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不着的纸”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理念:
  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能按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叙述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并能清楚写出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的变化。
  2.初步掌握这个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习作要求:
  1.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实验后,有条理地说出小实验的具体经过。
  2.写一篇观察作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一根铁丝、几张纸条、一盒火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教师取出几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问学生:“这是什么?”
  2.导语:老师今天已经把这几张纸条在保险公司保了险,把它绕在铁丝上,用火烧也烧不着,因为“保过险了”。同学们相信吗?“烧不着的纸”(教师揭示课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大家拭目以待)
  
  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
  1.师提出观察的要求,出示下列三个问题:
  (1)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么样?
  (2)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出了哪些问题?
  (3)整个实验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自己的心情变化是怎么样的?
  2.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先出示实验步骤:
  (1)准备一根铁丝,几张纸条和一盒火柴。
  (2)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绕在铁丝上。
  (3)点火燃烧绕在铁丝上的纸条。
  (4)观察实验结果。
  然后按照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实验。
  3.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评价。
  (1)针对三个问题各抒己见。
  (2)师生共同评议。
  5.说明纸条没被烧着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然常识课已经学过的知识,解释纸条没被烧着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解释,补充说明,使原因更明朗。原因:不光是纸,凡是燃烧都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着火点。因为纸条绕在铁丝上,当用火苗点燃纸条时,铁丝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而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纸条不能燃烧。教师进一步解释:这纸条在保险公司保了险是一句趣话,其实是那根铁丝“保了险”。于是,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纸条烧不着,是科学知识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按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道理的顺序,有条理地口述“烧不着的纸”这一实验的全过程。
  
  三、学生试写
  
  第二课时
  一、学生习作
  教师适当指导,特别是中下等生。
  二、交流、评议
  1.指定不同层次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文。
  2.师生共同评议。
  3.指导修改。
  4.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 能愉快地根据球滚出的形状进行想象,大胆添画。  2. 能大胆想象与创造,进一步萌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KT板上铺上画纸、PPT、画笔、颜色盘、球、墨汁。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并知道森林里的动物特征。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森林里“玩球”  1. 自由展示如何玩球。(通过自由玩球,调动幼儿对玩球的兴趣。)  师:带着球到森林里做游戏吧,球可以怎么玩?  2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1528)出生在德国纽伦堡,13岁时,他画了一幅自己的肖像,形象生动、逼真。19岁时,他为父亲画的肖像,充分显示出成熟的素描功力。丢勒博学多才,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在德国,丢勒享有很高的声誉。  一、娃娃读画  面对丢勒的作品,我去感受:  大师的作品描绘的是什么样人的手?  你观察过工人、农民的手和我们的手有什么不一样吗?  你了解人手的结构
博物馆纵横千年历史,囊括万物世界,是人类文明和自然发展的缩影,收藏了很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看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如何生活,看不同时代同样题材的不同呈现,能让幼儿萌发对文物、对艺术的尊崇亲近之情,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怎样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点燃幼儿心中的小宇宙呢?本文结合聚焦文物“牛”开展的走进南京博物院之旅,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注新鲜事,发现生
春之爱/陆莉超  无锡市五爱实验幼儿园  爱之窗/蔡海月  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爱之溢冉/凌云  无锡市善德幼儿园  爱·温情/刘金辉  无锡市稻香实验幼儿园  分享·友爱/邵艳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爸爸吃糖葫芦喽/王巧连  无锡市实验幼儿园  分享爱/周日方  无锡市机关幼儿园
这幅画表现的是节日里热闹欢快的场面,龙的形象夸张生动,人物造型多面,错落有致,构图饱满。
端木秀梅,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从事学前教育已有24年,一直深深喜爱着幼儿美术教育。指导的幼儿美术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所撰写的文章也多次发表在《早期教育》《幼教博览》等杂志上。  貪吃的小老鼠  倪湑睿(6岁)  孩子的话:小老鼠在她的房间里放了许多好吃的食物,有花生、玉米、苹果、西瓜和樱桃,你们看出来了吗?  教师点评:该作品充满了童趣。首先
杨凌,九三年毕业于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现担任江苏省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崇文分园副园长。她曾先后被评为泰州市优秀班主任、泰州市教学能手、靖江市师德标兵、靖江市十佳青年教师,获得“泰州市区角游戏比赛大班组第一名”“靖江市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绘画单项第一名”。  她热爱美术,潜心钻研儿童美术教学,遵循“让身边美的一切,成为孩子心智成长的渠道”,利用瓶瓶罐罐、木块、泥沙、报纸、水管等多种材料和媒介,
对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张瑞莲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事事顺心,相反,每个人却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使命。当前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深受家长的宠爱,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主人”,“众星捧月”,从小娇生惯养、不合群,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不愿意与他人合作,表现出自私、孤僻、嫉妒心强,受不得一
朱康,江阴市春申中心幼儿园集团总园长兼党支部书记,无锡市教学能手。她从事幼教工作32年,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作为幼儿园各级课题的主持人,她为幼儿园多个美术特色课题的研究、实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快快长大  许卓亦(4岁)?指导老师:邬丹霞  孩子的话:今天天气真好呀,我和好朋友一起来到草地上做游戏,绿绿的草地上开满了许多漂亮的花朵,有红的、有黄的……我们要和小草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通过数形转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直观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是连接“数”与“形”的“桥”,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形为起点,从小学说几何语言    几何在数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重要的数学概念都是从几何中得出来的,所以有人说几何是数学思想的摇篮。几何不仅有直观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