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国内外存在多种多样以研究教学规律为对象的理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论(简称哲学取向教学论),二是以科学心理学和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论(简称科学取向教学论)。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应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哲学取向的教学论更具有一般性和原则性,用其去指导一线教师的具体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是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构建出来的一套概念严密,教学原则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理论。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学”习有独立过程,“教”无独立过程,因为“教”只是有效学习的条件之一;教学这个外部条件的创设,必须针对内部条件,引发内部条件变化,教学才会有效;学习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既有相同的过程和条件,也有特殊的过程和条件;学习是个过程,学习结果指向的是能力,所以学习是个形成能力的过程。学习过程要遵循能力培养规律,即要有一个系统训练的过程。
  能力及其培养规律
  能力一词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有一种定义认为能力是指个体在发展中形成的作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智商)大部分是天生的,难以受后天的教育影响而改变,传统上使用的就是这个能力概念。那些认为“能力”重要、知识不重要的说辞,所依据的都是这个能力概念。还有一个能力概念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能力,也有学者称之为“学力”。在科学心理学的教学研究中,学习的结果的研究要尽量排除或控制先天能力(主要是智商)的影响。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基于这个概念上的能力定义,即能力是排除先天因素而由后天教育影响而习得的结果。
  能力与课程体系设置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习得能力和情感价值。由能力的习得规律可知,能力形成要有两个阶段:学得知识即概念和规则,反复运用规则办事习得能力。因此,有效的课程设置就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课程。例如,课程体系好比一棵大树,学生能力是果;实践课程是花;学科课程是干;学习状态培养(行为习惯)课程是根。根要发达,干要粗壮,花要繁茂,果要丰厚。
  学习能力与课堂效率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探索、优化、提升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形成并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的时间越多,学习就会越好。但是上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和学生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课堂时间做到学懂、学会和多学?第一,分配的时间,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科教学的时间,由课表决定;第二,教学时间是指完成常规管理任务(如记录考勤、处理课堂行为等)之后所剩下的用于教学的时间;第三,投入的时间,学生专注功课的时间, 其中包括因学习内容不适合而浪费的时间;第四,有效学习的时间,指学生用于有意义的和适当的学习内容所花的时间。
  认知心理学理论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经验一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界定字数虽不多,但意义深刻,至少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由经验引起的”,二是“相对持久的变化”,三是“能力或倾向”。能力或倾向都是学习者内部的因素。学习是学习者内部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体现在学习者外在的表现上,可以说,学习者外在表现的变化提供了一个了解能力或倾向变化的窗口。而这种外在表现的变化也必须是相对持久的,才能用来测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纵观历史,教与学的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已经存在,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化而发展。但,不管如何发展变化,“学”始终是主体、主因,“教”始终是学的外部条件。教学这个外部条件的创设,必须针对内部条件,引发内部条件变化,教学才会有效。教师的教学活动要直指学生的学的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动作都要旗帜鲜明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服务,并在整个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诊断补偿和反馈矫正,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解释,从而引发学生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南口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青霉素V钾片联合穿黄清热胶囊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7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所有患儿按照不同的
水稻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水稻生产水平提岀了新的要求,水稻种植者应不断提高栽培和管理水平,以促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消费主义由此产生并对媒介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媒介传播
智能教学系统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知识库有限且难以扩充,知识图谱则能够为智能教学系统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和利用手段。文章提出一种面向语言智能教学系统的领域知识图谱构
基于中国南方水稻主产区731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程度受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
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一如既往地体现了“关注热点”的学科特色和“稳中求变”的江苏特点,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从客观题来看,大多数试题能运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坚持能力立意,考查了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客观题第9题和第12题关于企业的考查却值得商榷,无论是选项设置的科学性还是考查的角
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应该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笔者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对导学案有了一定的理解。导学案和以前使用的教学案虽然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但两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