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而,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知识。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这些形象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获得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大量的使用课前老师已经设计好的课件,老师只需要移动鼠标,课文中大量的文学形象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不需要想象和思考,就看清楚了这些形象是什么样子,而且,这几十名学生所认识的这个形象就一个样式。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个习惯——读书可以不思考。这种定向式的、模式化的教学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其方法是通过听说读写来获取知识的。现在的情况是教师不去给学生示范朗读,而是让学生听录音,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也越来越少了,甚至听不到校园里那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难道我们要培养一代“哑巴”学生吗?现在的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等,一味追求课件的美感、生动性和感染力,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也没了板书,从头至尾教师只需用手操作鼠标,一个字也不写。要知道,板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的板书给学生起到书写的示范作用,现在我们有的年轻教师,不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一味依靠多媒体,汉字也写不好,甚至错误的认为现在电脑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不需要学习写字了,自己不会写,甚至不懂得汉字的笔画顺序,其结果是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一级不如一级。
  3.多媒体教学阻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大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变成学生与电脑的交流,使学生缺少了情感交流的火花和激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善于动脑子的教师说一些与课文毫不相干的话以企活跃课堂气氛,殊不知这是毫无作用,且弄巧成拙。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
  2.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我们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积累和运用信息,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等特点,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搜集阅读大量信息,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这样学生能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增加思维的广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信息能力。
  三、结语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改革语文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的死板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给学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知识、探索讨论知识、理解分析总结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真实的客观环境和運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敬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创造力\[C\].北京:现代语文教育出版社,2003.
  \[2\]郭丽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
  \[3\]初中语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N\].漯河日报,2008-9-5.
其他文献
<正> 李贺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雁门太守行》更是《昌谷集》中名篇.一般人只知道此诗是拟古乐府,却并不知此诗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记实之作.说《雁门太守行》是记实作品,有什么
摘要:高职院校必须以生为本,坚持技术教育主线,并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条件建设和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体现高职教育的技术特征。  关键词:高职教育;以生为本;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12-03  一、高职院校的  技术特征与“以生为本”的内涵理解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三个属性中,技术性是主要特征之一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不诚信行为层出不穷,诚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无视诚信的权威,为了自身利益以身犯险,不诚信者比比皆是。如何建构一个系统的诚信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诚信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体系  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所在。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
如今,在知识经济大潮下,高校大学生的自尊、自立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组织高校大学生在班级中实施自主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明确高校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建立健全高校班级竞争与参与机制、形成良好的高校班集体氛围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以人为本加强高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以人为本 高校 班级 大学生 自主管理  高等院校承担
21世纪已步入网络化时代,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网络化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来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校园当中,学生社团是一个新鲜的集体,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创建自己的社团,或者加入同一兴趣爱好的社团。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
分层次教学科学划分成功一、分层次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次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把问题教学层次化。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将知识点转化为一组组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有一定梯度的序列性问题,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分層次教学的实施  1.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实施分层次教学,要求政治课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