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之行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似来自山谷的精灵,拂过了远方的云彩,拂去了仲夏的燥热。天地间,万物缄默,唯有那一抹夕阳,照在玉龙雪山上。我站在古镇的青石小道上,望着神秘而幽邃的山尖,不禁陷入了无限的遐想……
  在中国的西南,坐落着一座雪山——玉龙雪山,据说,那是人间的“最后一片净土”。我们早就听说了这座传奇的雪山,便慕名前往。深夜,我们来到了这方梦中的净土,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
  清晨,走出房间,轻纱般的薄雾笼罩在大地上,抬头一看,那雄伟的雪山,直插云霄,山尖在缭绕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我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拨开云雾,金色的光点在雪山上跃动着。那片金灿灿的世界,令人目眩神迷。我们并不满足于此情此景,而是昂然走向前方,那里,有更醉人的美景。
  在这个登山队伍中,我是年龄最小的孩子,我们和其他几个小朋友活力四射,一路上蹦蹦跳跳,絲毫没有疲惫之感。我时不时抬起头,看看何时可以到达顶峰,我发现自己离山顶的距离好像没有一点变化,不禁有些失落。
  走着走着,我们进入了一片针叶林。盛夏时节,树上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宛若一片白茫茫的雪原。随着海拔的上升,我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往往走两步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坡也越来越陡,随时有摔跤的可能。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坡,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眼前的事物渐渐地变得迷糊,耳朵嗡嗡作响,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心跳忽快忽慢,面红耳赤的我,已意识到自己发生了高原反应,但却无能为力。
  眼前出现了一个板凳,我几乎瘫坐在上面,试图恢复体力,但享受到片刻休息的愉悦后,就不想再起来。不一会,那几个同行的小朋友追了上来,他们拄着登山杖,步履蹒跚,但是意志坚定。忽然,我看见一对年逾八十的夫妇向我走来,“小朋友,我们想去看冰山,该往哪走啊?”我指向一个分叉口。向我道谢过后,他们便继续前行。
  “等等,”我赶忙叫住他们,“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们不休息一下吗?”“不用了,我们老夫妇来这里,只为看一眼雪山,目标在那里,有了希望,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坐在那,望着他们蹒跚的背影,我受到鼓舞,便起身拄起登山杖,什么困难能阻碍我前行?
  不久,我看到前方的告示牌——5596米,便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登临绝顶”。我俯瞰着脚下的一片片针叶林,它们仿佛在向我们招手,万丈深渊里的茫茫云雾,更是珊珊可爱;前面的那一片冰川,清晰如斯,仿佛张开了双臂,欢迎我们的到来。
  向四周远眺,丽江古镇映入我们眼帘,一座座山仿佛在我们脚下,我忽然十分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生亦如此。你若在坎坷中放弃,那怎能见证最终的美景?
其他文献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人生路长,喜忧参半,面对欢喜我们欣然接受,面对困苦也坦然处之,因为纵有山重水复,总能柳暗花明。  面对生活中琐事、忧愁,我们总在夜晚辗转反侧,甚至在淡淡的月光下嘘声哭泣,默默流泪。可是熬过了漆黑的夜,总会有新的太阳升起,东方泛起的光芒总能鼓舞我们向前。于是我们在一次次的坚强中不断成长,变成了勇敢的摸样,也越来越接近梦想。  每个人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
一个老师,一个校长,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着孩子们默默地成长。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香蜜校区,参加小学部的毕业典礼,我情绪激动,脱稿致辞。亲爱的孩子们,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是小学部的毕业典礼,因为孩子们在明德的六年恰恰是明德创校的六年,我们一起走过风雨兼程的日子;一路走来,我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并且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有别与传统教学的新型数学教育方法在各学校进行实践着。这些新式数学教学方法经过实践的证明具有着不可否认的教学效果。其中,分层教学是受到普遍青睐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本文在论述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中的应用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