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思政课新课标下的体验式学习模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完善,促使高中思政教育工作也要作出改变。因此,广大高中思政教师理应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体验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体验,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价值。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学习的一些具体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体验式学习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落实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国家意志,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升自身学习水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基于想象完成教学体验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特征。新课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体验式教学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能促使学生们自主感知,以此满足其情感需求。高中思政课程本身便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自身教学形式也并非仅仅只是理论传递,通常多以价值引领、政治认同、情感内化升华为主。不能仅仅只是单纯完成知识记忆,懂得如何答题、应付考试。因此,为增强学生们的体验,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通过合理设计活动,优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思辨中感悟向上、向善的力量。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在进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教学,需要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例如,教师在《百舸争流的思想》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授课活动中,可以对通过范缜的“形神之辩”、惠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之辩等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发挥想象,积极挖掘生活中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素材,比如根据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及专家组及时调整应对疫情的措施和方案,对其想象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到位,促使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二、基于活动完成教学体验
   实践出真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自体会,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促使体验式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们创设适切的生活情境,引導学生自主投入进来,从中获得体验。
   例如,在进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化需求和爱好,结合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设计一系列的文化参与体验活动,在班级中组织文化知识抢答活动,让学生自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ppt,主动展示、演绎,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诗词“飞花令”比拼,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们更爱我们的思政课堂,而且会同时更多了解和热爱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三、基于辩论完成教学体验
   针对当下社会中出现的热点话题进行辨析,是思想教学应有之义。教师在敲定辩论时,要慎重选择和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关联,同时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有困惑的话题,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思辨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相关教学时,教师便可以提出一些近期出现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们基于自由意志,站在问题的两端,展开辩论。真相越辩越明,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对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知会更为深刻,同时也会明白如何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不仅如此,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也会大大增强,并对于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起到较强的锻炼效果。
   四、基于创作完成教学体验
   基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创作式教学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学生自身为主,对其展开引导,让其基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想象,完成作品的构思、创作及表演,能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自身感知水平。
   例如,在进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相关知识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基于自身生活和理解,自主创作小品或生活小片段。依靠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亲身体会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和意义,增强对决策的理解和实施的自觉性,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整个课堂也将变得更为活跃,原本看似枯燥的书本内容,也将变得更具生活化特色,促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全面增强,提升自身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落实的要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情境活动,给予学生充分体验,让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曲德山.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下的体验式学习模式[J].新课程(下),2016(7):13-14
   [2]严明悦.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体验式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6):83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第一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绘本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坚持需要恒心,需要多动脑筋,也需要量力而行。2.通过"高抬腿"游戏引导学生知道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理念引导,还是核心素养培养,生活化都是当前教育目标下的一种必要选择。将教材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的感知获得对理念的认同,通过具体的实践将理念落实到行为上,这样的核心素养培养,才是真正高效、有质的。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核心素养   核心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经历着改革创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个人行为和完整人格都有着规范和塑造的作用,是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成为教师目前研究的方向。本文则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背景,探讨分析戏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如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是新课标“四基”之一,而数学知识的形成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面的讲授,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促使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内化。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对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扎实提升。   【关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深入分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学引领农村小学围绕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层次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促使农村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成因;措施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涉及身体方面的健康,而且更加强调心理方面的健康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家长颇为头疼的事情。小宝宝第一次独立地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闹。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每年新生入园时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死死地拽着大人的手不放,说什么也
【摘 要】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的发展、提升班级的整体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当中的不足之处,并且也要积极地在互联网时代下探索更为高效的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从而能够促进混合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实施。本文将首先分析传统的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相关的问题,笔者将提出互联网时代下的班级管理的相关的有效方式,旨在能够在实践
【摘 要】小学是培养、塑造与发展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人格养成,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发展。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我人格的认同,更是其人格特征的核心标志。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借助课堂提升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人格;课堂教学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种心理信念,对学生的学习、行动以及生活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并且勇于迎接挑
【摘 要】针对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难点,依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从教学设计的诸要素分析入手,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进行了前端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设计意图、实施策略等方面对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总结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电路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工技术课程中进行电路分析的重要定律,是解决复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该学科涵盖心理健康、法治知识、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国家意识,在该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将传统知识教育提升到育人层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初中生身心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在理解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