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课堂中如何使用绘图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pe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图法是地理教学方法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灵活运用绘图法,可以让地理知识更直观更生动,学生接受度高,学生多运用绘图法可以提高自己的空间思维,锻炼绘图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绘图法;等高线
  中图分类号:Q-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74-01
  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地理课的灵魂。一些知识如:等高线、地球的运动、大气运动、经纬网、季风气候等等是非常抽象的,也许老师绞尽脑汁的去分析,学生还是如坠云雾,找不着北。弥补自身整体的知识量不足,理解知识不快的缺陷。
  一、教师灵活使用绘图法
  (一)采用简笔画,提高地理课堂的直观能力
  东南亚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这部分内容教师可设计为一个隆起手掌为图来解析,手背为高原,手指为山脉,指缝为河谷,我国的云贵高原向四周流开,流入手指缝,形成湄公河、湄南河、红河等,从而引出山河相间、上游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形成农业生产的冲击平原。还有,与学生制作一个由赤道、南北回归线、地轴、昼夜分界线构成的白天黑夜的地球——红色平行太阳入射光线,两图订在一起,并且是活动的,通过转动太阳入射光线的位置,清晰呈现由于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地球的四季。
  (二)多媒体演示与绘图法结合
  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老师讲解抽象概念的局限,把原本抽象的概念用动态的过程表现出来,教师用多媒体为辅助,用动态画图演示,效率更高更快。学习亚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中的“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的知识点时,笔者把“亚洲河流分布”的地形图展示在白板上,其中的每条河流都动态出现一个指向河流流入海洋的箭头,学生一目了然,总结出亚洲河流呈放射状。然后提问“为何会出现此放射状?”答:“亚洲地形中间高,四周低。”
  学习我国的地势时,笔者把中国地势画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图,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三)实物演示与绘图法的结合
  制作乒乓求地球仪,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简易的地球仪。标出赤道、南极、北极和将球分成12等份,画上平滑的经线。再看着自己的作品把它画下来,即化成南北正立的平面图,两个作业。每一个认真完成作品的孩子都会较容易地看到: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方向由南向北,(这个知识点是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和记住的,而画下来的平面图的经线看起来并不是相等的。)纬线的长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长度变小。破除平面图的空间思维局限,把立体转化为平面。而且是亲自动手,印象深刻。
  二、课堂上培养学生绘图的习惯与能力
  (一)学生课堂上展示绘画能力
  运用地理略图,掌握地理事物。例如:在《中国的地形》那节课中,教师先把中国轮廓展示在白板上,用红色笔画出主要山脉,然后让学生轮流在白板上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名称。最后让学生找出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等特征。总之,通过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全身心参与,全体学生参与比老师一个人在说要气氛活跃主动得多,当然就更多人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减少边缘学生。
  (二)学生熟练运用绘图法
  如現阶段笔者正在上到的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气候基本规律》,笔者要求学生能随手能画出中国的轮廓,并把“中国温度带”“中国气候类型”“中国干湿地区分布”三图快速的在课堂上速写出来。其实在多媒体上也可直接的显示出这三幅图,但若是老师在上面讲这是什么区,那是什么区,可能记起来会很枯燥,而学生一边快速地画对比“中国的降水图”,和“干湿地区”推断出,由降水的多少影响决定其干湿地区分布,当然蒸发量也是个关键。“中国温度带”“中国气候类型”两图的相似度高,通过课堂随笔画,记忆深刻明了。以图为基础,用空间对比清晰的地图速写,让学生自己把地图印进大脑里。学生也慢慢养成地理学习中用图的习惯。
  三、解决学生遇到的绘图困难
  农村初中生绘图水平较差,要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绘图的准确、快速、目的明了的能力,就要靠老师平时的课堂展示,和平时的多练习了。笔者的平时作业中,经常有画地理图的作业,比如,七年级的《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自传的方向》《地球五带》,八年级《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两图合一)还有前面说到的《中国温度带》《中国气候类型》我都作为课后或课堂作业,而且笔者每次都读分数出来,表扬画图正确、美观的同学,对画图有困难的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使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建立自我动手绘图的信心,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由此可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地理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地理课堂教学绘图,让感觉迷乱的地图,在学生手中变成一条条清晰的线,一个个明朗的图,使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学生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和学习环境中感官受到多样刺激,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在对比语文学科、物理与化学学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教学问题、展现数学教学价值、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笔者认为,我们更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学会“质疑”“思考”,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培养智慧型的学习者,才能在拓展数学专业领域、解决生活发展中的问题方面发挥出价值。  关键词 初中数
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词汇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始终有兴趣去识记单词而不觉得枯燥,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教无定法”。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中词汇反映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快、记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模式,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因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大脑,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基于此,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教学非常重要,可以突出重点,对实现英语词汇量的扩充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展开研究,希望广大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达到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摘 要 数学这门学科不但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作为一名专业的数学教学人员,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其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够忽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则是就如何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自主阅读教学,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
摘 要 随着幼儿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德育素养,需要教师提高工作认识,有效地将德育知识渗透到教学课堂,以此才能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基于工作实践,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积极分析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幼儿教学;德育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B0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43-01  为了提高幼儿教学水平,让德育的
摘 要 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论述,给出了几点建议,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70-01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没能掌握老师讲
摘 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学前儿童做起,学前儿童正处于学习和记忆的黄金时段,若能给予良好、正向的经典文化的教育,不仅仅能开拓幼儿的视野和思维,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学前儿童诵读经典作品的启蒙价值,以及诵读的方法论做基本的阐述。  关键词 学前儿童;诵读经典;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
摘 要 初中生学习化学学科的时间较短,也很难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内容。这时,初中化学教师就要积极地找寻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整理以及归纳化学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九年级复习阶段可以高效地学习。这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比较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化学;有效性复习;九年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67-01  初三化学复习阶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化学学科特色,本文提出了“四有”化学课堂新样态,即 “有声”、“有色”、“有情”、“有艺”的化学新课堂,从4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开展教学过程。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新样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49-03  为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