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如何备好数学课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ema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面对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备好数学课,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笔者通过自身对新课程的学习领会,结合平时的教研工作,建议教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课.
   1. 备《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地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 要明确教材和《课标》的关系,即教材是在《课标》的指导下完成的,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之一,但并非唯一的载体. 教师更需要依据的是《课标》,而不是教材. 《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并将具体内容标准较详细地列在每“一二级主题”的表格当中,教师应该据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应像以前那样纯粹地“教教材”;应该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编排或更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更好适应本地区、本学校乃至本班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用教材”.
   2. 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依据. 能否正确地使用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教过旧教材的教师,备课时尤其要就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即注意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内容选取的增减充实,目标设计的调整修订,结构体系的更新整合,呈现方式的多元发展,信息技术的渗透反映……其中,教师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变化:其一,新教材更加突出学习数学的过程,加强了启发性、探究性、发展性;其二、新教材更加重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对数学的实际背景与实际应用的反映. 如果有条件,教师应备有其他版本的教材,以供备课时选择和利用.
   3. 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好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备学法. 《课标》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 要注重开放式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应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开展交流、讨论和合作;在教学内容上注意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创新. 应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利于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5. 备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不等于否定.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 例如,讲授法是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法,在新课程中运用时,教师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讲什么”、“怎么讲”,是过去那样的口若悬河,还是适时、有效的引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或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法.
   6. 备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程序. 教案设计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体现学生初始学情. 目标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教什么”,还可检查事后学得怎么样,因为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学的依据,而且还是教学测量和评价的依据. 重点知识是能力目标的核心,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取的必要的知识. 难点位于重点之中,是学生在本节课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重点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使每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所需的知识. 教案的基本叙述模式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为框架展开.
   7. 备开头. 一节课的导言设计得好,常常能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 创设教学情境,常从导言开始,在导言上下工夫,常常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一课时,可用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碑文来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展开对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
   数学课可以采用趣味式引入、故事式引入、设陷式引入、问题式引入、联想式引入、发现式引入、实验式引入、悬念式引入等方式.
   8. 备结尾. 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具有与导言同样的作用. 巧妙的结尾,或前呼后应,或留有余地,或引发探索……都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特别注意,课堂结尾的设计不应单纯围绕知识与技能,应多样化. 有围绕知识的:“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有围绕数学思考的:“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有围绕解决问题的:“想一想,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有围绕情感态度的:“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表现如何?你和同学们合作得怎样?”等. 教师要根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
   9. 备教后反思. 上完课,教师应及时反思. 其目的有三:其一,检查本节课的课堂效果. 所用的教法、学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何优点,什么环节需要改进,并最终形成新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二,验证实验教材和《课标》的可行性;其三,为课题收集素材.
其他文献
一般地,说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好,与说一个人有数学头脑意思差不多,归根到底是指他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我们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阐述: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素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作用与地位  从课程标准看,学生对方程已有了初步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实际问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反映出方程来自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 为加深学生对“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工具”的认识,本课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数列,游戏活动中的数字排列规律确立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分析方程解的合理性,从另一个角度加强学生对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本着“两手抓”的思路,不断完善赣通卡客服体系,一方面利用银行的网点优势,加强和银行的合作,与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开通共230多个网点
不停车收费系统对于改善高速公路拥堵、提高收费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停车收费网络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共享程度,也为信息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
免疫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伊犁地区各养禽场、养禽专业户都对禽的各种疾病进行了预防接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蔓延、流行,但免疫后依
通过对天山北坡中段典型草原围栏内外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多样性指数、根系及土壤种子库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经过2年围栏后,草地植物的盖度、产量有大幅度提
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方向,本文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视频应用需求出发,重点阐述了系统设计的视频传输及设备选型,提出了系统集成的功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