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脑科学 探索新天地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觉则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人类出现的重要标志,直立行走使远古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加速了大脑进化的进程,并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眼睛、大脑、手等一系列神经、骨骼、肌肉等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因此,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也成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类的视觉究竟是如何引导手部完成动作的?大脑究竟又是如何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命令”下达到手部的呢?这些成为相关领域科研学者一直思索的难题。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后,国际上关于人类脑机接口的研究已经涌现,人工智能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在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就明确指出要“以脑认知原理为主体,以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重大疾病诊治为两翼,搭建关键技术平台,抢占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而这也成为新时期下我国科技工作者神圣而艰巨的使命。
  “大腦本身进化得非常完美,现有的结构刚好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这一点就让我觉得非常有魅力。”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娟在采访中回答道。正因如此,原本在数学专业学习的她在研究生阶段时选择了心理与认知科学,开始对感知与动作的神经机制、感知与动作训练以及大脑的可塑性等系列问题展开深入学习与探索。多年以来,她从未停下求知的脚步,不断拓展着研究方向,试图将认知大脑领域的迷雾层层拨开。
  科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人的生命力,使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与其相伴一生是一种幸运,“80后”陈娟就是一位幸运儿,她与心理学的结缘正是源于对其浓烈的兴趣。
  大学时,陈娟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4年中,在这所百年学府里,敏而好学的陈娟认真学习了基础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专业课,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直到现在她都很感激当时专业课老师们的悉心教导。
  虽然学校当时对于学生的培养已不单单是师范方向,也有面向科学研究的培养,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还是会去当数学老师。然而,这对陈娟来讲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当时我并不想当数学老师,正好我的室友辅修了心理学,平时聊天时她常常会和我们说一些关于记忆、人类智力的话题。在空闲的时候我也常去旁听心理学的课程,尤其对认知科学特别感兴趣,很想去深入了解人类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等。”谈及为何会选择心理学时,陈娟坦言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本科时旁听的心理学课程使陈娟日后从事心理学领域的探索成为可能。在大三备考研究生时,考虑到脑科学常常设置在心理学院里,陈娟报考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当时我考的分数并不是那么高,正好方方教授想要一个数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所以就录取了我,这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吧。”陈娟谦虚地回答说。
  在方教授的指导下,陈娟正式踏上了认知科学的科研之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是目前国内第一个进入ESI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院系,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理学院一直位列大陆高校心理学院/系的榜首。身处一流的视觉与脑成像实验室,在5年的学习中,陈娟得以深入学习研究视知觉、意识、注意和它们的认知神经机制,展开了物体识别领域的研究。同时作为方教授的第一名博士生,方教授的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陈娟。尤其是他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陈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严师出高徒,凭借方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陈娟对科研的执着热爱,博士期间的陈娟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就是对她辛勤付出的肯定,陈娟也为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科研探索永无止境,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拓展研究领域,开阔研究思路,在方教授的推荐下,博士毕业后陈娟选择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脑与精神研究所,跟随Melvyn Goodale教授和Jody Culham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Goodale教授是视觉双通路理论的提出者,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及英国皇家学会院士;Culham教授是国际上首次实现用磁共振扫描仪(MRI)研究真实动作的科学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Goodale教授和Culham教授的感知与动作实验室是世界上能用fMRI技术研究动作的几个实验室之一,拥有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还配备有硬件工程师以及加工车间。能够跟随业内名师学习让陈娟受益匪浅。
  在将近6年时间里,陈娟跟随两位教授在视觉信息引导动作的研究领域展开了深入学习与研究。博士后期间,陈娟不仅参加了两位教授领导的多个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委员会的关于人类动作的研究项目,还参与了加拿大与德国合作的“The Brain in Action”项目。期间她以主要负责人身份完成了多项动作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历不仅开拓了陈娟的视野,也使她更加明白了开放合作的重要性,“Goodale教授的合作者遍布世界各地,他的学生们可以同时参与好几个研究项目,这样学的东西确实也比较多”。
  有人说科研之路太艰辛,但在陈娟看来,能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从事自己最喜爱的心理学研究是一种幸福。“我觉得做科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可以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进步,去接触大量的新的事物。就像刑警破案一样,总是能透过一些蛛丝马迹去寻找事情的真相。一旦有了大胆的猜想,就去收集数据,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它的结果究竟是什么,这应该就是科研本身的魅力所在。”采访中陈娟对于科研的喜爱溢于言表。
  科研要与应用需求结合
  “我希望能将自己的研究与应用层面的一些需求相结合,科研还是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陈娟坦言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能够开展更具应用价值的研究,陈娟积极和相关领域的医学团队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团队合作,如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视觉与动作团队等,她希望用自己的研究帮助有需要的人。2019年陈娟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眼科与视觉科学学院和加拿大劳里埃大学运动障碍与康复研究中心访问学习。另外,陈娟还和上海硅步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了密切合作,希望将自己的研究应用到机器手臂和灵巧手的开发上。
  依托优质平台攀登科研高峰
