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学科,小学语文的许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语文教学的这一特性,发展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能够学会语文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自由辩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说。他通过这句话向人们阐述了学习语文知识,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将学生束缚在语文课本之上,而是应当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将语文由课堂引入生活中,使学生能够从生活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联系,使语文教学逐渐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变成一门能够培养小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语文技能的学科。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使小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
  一、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以致用
  1.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热衷于探索新鲜事物,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只能够持续三分钟,新鲜感过了,他们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低,直到慢慢的一点兴趣也没有。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学生潜藏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才能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主要是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景,通过这些情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小学生大多比较贪玩,他们的思维也多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的兴趣,往往要高于一些抽象性的事物。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设置情境。比如,在学习《石榴》这一课时,学生可能看到题目就会马上联想到又大又红的咧着嘴的石榴,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适当地组织班上学生去附近的果园参观,感受一下,挂在樹枝上的石榴与自己平时所见到的摆在水果店里的石榴有什么具体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石榴的印象,使文本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2.設置争议,让学生自由辩论
  小学生思维活跃,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变成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想使小学生的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使他们的思维活跃。
  如《争论的故事》这篇文章,蕴含丰富的哲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安排班上的学生分别扮演兄弟、老人来进行辩论,体会一下几个故事人物的感受,通过层层争论,小学生就能够明白文章中兄弟两人的可笑,明晰文章的寓意。而且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3.学会释疑与补充空白点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充分表达感情,衍生出不同的表现手法,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于有些表现手法或是表达方式,不能有效理解,难免会心生疑问。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做好释疑的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比如,学生在学习《李广射虎》的时候,可能会疑惑老虎与石头相差很大,为什么李广分辨不出来,而且晚上月色朦胧,李广又是凭借什么来断定自己射中的是一只老虎的。学生的疑问引人深思,教师在教学时,遇到这一类问题,要学会帮学生解释疑惑,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解决疑惑的意识,让他们学会去生活中寻找答案,探索知识,如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式,寻找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这样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学会向学生解释疑惑,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语文教学的空白点。比如,在学习《三顾茅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刘备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草庐拜访诸葛亮,最后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否会出现,如果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依旧不出山,刘备还会再过来拜访第四次吗?通过这些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班上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
  二、语文教学形式生活化,学以致用
  1.尽情表现,再现生活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课文内容有许多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想要理解和读懂它们并不困难,教学的难点,关键在于有许多课文的内容都带有作者思想的升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使班上的学生快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如将文章的内容在生活中还原,使学生触手可及,实实在在感受文章的感情变化。如把课文编成短剧,安排班上的学生将其表演出来。比如,在学习《小稻秧脱险记》的时候,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分别饰演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文章的情节再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文章中所描写对象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自己的情感也能得到升华,充分地理解课文知识。
  2.美文欣赏,感悟生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是美的载体,它通过语言文字,凭借巧妙的修辞手法,使人们感受并享受到美,唤醒人们潜藏在内心的美感。
  比如,在讲解《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语句优美的段落,幻想一下自己如果能够在美丽的西湖上游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通过学生的想象,西湖的美景跃然纸上,这样他们也能够较快地理解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逐渐掌握并且运用学习的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实现语文知识为生活服务,体现语文知识学习的价值。
  3.激情朗诵,表现生活
  但凡是学习过语文的人都知道,语文知识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它应用生活中的方式也是形式各异的。比如,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朗诵是语文知识的一种有效运用。朗诵能够使文章的内容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给听众以激励和鼓舞。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也有不少与演讲有关的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在班上举行小型的朗诵比赛,使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课文,体会到文章想要传达的感情。   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班上的学生分段朗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4.动手描绘,美化生活,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教学也能够和美术联系在一起,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绝非妄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内心对于诗歌的感受描绘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诗歌,还能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此外,在语文学习中,还有演讲、歌唱等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以及课文内容的差异,安排学生教学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语文知识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而不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小学生所特有的创造力、创新力与想象力。
  三、多种方式,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学以致用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的听、说、读、写更好地在生活中体现。教师可以将当前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将语文教学的最大功用发挥出来。学校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开展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例如,在校园里举行小小辩论赛、演讲会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举行一些汉字听写大会,锻炼学生写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逐渐转变自己的认识,感悟到语文教学不只是机械地教授课本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当注意强化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具体的教学中学会将生活实际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是分不开的,它的许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实际生活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引入一个较为广阔的天地中,让他们将生活实际与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上有一个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最后以较差的马赢了别人较强的马匹,这个故事被学生所熟知,但是却很少有学生会去想这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学生也弄不清楚,为什么田忌最后能赢得比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联想在生活中,自己有没有遇到与田忌类似的事情,如果自己遇到了这一类事情,自己又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引申与联想,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田忌“反败为胜”的原因,并且在今后自己遇到這样的事情时,也能够很快地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既与生活实际聯系在一起,也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学习阶段,将生活实际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争取做到将语文知识学以致用,使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不论是对当前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还是对将来学生进入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将生活实际与语文知识相联系,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增长见识。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4(7).
