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片呛气管 老少需当心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王大爷今年75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都要吃一大把药。一天,吃完晚饭没多久,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准备吃药。可正当王大爷把一大把药吞下去时,隔壁张大妈走了进来,王大爷急忙跟张大妈打招呼:“张大……”,刚一张口,1粒药片“溜”进了喉咙,接着就是一阵剧烈呛咳,原来药片呛入了气管。只见王大爷脸面涨得通红,咳得泪水直流,旁边的张大妈拼命给他捶背,经过一阵剧烈的咳嗽后,一粒药片终于被咳了出来。王大爷这才缓过气来。
  口服药片或药水是常用的给药途径,广泛用于老人、小孩。生活中常常发生在服用药片或药水时不小心呛入气管的事例,可引起剧烈呛咳和呼吸困难,有些人因此不得不去医院急诊,有些人甚至因此窒息死亡。老人、小孩在服用药片或药水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什么情况下险情最易发生?
  
  人体中,消化道和呼吸道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咽喉部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通道,喉的上方附着一片形似槐树叶状的会厌软骨。正常吞咽时,会厌软骨关闭,以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并让食物进入食管;呼吸时,会厌软骨开放,使空气进入气管。老年人由于保护性反射功能减退,若在服用药片时注意力不集中、吞咽动作过快或边说话边服药,会厌软骨来不及关闭,药片容易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而小儿由于喉部保护性反射功能还未发育成熟,若小孩哭闹、惊恐,被家长采用捏鼻硬灌服药,这时小孩反复深吸气,会厌软骨来不及关闭,药物、药水容易呛入气管。
  在药物进入气管前,由于声门的保护性作用,药物被阻于声门部,导致剧烈咳嗽。如果这时再接着一次深呼吸,药物就会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立即产生呛咳。更严重的是,呛咳会使药物不断撞击声门和气管,使声门和气管发生痉挛,造成呼吸道堵塞,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小儿由于气道狭小,药物呛入气管时更易发生气道痉挛、堵塞,导致窒息。
  
  如何避免药片呛入气管?
  
  为避免药片呛入气管,老年人在服药时要注意以下4点:
  1 服药时。最好每片药物分别吞服,每服一片药都要用温开水送服,千万不要像王大爷那样,把一大把药片同时放入口中。
  2 服药时要集中注意力_不要一心多用,特别不要边吞药片边讲话。
  3 药片不要干吞,一定要用温开水送服。
  4 有些药片过大,老年人吞咽有困难,可咨询医生后,把药片研碎冲服。
  给婴幼儿服药时,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 婴幼儿还不会吞服片剂或丸剂时。可将药物研细后溶于水,制成汤药给小儿喂服。可以加点糖或蜂蜜,用奶瓶或小汤勺喂药。喂药时,抱起小儿,让小儿侧身,将调好的药物用勺从孩子的一侧嘴角慢慢喂进,还可以用勺轻压—下小儿的舌头,以便于吞咽。
  2 稍懂事的儿童,最好要晓之以理,争取主动配合。千万不要采取捏鼻硬灌的方法,强行粗暴地把药片送入小儿口内。在给小儿喂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以免药物呛入气管。
  
  紧急救助家人能做什么?
  
