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艺术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差异较大,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会千差万别,再加上外界的环境和教学内容等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难免的。一个具有较高教学素养的数学教师,往往能够因势利导,使无序的课堂转化为有序的课堂,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要坚持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对学生的反馈信息立即做出反应,予以适当的处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是个有序的动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进行。及时运用应变技能,认真处理学生思维形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
  2.有效性原则。数学课堂教学的应变要有“度”,过与不及都会影响其效果。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回答不置可否,还有的教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大动干戈”,反复讲解,致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厌烦。课堂应变技能应以有效为前提,在“度”上做到恰到好处。
  3.科学性原则。要保证符合数学模式建构的要求,要实现在逻辑上是相容的,在实践上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有一位新教师在解一道证明题时,对某一已知条件运用了两次,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说:为了提高解题速度,第二次书写这一已知条件是多余的,可以省去这一步直接推得结果。这位教师略加思索后进行回应:“你能因为吃了早餐,又要吃午饭,就认为午饭是多余的吗?”这种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不仅违反了科学性原则,还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后半堂课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抬起头来。
  4.面向大多数原则。课堂应变技能应面向大多数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甄别反馈信息,筛选出共性的问题做出积极应变。有的教师热衷于在课堂上搞“齐答式”,以为热烈的场面必然是面向全体的效果,实际上往往掩盖了一些共性问题。
  5.评价性原则。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有效分析,善于捕捉一些萌芽状态倾向性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评价和引导,尤其对某些共性的问题要析其原因,通过评价性课堂应变使学生真正弄清错误所在。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的方法
  
  按照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反馈信息事先有无预测和准备,可将教师的课堂应变分为主动和被动两个类型。常用的课堂应变有以下几种方法:启发议论法、分析评价法、反诘设疑法、调整说明法、回避导引法。
  1.启发议论法。当学生反馈信息带有普遍性意义,对数学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价值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促其在深入的探讨中建构新的数学模式。
  2.分析评价法。对学生提问得到回答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迅速接近问题的核心。
  3.反诘设疑法。有时学生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提问中的漏洞设疑反诘,促其进行深入思考。
  4.调整说明法。当教师讲解速度不适应学生思维进度,或由于疏忽讲解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及时调整讲解速度,或让学生对已经自我意识到的失误进行补救说明。尤其是在基本概念教学中,更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同步思维速度,发现问题立即调整。
  5.回避导引法。当学生提出与本课题主题关系不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与本课无关,课后我们再来讨论”或“这个问题正是以后我们要研究的,本节课暂时不作讨论”。适当的回避不仅可以赢得思考时间,又不至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者单位: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其他文献
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也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基石。    一、创设新颖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新颖的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问题情境导入法。现代心理学认为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丹参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9例,常规治疗+美沙拉嗪)与联合组(49例,单一组+丹参注射液).
[目的]探讨低级别胶质瘤(LGG)合并癫痫患者的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7例LGG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瘤体及致痫病灶切除术,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各类考试经常采用的新型作文形式。这种作文便于考生灵活地选择自己擅长的写作内容和形式,充分展示写作才华。考生在自己占有资料最丰富的领域、在自己有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的领域纵横驰骋,就能发挥得更好。  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产妇应激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0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调查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方法:在我院肿瘤科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中选出120例,根据是否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将患者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拓宽终结评价的渠道,探索多元评价的新方法,真正形成发展性评价有效机制。    一、独立思考,开发认知    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萌芽和基础。在讲评课中教师应尽量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扩大思维空间。首先把批阅试卷的机会给学生,在小组中四人轮次批阅。自己当小老师,给别人批试卷,帮每个学生找回自信心,心理上有
[目的]探讨鸢尾素和护骨素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产检的13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妊娠中期口服葡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阅历,训练学生的思想过程。从学生喜欢的角度出发,去开启学生的心扉,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在作文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以情造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激发动机,让学生喜欢作文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