  [3]王光芸.电子书包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7).
  [4]张建萍.试析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方式之间的联系[J].教师,2014(11).
其他文献
一、缘起  镜头一:“昨天已布置你们去预习了,谁来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成果?”孩子们把头低下,一声不吭。“是不是又没预习?”老师很生气。孩子们无辜地望着台上的老师,不知所措。老师望着学生,只有摇头……  镜头二:“我昨天那么认真预习,可是今天课堂上竟然一点都用不上。”“每天的预习作业都是抄词语,记作者生平,真没劲!”……课外,孩子们交头接耳。  這两个镜头已折射出当前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前导学存在严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深入理解教材和浅出教学就有所体会,所以,借助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研讨课和展示课这两次教研活动,将我的体会展示给老师,让老师们也议一议、评一评我的理解。这两次研讨活动我都確立了行程问题当中的《相遇问题》作为研讨课,进行展示。通过这两次的教研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深入和浅出在教学中的真正含义。  【试教后的困惑:“钻”进去,丰富教材】  《相遇问题》是青岛版教材(六三学制)四年级
材料制作课在科学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类型的课一般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后半段,这项活动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经历材料制作全过程,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相互合作意识,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那么,科学课教材中这种类型的课,在教学实施中会有哪些困难,教师采用什么应对策略,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以《用纸造一座桥》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用纸造一座桥》是六年级上册科
摘 要: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小学低段的重要读物,越来越多的教師注意到绘本的价值并在课堂中运用,然而运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从绘本教学目标出发,探索合适的课堂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段;绘本教学;目标;误区  绘本指的是图文并茂的一类书,它兼具图画的直观和文字的隽永。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世界图绘》被认为是绘本的发轫之作,几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关注到这种创作形式,进行
摘 要:现代教育的今天,更加提倡乐学、趣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快乐地获取知识技能。要想搞好音乐教学,首先就得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音乐教学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激趣;音乐课堂;《走进音乐世界》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现代教育的今天,更加提倡乐学、趣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母语,指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做到不仅“学文”,而且“得
摘 要: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爱孩子——给孩子成长撑起一把温馨、和蔼的保护伞,让孩子在老师爱的护慰下建立自信、进取、健全的人格,得到自由和谐的成长与发展;爱工作——树立幼儿教师专业的理念、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理念、幼儿教师专业终身学习的理念。富有爱的幼儿园教师一定是孩子的陪伴者、氛围的营造者、情景的创设者!富于爱的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还必须坚定幼儿园教师是一个专业,一个“学习”的专业,一个“终身学习”
摘 要:展示是体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平台,同时也是教师发现学生不足,指正学生错误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展示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的状况。面对如此窘境,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课堂教学实际,浅显地阐述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踊跃展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探究;小学
摘 要:在进行小学德育日常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常采用以理服人的方式来对待学生,通过给学生讲道理、做榜样、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同时也让学生认为自己确实应该这样做,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理”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给学生进行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  关键词:以理服人;班主任;德育教育  在进
作业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所学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作业应该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为学生的练而设计,力求凸显以下“四性”。  一、因材施教,凸显层次性  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也不能忽略优秀生。作业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可以设计以下四种层次的习题。  1.基础题。针对本节课(或一个单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