  一旦在服药时发生剧烈咳嗽,要立即停止服药,缓慢呼吸,旁边的人要用力拍打其背部,直至药片被咳出,咳嗽缓解。婴幼儿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拍其背部。
  如病人由于剧烈呛咳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发出“吼吼……”声,可能药片粘在声门,引发喉痉挛,此时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青白等缺氧症状,病人情况危急,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这时旁边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并在等待急救车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急救措施:
  迅速将病人平放,托起下巴,用力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其将堵在声门的药物吹入气管,缓解喉痉挛,使气流通畅,缓解缺氧状况;或者扶住病人使其坐直,然后用力拍打背部,借助震动使药物滑入气管,缓解窒息,为抢救创造时机。
  有时一阵呛咳后,并没有咳出药片,却很快平静下来,这可能是药片进入支气管内了。进入支气管的药片可能会被溶解,不留下后遗症,但有些不易溶解的药片容易刺激支气管黏膜、阻塞支气管口,引起支气管发炎、吸入性肺炎、肺叶不张等情况,应尽早去医院处理。
其他文献
异维A酸可致严重皮肤损害    异维A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在全球已上市20余年,主要用于治疗痤疮及角化异常性疾病,包括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2010年2月,加拿大卫生部提醒医生和公众要注意异维A酸的严重皮肤损害。2010年3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对异维A酸的严重皮肤损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证实,多形性红斑是这些严重皮肤反应中最常见的皮肤损伤。  从2004年1月至2010年7月,我国药品不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居民疾病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肥胖发生率逐年增加。无论在哪里,都有可能遇到体态臃肿、行动不便的肥胖者。这与食物摄入远远超过机体消耗有密切关系。其中,油脂摄入过量是一大原因。  当然,人们的饮食生活和健康都离不开油脂。油脂不仅可以烹调美味佳肴,而且能给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科学合理地摄取食用油,才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其相对应的女性生殖器官为卵巢。睾丸主要作用为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即睾酮)等;卵巢的主要作用为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等。相比较女性的性器官卵巢,男性性器官睾丸潜力比较大,不像卵巢那样容易发生萎缩、退化和功能衰退。历史上有记载:一位瑞典男性在85岁结婚后还生了8个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睾丸功能渐渐减退,其分泌的睾酮水平会因此而下降。根据目前的统计,有相当比例的60岁以上男
李女士32岁,4年前行人流术后患急性盆腔炎。经治疗后症状改善,但此后每遇情志不畅、劳累或进食辛辣之品,即觉胸胁及下腹胀痛,行经前后或性交后腰骶部酸胀不适,神疲乏力,白带量多、色黄、粘稠反复发作。  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右侧附件区实性包块、盆腔积液)。在中药煎服、盆腔封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加用大青盐(非食用盐,中药店有售)局部热敷:取大青盐1000克,炒热后局部热敷下
传统上,人们对疾病的病因研究,多偏重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医学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深刻影响。同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加剧,也使行为因素引起的行为异常疾病迅速上升。如精神心理疾患目前已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20%,居首位。  那么,性格行为与疾病
我们常说健康生活要控油,但这并不等于不吃油,更没有必要对油敬而远之。油脂作为人体的三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之一,其生理功能不可小觑。  油脂的5大作用  供给能量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占人体摄入食物总能量的20%~30%是由脂类供给的,脂类在体内常处于分解(供能)与合成(储能)的动态平衡中。  供给必需脂肪酸油脂中含有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具有促进胆固醇和脂质的代谢、保护皮肤免受紫
生活实例    南先生38岁了,前不久有过一次婚外性行为。因为担心自己感染上性病,他至今不敢和妻子有性生活。他听说性病都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最近,他又感到头痛、心悸,干什么都没有心情,就是担心有一天会检查出病。他到医院去检查过,医生说他没有病,可他就是不相信,因为他感觉有症状,经常感觉阴部不舒服,发现尿的颜色也不对。他非常急切想知道,这病应该怎么处理?    事例分析    南先生不是患了性病,而
专家简介:   陈学福,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同时担任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慢性乙肝是可控却难治的慢性疾病。慢性乙肝患者的全程管理是规范治疗的需要。在抗病毒治疗中,患者能否与医生形成良好互动,做到“听医生的话”(临床用语可表述为“依
目前,在临床上,多数大肠癌被发现时已届中晚期,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及早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至关重要。下面,列举防范大肠癌的3项措施,以提醒高危人群警惕大肠癌的偷袭。  措施一 高危人群时刻提高警惕  谈到大肠癌的预防,从政府及医疗机构层面上来说,希望普通人群都进行大肠肿瘤的筛查,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减少病死率。然而,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尚难以做到全体国民“筛查”。但针对高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一些著名的中药方剂,如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等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现代中医药学研究发现,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氧化应激、降压等作用。而以黄芪为原料制成的各种中成药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使无数患者受益。    效果较显著    黄芪在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治疗中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