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转型中国乡村社会的新视角——读懂《后乡土中国》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把握乡村发展的未来方向,是乡村社会研究或农村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6。由此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概括为"乡土社会",即"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也就是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或不同于"法理社会"的"礼俗社会"[1]9。乡土中国一直是理解和分析中
其他文献
当前,品牌建设成为高职院校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的现实需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施"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师资队伍、学生
依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对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相关职业进行梳理分析,对职业工种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提炼,按照工作难易复杂程度进行技能等级排序,根据技能等级层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