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方式操作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g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操作方式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学会”为“会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学习的主人
  “小学课堂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方式操作策略研究”作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自立项以来,从正式启动课题的研究到该课题结题,经过研究和实践以及教师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同时教师的实验能力和理论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学会学习”势必成为未来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为了使学生以后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与挑战,就教育而言,必须用“主动发展”这一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解放”学生,给学生以“自由”,使他们从继承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为达此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实施遵循的原则
  “自主探究”也指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教学原则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差异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正视差异,因材施教)、交互性原则(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学生自身内部的多向反馈结构)、开放性原则(要认识学生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自主教学的基本要点进行再认识)。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探索策略
  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灵活运用和驾驭教材,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关心、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创建民主、宽松、友好、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情况下,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
  3.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教师就要深入学生,合理选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矛盾,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里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种类很多,比如有问题情境、合作情境、操作情境、开放实践情境等,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4、善用激励语言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给以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新知,促进学生的发展。
  5、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师要多营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多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互相启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强化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设置动手操作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7、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在课堂上,我们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8、建立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
  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看,评价要多元化,要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思维、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实施积极措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不同层次上提高数学水平,使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产生愿学、乐学的动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多元的空间和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评价应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发展协调同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功能,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调整和改进功能,评价可以课堂观察记录、作业批阅、学习过程记录等评价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还要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对学习中有等靠思想、缺乏参与意识的学生,通过评价激发其自我意识,培养其自觉能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习惯。
其他文献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从事着英语教学工作,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让我感觉到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欠缺太大,胆大的同学说出来的是我们甘肃的“方言版”英语,胆小的同学就学成了“哑巴”英语,只是在考试的时候用来填试卷。这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常常在想: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我们当老师的该如何去解决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阻碍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原因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无法开口。农村小学从三年级
心灵的桥梁,是情感交流的通道,是灵魂共舞的纽带,是美的连接,是爱的永恒.架起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才有理解,才有默契,才有快乐.用良好的师德为学生架起一座彩虹桥,铺设一条美
教研不仅是教研员的工作,更多的是围绕着教师的教学工作而展开的。所以,教研与一线教师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多年的一线教师与兼职教研员的身份告诉我,一线教师进行教研更具优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课堂,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让课堂洋溢欢乐,充满有情味的笑声,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生活。  一、营造愉快、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乐起来  语文课上,许多语文教师惜时如金,唯恐学生有一点“松弛”,一堂课知识点如
传统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化和教条化的特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的教师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对话式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新
小学数学课堂上,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尤其是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也就无法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小学
七年级作为中小学者过渡衔接时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管理得当,衔接合理,学生就能平衡过渡,健康成长.否则,学生就会陷入茫然、迷惑,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一步步地
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中小学教师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针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只谈策略和方法,不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就培养的具体内容进行纲要性的分析,
【摘要】“说一口普通话,写一手规范字”,这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可现在,学生的书写能力已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已经写不好方块字了!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书写乐趣、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关键词】书写能力写字方法兴趣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书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
鲁迅的《祝福》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两篇作品的写作年代接近,写作对象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对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提出了要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