流,结果惨遭倭寇毒害,抗战未捷身先去。
  武昌首义成功后,高振霄为了让子孙传承首义精神,特地为房县《高氏宗谱》亲笔题书“振兴中华,福利民众”的字派,并从自己开始,将原名“汉声”改为“振霄”,一时传为佳话。
  幼承家学的高中自先生,为秉承祖训,本在金融系统公干的他,特地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博士班研修,继而,力求以史家的视角,去关注、学习、了解祖父的义举,以及清末民国历史。为了历史地再现这段被尘封百年的原生态,他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寻访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辛亥志士后裔,搜罗史料,并从正史、方志、谱牒等方面进行考证,有不少手迹、图片是首次公开披露。在多方的襄助下,中自先生的这部史料详实、图文并茂的《辛亥功勋高振霄史迹录》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我想,这部书既是史家研究辛亥史难得的文本,也是普通读者了解辛亥志士义举的好读物,更是向辛亥百年献礼的佳构。这部由辛亥后裔写辛亥的巨著的出版,必将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是为序。
其他文献
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作为一种平民大众的通俗读物,它所承载的内容、传播的理念、表达的趣味都显示了区别于高雅精英读物的地方,特别显现在对于当时梨园风俗实景的展示上。固然上至皇室大臣,下迄贩夫走卒,都对戏剧尤其是京剧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直到民国,伶人的地位还是沿袭着几千年下来的文化传统,娼优并称,并无太大的改变。清末民初的北京旗人小说尤其是以穆儒丐的《梅兰芳》、《北京》等作品为代表,以写实的笔法点染了当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中强调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我园紧紧围绕“阳光体育健康成长”这一发展目标,立足培养“健康、阳光、自信”的幼儿。我园在“十二五”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中进行了《幼兒园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的探索,开发了较为系统的幼儿亲子同乐、自制体育玩具等运动方案,这些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园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获得国际大奖,轰动一时,平时许多只在家看电视的人也竞上戏院看它,以致于创票房新高。久未看电影的我,终于也去看了。也许所见、所闻听到太多的赞美,未免期望过高,并不觉得那么好。当然偶尔也看到一些批评,如李黎敏锐地指出电影“背叛”了小说,也有人不同意龙应台所谓李安“挽救了历史”的说法。现在电影早已放映,大家记忆犹新,借此谈谈我对电影、小说与历史的看法。  历史往往是冷冰冰的事实,
近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国经历着最严重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摧毁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摧毁了士人千百年来的心理平衡和文化自信。尤其甲午海战之后,向西方学习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留学遂成为学习西方以图振兴贫弱中国的时代潮流。留学以及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转型的贡献,李兆忠先生在新著《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自序中一言蔽之:“没有留学,便没有现代中国。”在这本学术随笔式的著作中,
一    “文革”前十七年,整个中国文学包括诗歌,其生态环境都极不正常,既没有正常的创作空间,也没有正常的批评空间。学术批评被“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风向标指示下的政治批判所取代。学术批评的君子之风无存,政治批判的肃杀之气骤起。  那些批判往往颟顸无理。例如,臧克家批胡风的四千多行的长篇颂歌《时间开始了》,居然说胡风“明明是假借‘歌颂’之名来歪曲、侮辱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这就把满腔热忱为胜利
近日,读罢李伟所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行的《报人风骨——徐铸成传》,发现书中史实的“硬伤”颇多,相关的事理逻辑也较紊乱,因而未能如实记载和准确描绘这位杰出报人的思想和行为。这里,仅举涉及传主著述的一个史实为例。  该书第十四章第二节“摘帽还是‘右派’”中写道:“如果说,徐铸成在屈辱的年月里,还有高兴事的话,那就是1962年的次子徐福仑结婚,1963年他的著作《新金陵春梦》在香港出版与长孙女时雯的
一    资中筠先生在最近的一个访谈中提出要重建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在反思为什么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知识分子完全犬儒化,丧失了人格,甚至没有了传统中国士人顶撞皇帝、据理力争、面折廷争的骨气和气节时,她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担当传统士人极为看重的“道统”。“道”在中国传统士人和儒生思想中是一个具有神秘性和重要地位的思想论说,孔子作为有德无位的无冕之素王,成为一个纯粹的“道
(一)    江山代有美人出。秦淮河娱乐圈的“一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常刷新的。新“一姐”闪亮出炉前,一般都要在红粉佳人成堆的选秀场过关斩将。  南京的选美,在明朝正德以后一向很热闹,到万历末年登峰造极。被文人墨客和凑趣帮闲者推举出的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秦淮四美人等等,有无数个版本。崇祯朝后期,国事衰朽,这桩所谓的风流韵事却并未绝迹。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势如破竹,外有满洲铁骑步步逼近,
鲁迅在厦门为以《红楼梦》为母本编写的最早的一部话剧《绛洞花主》撰《小引》说:“百余回的一部大书,一览可尽,而神情依然具在;如果排演,当然会更可观。我不知道剧本的作法,但佩服作者的熟于情节,妙于剪裁。灯下读完,僭为短引云尔。”历经浩劫,新版《绛洞花主》(陈梦韶、陈元胜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终于问世,故曰“涅槃”。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纪念的日子,《绛洞花主》涅槃后刚“度晬”(闽南话称婴
在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个人生活中,女性从来都没有占据过首要位置。据他自己亲口承认,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知道是否有必要与女性打交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因为索尔仁尼琴是由母亲独自抚养大的,在他即将出生的半年之前,他的父亲、一名沙皇军队中的军官,在外出打猎时莫名其妙地被人杀害了。  婚姻走过第一圈  索尔仁尼琴最初的情感经历比较简单,他的初恋情人成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那是在大学生活时代,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