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中骨痛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最近的治疗进展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翻了一倍,但是骨髓瘤仍然是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已证实有多种途径和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因子参与了MM骨病的发生与恶化.其中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骨保护素系统、泛素-蛋白酶体途径、Wnt信号途径和骨髓微环境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MM骨病的发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膜性肾病为成人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病因,根据继发性因素的有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与继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因其无明确继发因素、病情迁延、预后差异较大等临床特点而
心脏纤维化不仅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心脏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等恶性心脏病的诱因.在心脏纤维化的发
血小板反应蛋白(TSP) 1/2是血管化有效的内源性抑制因子,通过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并促其凋亡,其作用靶点为CD36、CD47和整合素.而CD36和β整合素
痫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慢性脑部病变,具有反复性、短暂性、发作性等特点,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之一.癫痫发作可诱发儿童睡眠结构改变并引起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可诱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生殖系统常见的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随着检测技术及免疫学的发展,与子宫内
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体内功能最强,唯一能活化初始T细胞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启动、调控和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活化的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在生
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研究肝细胞分化分子机制、肝病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且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新药开发、体外研究
光动力疗法应用于人类肿瘤研究已有30年历史,随着一些光敏剂具有的声敏性被发现,声动力疗法便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通过在声光领域对光动力疗法和声动力疗法杀伤肿瘤细胞
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是导致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血行播散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肺癌转移和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伴随靶向治疗的进展,对于无法取得肺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种血液病的急危重症,其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较差等临床特点.导致HLH的原因众多,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相关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