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的获取,而忽略了企业对于环境的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情况,因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今,环境安全问题在企业中的关注度逐年提高,有的企业甚至自觉承担起环境安全的责任。企业注重环境安全责任的行为,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本文从现今企业的环境安全问题、企业开展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提高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环境安全;管理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的获取,而忽略了企业对于环境的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情况,因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种类繁多的环境安全问题,企业确实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注重环境安全与环境保护。本文就从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企业可以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为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起到一定的作用。
1现今企业的环境安全问题
1.1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严重
近些年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与企业也逐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与改善。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严峻,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受到大气污染、水资源的污染、城市垃圾、水土流失、化工企业生产的废弃物的污染,以及沙尘暴等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是人类存在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与条件,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各个企业共同维护。
1.2企业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增长,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仅是注重经济效益,关注自身经济的发展,而对于资源的保护与资源的利用率方面的考虑比较欠缺。大量的资源被消耗的同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益,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的企业消耗资源数量巨大,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出现了超越其余国家的情况,而我国的资源储备量明显下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企业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将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之中。
2企业开展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建立企业环境安全制度
环境安全问题在企业中的关注度逐年提高,有的企业甚至自觉承担起环境安全的责任。企业注重环境安全责任的行为,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企业积极主动的承担环境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建立企业环境安全制度。通过环境安全制度的设立,可以促进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模式,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而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操作情况,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
2.2开展环境风险评价
在环境安全管理中,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环境安全基础设施的评价。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可以对于识别、预测与筛选潜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甄别潜在风险源,进而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制定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伴随着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的事件的频发性,环保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防控与治理环境安全事故与安全风险之上。环境风险具有危害性与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遭遇环境风险时,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企业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应该自觉的建立有关的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的制度。在实际的生产中,应该做好环境安全风险的排查与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环境安全信息,制定有效的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2.4建立企业环境安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现今的企业环境安全制度下,部分政府机构对于企业环保方面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企业自身也对有关的环境安全问题缺少有效的治理;人民群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损害情况也没有进行制止与监督。因此,最终就形成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政府、企业与社会大众对于企业的环境安全信息不了解,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企业中我们应建立与设计相应的企业环境安全信息公开制度,进而确保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性与便捷性。
2.5建立企业环境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
现今,我国企业的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的救援与应急机制不完善,存在救援物资储备不足、环境安全应急措施欠缺、救援与应急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救援与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环境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的种类与环境风险类型,充分考虑企业的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以及可以调配的救援人员,确保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有效的应对环境安全的突发事故,进而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2.6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现今的环境保护的措施,应该改变发现问题再治理的方式,而应该在企业中进行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单一的控制污染源的指标并不能真正的起到控制环境的目的,因此,就需要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从根本上确保项目生产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例如化工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上至下进行逐级的培训,推广与实施标准的内容,进而促进企业降低能耗与节约能源。企业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降低环境风险与相关费用,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3结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主要的经济载体,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着重的培养企业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理念,同时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环境安全的应急处置设施。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的力度,通过征收排污费等经济手段,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对于在环境安全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支持,促使企业在环境保护与资金投入方面加大管理与投入,进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广民.企業的环境安全问题与对策[J].陕西环境,2000,7( 4) : 28 -30.
[2]黄 玲.化学工业区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陈兴玲.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 4) : 46.
[4]高飞侠.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安全管理[J].通用机械,2011( 2) : 38 -40.
[5]蒋文燕,汤庆合,李怀正,等.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 1) :133 -138.
[6]耿永生.环境风险评价简介[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 ( 5) : 86 -91.
[7]张 峰,黄子璐,张 钧.化工危险源环境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 3) : 30.
关键词:企业;环境安全;管理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的获取,而忽略了企业对于环境的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情况,因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种类繁多的环境安全问题,企业确实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注重环境安全与环境保护。本文就从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企业可以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为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起到一定的作用。
1现今企业的环境安全问题
1.1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严重
近些年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与企业也逐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与改善。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严峻,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受到大气污染、水资源的污染、城市垃圾、水土流失、化工企业生产的废弃物的污染,以及沙尘暴等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是人类存在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与条件,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各个企业共同维护。
1.2企业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增长,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仅是注重经济效益,关注自身经济的发展,而对于资源的保护与资源的利用率方面的考虑比较欠缺。大量的资源被消耗的同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益,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的企业消耗资源数量巨大,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出现了超越其余国家的情况,而我国的资源储备量明显下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企业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将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之中。
2企业开展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建立企业环境安全制度
环境安全问题在企业中的关注度逐年提高,有的企业甚至自觉承担起环境安全的责任。企业注重环境安全责任的行为,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企业积极主动的承担环境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建立企业环境安全制度。通过环境安全制度的设立,可以促进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模式,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而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操作情况,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
2.2开展环境风险评价
在环境安全管理中,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环境安全基础设施的评价。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可以对于识别、预测与筛选潜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甄别潜在风险源,进而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制定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伴随着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的事件的频发性,环保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防控与治理环境安全事故与安全风险之上。环境风险具有危害性与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遭遇环境风险时,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企业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应该自觉的建立有关的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的制度。在实际的生产中,应该做好环境安全风险的排查与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环境安全信息,制定有效的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2.4建立企业环境安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现今的企业环境安全制度下,部分政府机构对于企业环保方面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企业自身也对有关的环境安全问题缺少有效的治理;人民群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损害情况也没有进行制止与监督。因此,最终就形成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政府、企业与社会大众对于企业的环境安全信息不了解,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企业中我们应建立与设计相应的企业环境安全信息公开制度,进而确保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性与便捷性。
2.5建立企业环境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
现今,我国企业的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的救援与应急机制不完善,存在救援物资储备不足、环境安全应急措施欠缺、救援与应急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救援与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环境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的种类与环境风险类型,充分考虑企业的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以及可以调配的救援人员,确保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有效的应对环境安全的突发事故,进而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2.6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现今的环境保护的措施,应该改变发现问题再治理的方式,而应该在企业中进行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单一的控制污染源的指标并不能真正的起到控制环境的目的,因此,就需要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从根本上确保项目生产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例如化工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上至下进行逐级的培训,推广与实施标准的内容,进而促进企业降低能耗与节约能源。企业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降低环境风险与相关费用,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3结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主要的经济载体,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着重的培养企业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理念,同时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环境安全的应急处置设施。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的力度,通过征收排污费等经济手段,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对于在环境安全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支持,促使企业在环境保护与资金投入方面加大管理与投入,进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广民.企業的环境安全问题与对策[J].陕西环境,2000,7( 4) : 28 -30.
[2]黄 玲.化学工业区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陈兴玲.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 4) : 46.
[4]高飞侠.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安全管理[J].通用机械,2011( 2) : 38 -40.
[5]蒋文燕,汤庆合,李怀正,等.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 1) :133 -138.
[6]耿永生.环境风险评价简介[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 ( 5) : 86 -91.
[7]张 峰,黄子璐,张 钧.化工危险源环境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 3)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