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集成电路专利预警报告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总件数:3434,其中发明专利2980件,实用新型专利391件,外观设计专利63件。无锡专利总件数36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外观设计专利5件。(我国专利审查程序为:发明专利从提出申请到公开需要18个月的时间,实用新型专利从提出申请到授权公告需要1年左右时间)。
  1、申请数量和趋势分析
  图1:我国集成电路专利申请情况
  图2:无锡市集成电路专利申请情况
  分析: 近五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大体上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图1),但增幅不大,从2006年626件申请量增长到2010年747件申请量,以年均4.5%的增幅递增,其中2006年到2007年申请量增幅最大,达到12.9%。参考其它制造业领域,大部分行业2007年专利申请量均有较大增幅,原因可能在于2007年相关政策的刺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8年至2009年的曲线下降可能是来源于中国专利的早期公开延迟审查,所以不能作为专利申请趋势的判定依据。无锡市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较少(图2),2006—2010五年的申请总量仅为全国申请总量的1%左右,但增幅较大,年均增幅达56.5%。
  2、专利类型分析(总量)
  分析:从集成电路专利类型来看,国内该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总量5944件,占比85%,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则占比很少,说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含量较高。而对照无锡市集成电路专利类型分布图,发现发明专利总量仅为31件,占比仅为5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技术含量较低,有待于继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加强集成电路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
  3、国省分布状况分析
  分析:根据我国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排名情况来看,排名前十位企业中无一家大陆企业,日资企业6家、台资企业1家、韩国企业1家、美国企业1家、荷兰企业1家,可见国内企业在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上与外资台资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企业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竞争上缺乏壁垒优势,阵地薄弱,还没有形成规模,技术含量也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
  无锡市在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大部分来自“创立达科技”、“五十八研究所”、“中微高科”和“友达电子”,技术分布比较零散,没有形成集中技术优势的企业。
  分析总结
  根据我国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排名情况来看,排名前十位企业中无一家大陆企业,关键技术全部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无锡市在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分布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只能说还在起步探索阶段。
  从整体申请情况趋势分析看,无锡的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仅占全国的1%左右,差距非常悬殊,且技术含量较低,发明专利占比仅为5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前景堪忧,自主研发能力比较薄弱,有待于继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加强集成电路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IC设计业仍将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一批国内IC设计企业正在积极筹划上市融资。从而极大推动国内IC设计行业的发展。在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领域,在出口恢复的拉动下,产业无疑也将呈现增长的趋势。整体来看,从2010年开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步入一轮新的成长期,但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不会再现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平稳增长将成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的主要趨势。目前来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已经渡过高速发展期,未来的发展速度将接近全球市场。
其他文献
NEC电子和美国NuCORE Technol ogy Inc.共同开发出便携式设备对应的MPEG-2编码译码器评价组件.该组件组合了由NEC电子制造的MPEG-2压缩伸长LSI"μPD61151"和由NuCORE制造的图
摘要: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抹灰施工技术应用的十分的广泛,它不仅对建筑结构有着一定的保护功能,还能对建筑结构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本文首先通过对建筑装饰抹灰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在抹灰施工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相关的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抹灰施工;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问题  0 引言  抹灰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项目之一,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施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一
摘 要: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因其绿色环保且具有原子经济性特点在不对称合成研究中应用较广。从药物化学研究来看,手性药物在与手性生物体结合中具有识别、容纳、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手性化合物的获取主要有手性拆分法、生物催化合成法和不对称合成法,其中不对称催化合成法因其选择性高而更受关注。本文将从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烯胺催化、氢键活化机理入手,利用合成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并从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来探讨其应
介绍内蒙古正镶白旗后呼和陶勒盖晚侏罗世岩浆岩侵入体(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正长花岗岩)岩性特征,及与周边岩体构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