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诵读传统经典的启蒙价值和学习方法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学前儿童做起,学前儿童正处于学习和记忆的黄金时段,若能给予良好、正向的经典文化的教育,不仅仅能开拓幼儿的视野和思维,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学前儿童诵读经典作品的启蒙价值,以及诵读的方法论做基本的阐述。
  关键词 学前儿童;诵读经典;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31-01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在幼儿阶段学习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启蒙教育,意义重大。
  一、幼儿诵读概念界定
  “本民族传统而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具体就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经过社会变迁和历史洗刷所沉淀下来的优秀的正面而积极的作品。诵读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在蒋庆先生的说文解字中提到,“读,诵书也”,“读”的本义是背诵朗读的意思,后又引申为“阅读而理解”。
  二、开展经典诵读的原因和启蒙价值
  本人在幼儿园的实践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幼儿园西化现象非常明显,西方节日在幼儿园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无人问津。甚至在一些优秀的幼儿园中也不能避免这个现象。蒙学经典对于幼儿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用能力,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模仿性极强,蒙学经典用语优美,意味深长。幼儿此时能够阅读有益的经典,不但能够发展幼儿敏捷的思维,而且还能够为将来语言学习打下终生的良好基础。
  2.塑造幼儿良好的人格和品德。蒙学经典往往包含了道德标准和行为礼仪。“子欲养而亲不待”“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告诫幼儿要孝敬父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领略中华文化之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世界上独特的语言有它自身的魅力所在。幼儿在接触经典的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意境和语言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价值。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蒙学经典的分析,以文献法梳理和分析国内学前儿童诵读的实际情况和主要代表学者的理论看法,分析学前儿童经典诵读的启蒙价值所在和如何诵读的方法论。
  四、“读”与“不读”
  学前儿童诵读中华经典作品的运动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其中以著名国学领域研究家王财贵教授为主要代表人物。他倡导“父母与子同背经典”“学而后理解”,曾一度掀起“读经热”的狂潮。但也有不少学者持相对意见。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认为机械的“填牛记忆”,是以成人为主体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读经与中国文化的复兴》一文中,蒋庆先生明确提到“儿童理性尚未发展成熟,需得圣人教化”。曹禺、冰心、赵朴初等九位政协委员在1995年发表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这几位文学大师无一不表达了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切担忧。中华民族之悠久世所罕见,文化之河却面临干涸的危险,如此庞大的文化遗产却无后继之人。
  但是21世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与中华古代祖先所生活的社会大大发生了改变,所以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学前儿童诵读经典是“教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育者以就之”。
  笔者认为读经对于学前儿童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经典诵读内容谨慎地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对经典进行全面地整理。
  五、诵读的方法论
  學前儿童如何去诵读经典作品也是值得研究的。在幼儿园的实践过程中,根据语言活动本身的学习方法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确定了以下几个诵读方法。
  (一)基本诵读法
  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耳到”,中华经典往往讲求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学前幼儿可以开展基本的诵读活动。
  (二)游戏互动法
  将经典诵读融入到游戏当中去,更加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做到了在游戏中学习。
  (三)环境创设法
  在幼儿园区域中通过文字、符号、图片等材料的创设,对幼儿认知施加一定的影响。可以提供包括绘本、拼图、画册和各类幼儿阅读的书籍。提供各类书籍给幼儿阅读,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四)直观感受法
  在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画面、声音和动画效果充分融合在一起。通过动画短片的方式可以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黄波.“读经热”的冷思考[J].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版),2002(10).
  [2]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胡晓明编著.读经:启蒙还是蒙昧?——来自民间的声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拼读法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已经被大多数教师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自然拼读法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广泛的教学方法,指运用拼读的方法将课本中的单词进行拼写,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不仅如此,自然拼读法能够纠正小学生的单词发音,保证读音准确进而提高其英语朗读能力。  关键词 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拼读教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角色的改变,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班主任工作就更难,以至于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然而,本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还是可以干,并且可以干好。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几点建议,望能给广大同仁帮助。  关键词 爱心;细心;耐心;勤快;协调  中图分类号:F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46-01  管理小
摘 要 时常听一线教师谈作文指导很难,一到作文辅导环节就头疼的不行。仔细分析个中原因,是教师在指导中不注意辅导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一听“作文”就头疼,当然也无法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学生作文指导的方法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关键词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运用;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2
摘 要 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在对比语文学科、物理与化学学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教学问题、展现数学教学价值、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笔者认为,我们更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学会“质疑”“思考”,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培养智慧型的学习者,才能在拓展数学专业领域、解决生活发展中的问题方面发挥出价值。  关键词 初中数
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词汇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始终有兴趣去识记单词而不觉得枯燥,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教无定法”。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中词汇反映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快、记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模式,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因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大脑,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基于此,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英语教学非常重要,可以突出重点,对实现英语词汇量的扩充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展开研究,希望广大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达到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摘 要 数学这门学科不但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作为一名专业的数学教学人员,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其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够忽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则是就如何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自主阅读教学,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
摘 要 随着幼儿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德育素养,需要教师提高工作认识,有效地将德育知识渗透到教学课堂,以此才能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基于工作实践,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积极分析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幼儿教学;德育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B0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043-01  为了提高幼儿教学水平,让德育的
摘 要 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论述,给出了几点建议,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70-01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没能掌握老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