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也有耐药性?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8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中风、冠心病、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为收缩压<140 mmHg(毫米汞柱)、舒张压<90mmHg;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的血压目标为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使用降压药。然而,很多高血压患者都遇到过降压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失效的情况,或发现没有初用时的降压效果好。
  降压药使用一段时间后疗效变差是因为产生了耐药性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降压药是不产生耐药性的,相反有些降压药应用时间越久效果更好。据报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这类药,3个月降压作用不如半年,1年降压效果比半年更好。服用的时间越长,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越明显。我就常遇见这样的病患。
  如一位81岁患者,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于10年前初诊,服用的降压药为络活喜5毫克,悦宁定(进口的依拉普利)5毫克。多年来定期复诊,血压一直控制良好,两种药剂量越吃越少,现络活喜1/3片,依苏(国产的依拉普利)1/4片即能维持正常血压,未发作过心脑肾的并发症。另一位87岁的患者,高血压50多年,还伴有冠心病,1998年开始服用降压药雅施达(通用名:培哚普利片),清晨及午睡后各半片即各2毫克,已近13年,血压控制良好,夏天有时血压较低时各服1/3片即能维持良好。
  当然,这些病例血压控制良好的重要原因,还有他们认真遵循医嘱,有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如此看来,降压药失效并不是因为降压药的耐药性。那么,降压药失效是何原因呢?
  血压测量的问题血压测量前应安静休息半个小时,否则测出来的血压就会偏高。另外,老年人常有“白大衣效应”,即到医生处测血压会比在家更高些。因此,怀疑自己的血压有误时,可连续测3次,取其均值。
  情绪和身体的影响精神和体力的紧张都会使血压升高。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是常见现象,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失眠焦虑均可使血压升高。但是只要避免紧张劳累,规律并平静地生活,严格低盐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并和医生密切配合、按医嘱服药,一般都是能够控制的。患者不必为短暂的、有诱因的血压波动而害怕紧张,更不必隔1~2小时就量1次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清晨刚醒来时血压有一个高峰,午睡醒来后是另一个高峰;体力负荷增加、精神紧张的时候血压升高;休息、睡眠、轻松的时候血压下降。所以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清晨起床后就服药,并宜服用长效降压药。
  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导致血压发生波动,例如外出开会、应酬,或外出旅游,睡眠常不能得到保证,有的甚至因此而漏服降压药。
  饮食习惯的改变高盐饮食可使血压升高,并且使降压药物疗效减低。高血压患者应吃低盐饮食,宜控制在每天5克以下。美国心脏协会2006年《饮食方法防治高血压》中说:“要尽可能多的减少盐的摄取,理想是每天1.5克钠,或每天3.8克盐 ,可有效降低血压”。泡咸菜、豆瓣酱、豆腐乳、酱腊肉、卤菜等食品,以及菜和汤里盐、味精和酱油不加严格限制,都可使血压升高。
  环境、气候的因素如夏天高温时血压常降低,冬天寒冷血压常升高。不少患者从海滨到内地,从平原到高原,从清静的乡间到嘈杂的城市,血压都会有所升高。
  体重的因素体重增加、肥胖会使血压增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保持正常体重。简易的算法: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千克)。比如某人身高165厘米,那么,他的标准体重为(165-105)= 60千克。
  继发性高血压经正规降压治疗后血压依然控制不好,那么应寻找高血压的继发因素,比如慢性肾脏疾病、一些内分泌疾病等。
  服用干扰血压控制的药物常见可干扰血压控制的药物包括:非皮质激素抗炎药(如布洛芬、消炎痛、萘普生等止痛药)、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环孢素、抗抑郁药、西布曲明、溴隐亭,以及酒精、兴奋剂如可卡因和去氧麻黄碱等。由于高血压及骨关节炎两者在老年人中的高发生率 ,非皮质激素抗炎药在这种年龄的人群中是常见的可能原因。
  治疗依从性不好未认真按医嘱服降压药,或自作主张自行调整药物,自行改变服药的时间和剂量等。
  药物的应用问题单药治疗血压未达标者,应用2种降压药联合治疗;若是心血管高危患者,开始即宜用2种降压药联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联合治疗,低剂量联合用药比单药加量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面对血压控制不好或变坏的情况,患者须审视是否有以上的因素,医生也必须认真调查可能的因素,恰当增加或调整降压药物,改进用药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前,糖尿病尚无法根治,且是一种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慢性病,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三杀手”,确诊后如不及时治疗,将殃及体内器官,引起失明、高血压、肾脏衰竭、心脏病、中风和手脚坏疽等严重并发症。    什么是糖耐量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而健康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饭桌上素菜少了,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了,口感满足了,但便秘却多起来了。据调查,我国便秘患病率在2%~28%之间,另一项对北京、天津、西安60岁以上老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发病率高达15%~20%。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太少(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或排便不畅、费力、粪便干结且少。一般来说,短时间的便秘,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长期便秘对人体有许多不利。便秘可引起上腹饱胀不
癌症患者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运动?答案是应该尽可能早开始。因为运动对癌症患者来说,既是抗击癌的方式,也是激扬抗癌斗志的方式之一。  打击癌——机体处在运动状态时,每小时从血液中分泌出的干扰素较之平时要增加1倍以上,而干扰素的抗癌能力早已得到证实。  不怕癌——癌症患者大多情绪忧郁或受到精神创伤。对他们来说,经常进行深呼吸运动、散步或跑步或参加集体运动,可给他们带来身心愉快和欢畅,可帮助消除紧张情绪,减
随着藏医药文化的逐步推广及患者对天然药物的追求,藏医药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服务于大众的健康。藏医药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完整缜密的理论体系,以藏传佛教的“菩提心”,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