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外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TVRC)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134例、宫颈肌瘤21例、宫颈管息肉13例、宫颈黏膜炎9例、宫颈管息肉样增生7例、宫颈肥大7例,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6)min,术中平均出血(15±6)mL,术中3例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感或阴道灼热感,未行特殊处理。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2年,无一例恶性病变,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病人痛苦小、损伤小、术中
其他文献
我在工作中,接触的家长多,发现了这样的情况:父母越是能干,孩子反而越平常;父母表现一般,孩子却十分优秀。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例1:孩子A,高二,初中学习一直很优秀,但现在坚决不愿意上学了。与其沟通的时候,孩子说:“我爸爸太聪明了,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爸爸总能知道答案,他总是说‘这道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做,简直笨死了!’”  例2:孩子B,遇到不会念的字,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这位妈妈没有像例1中
喜欢听好话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教师的表扬使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但是,并非所有的表扬都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催化剂。因为表扬是把双刃剑,也像生病服药一样,不能乱用,应遵循它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则和禁忌要求。  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随意夸大其词——“你很聪明”,“你回答得真棒”。这种“满堂夸”的廉价奖励方式,表面上
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及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步骤,并结合教学实际,就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的
晨起,大风,我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学生们的到来。窗外,教学楼前的小树被风吹得弯了腰。我眼一瞥,看到学校对面的公交站点来了一辆早班公交车,只见一个老人一手扯着一个往前跑的孩子,一手拿着书包下了车,步履缓慢。风很大,走到马路中间时,老人羽绒服的帽子“呼”地被风扯开了,花白的头发吹得凌乱。啊,我认出来了,这是培智班一个孤独症孩子和他陪读的爷爷。我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屈指算来,这个爷爷已经陪着孩子在我们学校
“长大了,有一天,你再说他没用,什么也不知道干,怪谁?”参加培训时台上专家的这句话,一下子钻到我的耳朵里,过年时的那一幕,立刻呈现在眼前。  大年三十,我和嫂子正包水饺,爸爸拿几个松花蛋要剥,准备切了做凉盘,由于外面裹的石灰比较厚,爸爸眼神不好,手又有些裂口,所以剥起来特别吃力。而他的二儿子冬、我的弟弟(近40岁了)正半躺在旁边的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  我忍不住说:“让冬剥吧?你的手一碰就疼,眼睛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一朵小火苗在噼里啪啦地燃烧,孩子更是如此,人的童年正是各种梦想竞相开放的最佳时刻,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的确,作为人生长河的源头,童年为一颗心的光芒四射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最佳启蒙期,那么多美好的梦想、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都因为处在童年而有了绽放的理由和可能。  很多小孩,即使不善张扬,也并不妨碍他内心有一个闪闪的太阳,虽然只是一束
无论是否有浓云或者雾霾,2017年的第一缕曙光,将准时出现在云层之上。  站在新年的门槛上,我们习惯于回望过去,眺望将来。眺望将来,是为了对照远方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的脚步。回望过去,不仅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为找回初心。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忘记为什么出发,也就是忘记了初心,意味着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  那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证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