  2018年9月,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的陈娟加入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与北京大学心理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被并列评为A 。此外,2017年10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正式挂牌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九脑科疾病与康复医院”,成为华南师范大学的首家附属医院。
  “与三九脑科医院的合作能为科研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基于临床实践的科學问题,为我们开展一些病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而且早些年学校就投入经费2000万元购置了3T核磁共振系统,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平台。这也是学校最吸引我的地方。”采访中陈娟详细介绍说。
  “目前,我的团队有1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今后我想建设一支包含多种学科背景的科研团队,目前除了心理学背景外,我们实验室还有机械工程等工科背景的。尤其是我的研究方向特别需要一些具有比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人才,而且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彼此促进。”陈娟解释道。
  科研贵在创新,但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思维逻辑的缜密和科学推理的严密。作为导师的陈娟很希望培养学生们具备这种能力。“我觉得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可能是更重要的,老师布置课题以后,学生们需要自己去查阅相关的文献材料,并不断地思考、总结,跳出原有的思路。”陈娟坦言道。
  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作为科研工作者更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平时的科研学习中,陈娟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多掌握一些科研方法,以便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迁移能力,让他们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立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陈娟更希望能够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科研品味,找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并一步一步地将其解决。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认知学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但陈娟有信心继续走下去。现阶段她将继续加强团队培养,完善设备建设,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与医院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希望能在立足基础研究的同时把研究往应用上去推广,将认知学的理论更多地应用于机器人开发等方面。”陈娟憧憬道。
其他文献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深入推进“三评”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过去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认识一般停留在知识点小结、查漏补缺、题型训练上。新课程背景下,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当把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提取”“整理”“应用”是整理与复习的主要环节。从教学流程的角度看,“提取”是学生从脑中调用所要整理的知识,“整理”是对提取出来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提炼等系统化处理,“应用”则是对整理结果的综合运用。从思维的角度看,“提取”
各位院士,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凝心聚智,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或许对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使他们的毕业季或多或少会被涂上“遗憾”的色彩,可能没了毕业晚会、没了集体毕业照、没了最后的散伙饭??  很多高校最终选择了史无前例的“云毕业”。“云毕业”是特殊时期的迫不得已,是考验,亦是磨练。“云毕业照”“云告别”“云答辩”“云面试”……今年的毕业季,因疫情而显得更加难忘。特别的毕业季,也许还来不及好好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黄文团队首次鉴定并克隆出调控香菇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产生的关键基因Csl,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揮发性有机硫化物是香菇的主要香味成分,通常能影响香菇整体的芳香,是香菇最重要的香味来源。通过计算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对基因Csl编码的蛋白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编码蛋白是一种新的半胱氨酸脱硫酶,体外重构酶活试验发现,基因Csl可影响香菇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产生。因此,开展香
在有机化学学科中,元素有机化学领域一直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一方重地,而含氟有机化合物作为广泛用于制备含氟药物、农药、功能材料的重要合成物质,更是元素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研究中,含氟基团修饰虽然成为发现药物的重要策略,但由于其反应条件苛刻且效率低,以致探索高效的将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的反应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应此时境,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及东华大学教授卿凤翎及
散裂中子源首台合作谱仪成功出束  1月26日8时39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多物理谱仪成功出束,中子束流与预期相符。多物理谱仪是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也是CSNS第一台合作谱仪。该谱仪的成功出束标志着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的设备研制与安装成功。  中子谱仪是利用中子探测物质微观结构与运动的实验装置。CSNS共规划了20台谱仪,包括目前
在光通信领域,实现光场在集成光路中单向导通是极其困难。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两个具有不同啁啾系数的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以及一段均匀的光纤光栅,设计出一种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非互易性光纤光栅,并利用脉冲诱导的非线性,使一个带边入射的皮秒脉冲形成布拉格孤子,实现了一个皮秒光脉冲在不同光功率下分别完成单向导通以及反向击穿的功能。不仅如此,由于带边色散效应,这个光脉冲具有非常慢的群速度,仅有光速3%
改变,发生自这一个十年。  作为物理力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复杂流体研究的突破也刻下了耀眼的“中国坐标”。物理与力学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理论与创新实验手段结合,研究成果未来将有可能解密红细胞聚集、血栓形成的起因;开拓在废水处理、江河泥沙沉积、泥石流预防等方面的解决途径;揭示纳米材料,晶体生长的奥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这个新兴交叉学科的高歌猛进,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位80后的研究员——徐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发展亟待深化。探索未知、勇攀高峰是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和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我国科技发展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转变的历史关头,在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向全体院士发出如下倡议:  立足科学前沿,探索学科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