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要想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把握住思政教育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工作的时效性,创新出适合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红色主旋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思维的创新,加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科技创新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增添新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77-02
  国家十分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思想,就是为了让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原则,不断创新。虽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都能够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由于国际发展的动荡,会让大学生的思想受到社会思潮的波动,进而让自身的发展走错了方向。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时事教育,让学生了解新形势,能够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以全新的格局要求自己,为国家做出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够达到学生主动为国家着想,那么教育就是有感染力的,是成功的,祖国未来的发展也就充满了希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切入点
  在心理学中学到一个知识点,就是只有不断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价值,才能让思想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了解了自身的需求,那么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去完成这个目标。也就是说,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这样采取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为他们做好相应的工作,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1.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大学生能够在人生最黄金的阶段,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走入社会之时,有更高的追求,能够在事业上开展出新的天地。要想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在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提出的方针,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在学习时,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当然思政教育知识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思想,只有用思想决定行为,才能在各种矛盾中,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1]。
  2.自主与参与的需要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立足点和创新点还体现在要让大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之中,这样他们才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政”的乐趣。通过自身的经历,能够激发自身的荣誉感,为自己所在的集体贡献力量。毕竟参与到任何一个组织之中,都需要有一定的才能,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团队出谋划策,才能让团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就是自主与参与的需要,能够在参与之中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行。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大学生走进大学之后,会发现生活圈的扩大,往往自身的才华没有办法得到施展,这时就会让他们受到一定的情绪影响,不能融入到班级或是大学这个大家庭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从这个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在活动之中感受到爱,让学生在活动之中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让思想有一定的提升。当有了朋友的关怀之后,那么就能够迅速融入到大学之中,能够在大学中有所作为。因此思政教育要及时为大学生创造交友环境,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探索
  1.需要层次及组合顺序的选择与引导
  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在各种复杂的需求之间有选择地执行,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在做出一些决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切实际的需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给他们一个解释,让他们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但是并不是解释就完成了工作,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指引,改正它们的错误,以防在未来出现类似的错误。无论任何时候,只有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有正确的言行,才能在发展轨道上平稳地前行。思政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能够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荣耀,为了祖国而不断奋斗。但是有些大学生在大学之中就是为了吃喝玩乐,他们没有正确的追求,因而在思想的角度没有提高,思政就是要针对这类学生展开教育,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有良好的精神力量,用理论不断武装他们,让他们的头脑中有正确的精神倾向[3]。
  2.满足需要的途径方法的选择与引导
  由于大学生在大学之中都会有不同的目标,有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人是为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也有人是为了获取一张大学文凭。不同的目标会让大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但是处于高校或是处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就是要为集体谋求利益,让所有的需求都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进而取得一定领域的成功。但是如果要抛开集体的利益而谋求自身的利益,那就是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高校的思政教育者给予一定的指导,当然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方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途径方法的指引,能够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在未来有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围绕大学生做事的途径进行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努力,学会更多正确的思想品质[4]。
  3.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有良好的氛围环境,这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中顺利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校园文化氛围的创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意识,从主观上接受思政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体现学生工作者的带头作用,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典范。因为党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对周围的学生进行熏陶。作为同辈的一种辅导,同学之间更加容易接受,不会让彼此感到不愉快,让思政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流通开来。学生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老师,会受到辅导员或是班主任的教导,这样的思想形成过程往往比较正确,不会走入误区。学生工作者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加强自身的学习机会,用一些积极的思想带动周围的同学,最终形成“以一帮百”的局面。第二,通过班集体的建设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对于班集体的认识没有高中时更加强烈,因此要加大班级荣誉感的建设,在班集体凝聚力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同学的思政教育,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例如,每个月定期开展团日性文娱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作为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需要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穿插,让大学生了解本校的文化底蕴,这样更容易对此进行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活动,让大学生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乐趣,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是古板、无聊的看法。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大学生的周围传承的都是健康的思想,这样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更多的学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4.需要受到挫折后的反应及教育引导
  现如今许多高校思政教育只是围绕教学理论展开,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明显,很多时候对于大学生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经过一些调查统计发现,更好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实践之后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方式更能满足学生接受一种思想的过程。往往在现实和理想之间都有一种矛盾存在,虽然在心中谋划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实际进行操作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样就会让大学生面对一定的挫折。虽然挫折意味着不成功,意味着不顺利,但是没有挫折就没有进步,没有成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补偿教育,这样能够让大学生在短期内走出失败的阴影,能够在之后的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所谓补偿教育不是物质补贴,更多时候,大学生需要的是精神支撑,只有给他们安慰,他们就能有勇气面对一切。例如,在大学中,学生工作往往由不同的部门配合完成,但是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那么学生干部就会表现出“心虚”,害怕失掉同学和老师的信任。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安慰,那么就能让学生释然,而不是天天担心,接下来的工作也没有办法认真完成。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往往把社会想象地太复杂,不能正确地看待生活和工作的关系,这就是思政教育没有做足功课的地方。思政教育要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最起码要有做好复杂工作的准备,一旦受挫,也要有顽强的斗志,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需要在理念、方法、教育形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让大学生有正确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何时何刻,都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品质。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仅需要高校的努力,社会也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开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5-48.
  [2]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897-913.
  [3]赵亚夫.日本学校社会科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8-267.
  [4]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468-498.
  作者简介:
  张艾玲(1978-),女,大连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博士之后的“博士后”,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博士继续教育.以此类推,大学生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是不是也应该有“预备后”,作为培养高素质知识分子党员的继续教育呢?
生活知识化,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我们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为此,生活化教学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很荣幸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从事着思品教学,对塑造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品格,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呀。思想品德课课堂是师生生活的课堂,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连。让课堂回归生活,不是让生活来代替教学,而是强
摘 要:在音乐教育中,声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开展声乐教育,不仅要对青少年实施声乐训练,还要将教学内容与青少年心理教育相结合。本论文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声乐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青少年;声乐教学;心理发展  随着人们精神追求层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更为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声乐学习成为被青少年所热衷的艺术门类,不仅在于声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会使青少年在接受声乐教育的同
摘 要: 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要看教育教学,而且要看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在于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上,而且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彰显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在于营造良好的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现象呈现出普遍化、低龄化、多元化、公开化、快速化的特点.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恋爱现象会对大学生产
数学作为学科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全方位建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作为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四点粗浅的看法:  一、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乡镇初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这些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语文教材中摘录笔记教学模块的安排,对于四年级小学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耐力、意志。同时,抄写加深摘录者对于所摘录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融会贯通,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关键词:摘录;讀书笔记;课外学习;语文素养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从四年级开始,学生开始学习写摘录笔记。四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开始,在“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学写摘录笔记”,从第四单元开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