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本应是美的世界,它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不少地方的小学语文课堂却失去了童真、失去了趣味,也让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的孩子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中度日如年。于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面临最尴尬的境地。近几年,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导语设计、引导朗读、情景体验、放飞梦想和板书设计,努力使课堂变得更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问我的孩子们,你喜欢上语文课吗?回答喜欢者寥寥无几。对此,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也回想多次听课的情景,不光是我班的孩子如此,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真有点惭愧。我们教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营造美丽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智慧发展大门。
一、精心设计导语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精妙的导语如"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设计方法很多,一个谜语、一个故事、一个游戏、一段演讲、一段录音、一张挂图、一幅漫画、一支歌、一首诗、一副对联、一则谚语、一席对话、一种现象甚至一个实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好导语。学生的不同,课文的不同,设计的导语也不尽相同。好的导语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情感基调打下基礎。我听过一堂课《月光曲》,教者板书课题后,并播放这贝多芬的钢琴曲,听着那激昂的乐曲,在场的老师与学生无不静静享受着,有的闭眼,有屏着呼吸,一动不动,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怎能不被敲动,怎能不被吸引?在歌曲中,在画面中,孩子感受到了美。
二、引导个性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美育因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朗读,突显学生个性感悟与理解,从而让学生获得美感和陶冶。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没有对文章进行分析,而只是针对课文的精彩片断,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语言的优美、用词的精当,学生对课文感情朗读。对于"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我指名读后,然后对大家说:"把你不同的体会通过朗读与大家交流交流。"这句话把大家读得热情燃起,一个个争着站起来读,虽然读法有别,但都入情入境。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只有这样,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不同的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便一样,朗读的方式也肯定是有差异的。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朗读让学生诵读期间收获的是语言精神的共构共生,享受的是人文美化的课堂生活。
三、表演体验情境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情境教学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角色,让他带着特定的角色意识去学习感受体会,活化教材文本那种符号化了的内容,使之变得形象逼真,与此同时,加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情境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是学生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我与角色统一了。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营造美的语文课堂,不妨把表演艺术带入课堂,引导儿童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孩子一旦担当向往的角色,如科学家、天文学家、画家、诗人、裁判员、解放军、记者、节目主持人......他们的情绪就特别热烈,促使他们带着浓烈的情感,带着美好的憧憬参与活动,从而积极投入教学过程。在创设表演情境时,尤其是那些童话角色,十分切合儿童拟人化的心灵特点,被儿童所喜爱。
四、大胆放飞想象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在孩子的眼里,山啊,水啊,星星月亮啊,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儿童的眼睛,就是喜欢瞧这个陌生的世界。"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幻想,提供了其他任何学科都无可比拟的巨大空间和丰富资源。我们不妨利用和开发好这些资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大胆放飞想象。学了课文《海底世界》,壮美、神奇的大海为学生心驰神往。我也学着李老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篇《遨游海底世界》的作文,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美的感受与向往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他们有的幻想自己成为一名海底探险家;有的邀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海底来一次探险;有的幻想自己有了魔力,成了海底王国的国王,统领整个海洋;有的在海底遇到了善良的美人鱼;有的却引起了海底大战......也是妙趣横生!由此想到李吉林老师说的一句话:想象让儿童的思维插上翅膀。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有效地拓展了儿童的思维空间。
五、精心设计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好的微型教案,是一堂语文课的"睛",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恰当运用板书,不仅能将教者所要表达的重点、难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加深印象,不易忘怀,又能简洁明了地揭示出文章的主线,给人以一目了然之感。一手优美的板书,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风采,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的学生一生。诸多的学生就是在默默的模仿老师的板书从而喜欢上了书法,爱上了语文这个学科,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语文课堂中的美,感受美的存在,感受到小学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问我的孩子们,你喜欢上语文课吗?回答喜欢者寥寥无几。对此,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也回想多次听课的情景,不光是我班的孩子如此,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真有点惭愧。我们教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营造美丽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智慧发展大门。
一、精心设计导语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精妙的导语如"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设计方法很多,一个谜语、一个故事、一个游戏、一段演讲、一段录音、一张挂图、一幅漫画、一支歌、一首诗、一副对联、一则谚语、一席对话、一种现象甚至一个实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好导语。学生的不同,课文的不同,设计的导语也不尽相同。好的导语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情感基调打下基礎。我听过一堂课《月光曲》,教者板书课题后,并播放这贝多芬的钢琴曲,听着那激昂的乐曲,在场的老师与学生无不静静享受着,有的闭眼,有屏着呼吸,一动不动,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怎能不被敲动,怎能不被吸引?在歌曲中,在画面中,孩子感受到了美。
二、引导个性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美育因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朗读,突显学生个性感悟与理解,从而让学生获得美感和陶冶。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没有对文章进行分析,而只是针对课文的精彩片断,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语言的优美、用词的精当,学生对课文感情朗读。对于"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我指名读后,然后对大家说:"把你不同的体会通过朗读与大家交流交流。"这句话把大家读得热情燃起,一个个争着站起来读,虽然读法有别,但都入情入境。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只有这样,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不同的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便一样,朗读的方式也肯定是有差异的。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朗读让学生诵读期间收获的是语言精神的共构共生,享受的是人文美化的课堂生活。
三、表演体验情境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情境教学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角色,让他带着特定的角色意识去学习感受体会,活化教材文本那种符号化了的内容,使之变得形象逼真,与此同时,加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情境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是学生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我与角色统一了。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营造美的语文课堂,不妨把表演艺术带入课堂,引导儿童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孩子一旦担当向往的角色,如科学家、天文学家、画家、诗人、裁判员、解放军、记者、节目主持人......他们的情绪就特别热烈,促使他们带着浓烈的情感,带着美好的憧憬参与活动,从而积极投入教学过程。在创设表演情境时,尤其是那些童话角色,十分切合儿童拟人化的心灵特点,被儿童所喜爱。
四、大胆放飞想象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在孩子的眼里,山啊,水啊,星星月亮啊,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儿童的眼睛,就是喜欢瞧这个陌生的世界。"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幻想,提供了其他任何学科都无可比拟的巨大空间和丰富资源。我们不妨利用和开发好这些资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大胆放飞想象。学了课文《海底世界》,壮美、神奇的大海为学生心驰神往。我也学着李老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篇《遨游海底世界》的作文,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美的感受与向往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他们有的幻想自己成为一名海底探险家;有的邀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海底来一次探险;有的幻想自己有了魔力,成了海底王国的国王,统领整个海洋;有的在海底遇到了善良的美人鱼;有的却引起了海底大战......也是妙趣横生!由此想到李吉林老师说的一句话:想象让儿童的思维插上翅膀。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有效地拓展了儿童的思维空间。
五、精心设计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好的微型教案,是一堂语文课的"睛",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恰当运用板书,不仅能将教者所要表达的重点、难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加深印象,不易忘怀,又能简洁明了地揭示出文章的主线,给人以一目了然之感。一手优美的板书,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风采,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的学生一生。诸多的学生就是在默默的模仿老师的板书从而喜欢上了书法,爱上了语文这个学科,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语文课堂中的美,感受美的存在,感受到小学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