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中国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遥感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SSQWY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是全球及区域生态环境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2000~2017年250 m分辨率的MODIS-EVI长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并辅以趋势分析、去趋势标准差、Hurst指数方法定量估算中国自2000年来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并从省域尺度分析中国植被覆盖度近18 a以及未来趋势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中国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速率为0.09%/a(P<0.01),平均植被覆盖度为44.63%,空间分布格局上整体呈现"
其他文献
湖泊等水体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大都基于统计数据和原位测量数据,存在周期过长和时效性差等问题,难以实现大范围、连续地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高时空分辨率的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可能。在总结现有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中指标SDG 6.3.2(
丁香是我国北方各省区主要的园林绿化树木之一,有着独特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不同品种丁香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比较,揭示其光合作用的
轨道交通布局是优化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推动力,也将加速城市空间更新.研究采用多源数据信息的内业解译与外业调研相结合的空间判定方案,基于城市空间的规模特征、职能
搭载多个遥感应用载荷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TG-2)于2016年9月发射,其中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共设置12个观测通道(565~910 nm),是国内首个应用于空间探测的多角度偏振仪器。该仪器的数据质量对气溶胶和云的光学、微物理特性参数的精确反演至关重要,而高精度的影像地理定位是观测数据得以定量应用的基础。根据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光学几何设计参数和航天器的姿态信息,基于参数法建立了影像观测像元与地面空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