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不仅仅是评价音乐人能力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高速发展的需要。一个音乐人只有懂得创新才可以不断地创造希望,他内心创作的源泉会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灵感。高校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但是原有的教学方法和音乐实践无法创造出创新性人才,严重阻碍了音乐人创新天性的释放,进而导致音乐人无法创作出新的作品,不利于高校音乐人未来的发展,没有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中国音乐的发展会逐渐搁置,所以高校一定要培养学生音乐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成功的种子。
关键词:高校;音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在音乐方面的创新是音乐向前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而创新又是音乐人才的大胆创想以及勇于实践的表现。在高校的学习期间,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解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来巩固学生的基础并且将学生推向更高的舞台。但创新是学生的特质,他们利用教师教的知识进一步的反复揣摩,从而创新出全新的音乐。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高校为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整个音乐界上升的高度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 高校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
1.1 缺乏创新观念
学生在处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高中每天面对着繁重的学业以及所有人都紧紧盯住的成绩,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压力下,渐漸丧失了创新能力。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音乐学生无法创作出新的作品,这就要归结于他们没有培养出创新观念。高校教师也按部就班的按照课本讲授知识,没有着重的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他们不是不懂得创新,只是在常年的学业压力以及教师的教育方式问题之下没有了创新观念。现在的高校学生只会跟着老师去学习,不再大胆想象去前所未有的作品,来说就是目前的教育环境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进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缺乏创新毅力和思维
学生进行创新就避免不了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以及身边人的不认可,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和勇气,很多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半途而废,其实他们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大胆一点可能就会有全新的作品横空出世。在高校教师的讲授下,他们都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去支撑他们创造出全新的音乐作品,但是在创新的路上是枯燥的,曲折的,对于一句歌词需要一点点推敲,在创新的道路上很可能会堵死在一个拐角,无法自拔,导致很多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无法坚持下去,他们已经枯燥的学习了很多年,好不容易进入到大学轻松的环境,心中咬牙坚持的毅力也松了一口气,进而导致了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次次失败。相比于沉浸在音乐词谱中,他们更喜欢轻松的游戏时间,大学中的各种诱惑也成为他们创新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2 培养高校音乐人才创新能力的举措
2.1 转变思维观念,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要想重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高校教师需要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思想,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详细的讲解。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学生们的大胆想象,可以将他们的想法结合起来,并且付诸于实践,然后耐心的给他们说自己想象的缺陷以及需要改正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渐渐地培养出学生们创新的能力。比如说教师教学生学习李白这首歌时,可以给学生留下改编这首歌旋律的任务,下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上台弹唱,之后教师指出他们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一个小小的互动来逐渐激发学生们敢于大胆想象的能力,将死寂沉沉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2.2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大胆想象,勇于实践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必备的特质,在改革之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们更加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们对于经典名曲的掌握情况,从而忽略了让学生创造自己作品的重要性。即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了不好的作品,也比学生欣赏几十部经典作品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有经过自己大脑思考,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一遍遍改动得出的成果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更加有效。教师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学生们的创新潜力,更不要凭借自己教学多年的资历来扼杀学生们的创新,甚至对学生的作品嗤之以鼻。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创作自己内心的意境。比如说给学生一幅画或者一部作品,让他们根据故事的情节或者赏析之后的感受来创造一首歌,最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然后老师给学生提出不足并且对于好的地方给予肯定。
教师在改变自己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编排音乐,来进行音乐接龙,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本周的课堂上创作有关四季的歌曲,在下次的互动中,可以展流行音乐的创作,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临场反应能力,还能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2.3 丰富评价考核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教师可以改变期末考试的形式,不再进行单一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考试。对考试内容不过多的进行约束,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创作。学生们可以选择创造新的曲目,也可以选择改编已有的歌词,还可以选择小组合作来表演音乐节目。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加入到创新大军中。然后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节目进行打分,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而一些作品不够成熟的学生,教师要亲自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将作品完善,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去开发自己的脑力,打开尘封已久的创新能力去促进音乐产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创新能力不仅决定着高校音乐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高度,还决定了整个音乐界是否能够推陈出新,将音乐推向更高的舞台。高校教师要将创新的思想以及扎实的基本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重新培养出创新能力,多多创造不朽的音乐作品,为音乐的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雅君. 高校音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及拓展策略探究[J]. 戏剧之家,2021(06):59-60.
[2]郝丽洪. 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黄河之声,2019(05):60-61.
[3]王珺.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 现代交际,2019(08):224-225.
(武汉传媒学院 430000)
关键词:高校;音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在音乐方面的创新是音乐向前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而创新又是音乐人才的大胆创想以及勇于实践的表现。在高校的学习期间,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解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来巩固学生的基础并且将学生推向更高的舞台。但创新是学生的特质,他们利用教师教的知识进一步的反复揣摩,从而创新出全新的音乐。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高校为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整个音乐界上升的高度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 高校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
1.1 缺乏创新观念
学生在处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高中每天面对着繁重的学业以及所有人都紧紧盯住的成绩,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压力下,渐漸丧失了创新能力。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音乐学生无法创作出新的作品,这就要归结于他们没有培养出创新观念。高校教师也按部就班的按照课本讲授知识,没有着重的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他们不是不懂得创新,只是在常年的学业压力以及教师的教育方式问题之下没有了创新观念。现在的高校学生只会跟着老师去学习,不再大胆想象去前所未有的作品,来说就是目前的教育环境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进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缺乏创新毅力和思维
学生进行创新就避免不了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以及身边人的不认可,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和勇气,很多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半途而废,其实他们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大胆一点可能就会有全新的作品横空出世。在高校教师的讲授下,他们都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去支撑他们创造出全新的音乐作品,但是在创新的路上是枯燥的,曲折的,对于一句歌词需要一点点推敲,在创新的道路上很可能会堵死在一个拐角,无法自拔,导致很多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无法坚持下去,他们已经枯燥的学习了很多年,好不容易进入到大学轻松的环境,心中咬牙坚持的毅力也松了一口气,进而导致了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次次失败。相比于沉浸在音乐词谱中,他们更喜欢轻松的游戏时间,大学中的各种诱惑也成为他们创新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2 培养高校音乐人才创新能力的举措
2.1 转变思维观念,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要想重新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高校教师需要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思想,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详细的讲解。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学生们的大胆想象,可以将他们的想法结合起来,并且付诸于实践,然后耐心的给他们说自己想象的缺陷以及需要改正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渐渐地培养出学生们创新的能力。比如说教师教学生学习李白这首歌时,可以给学生留下改编这首歌旋律的任务,下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上台弹唱,之后教师指出他们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一个小小的互动来逐渐激发学生们敢于大胆想象的能力,将死寂沉沉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2.2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大胆想象,勇于实践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必备的特质,在改革之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们更加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们对于经典名曲的掌握情况,从而忽略了让学生创造自己作品的重要性。即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了不好的作品,也比学生欣赏几十部经典作品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有经过自己大脑思考,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一遍遍改动得出的成果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更加有效。教师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学生们的创新潜力,更不要凭借自己教学多年的资历来扼杀学生们的创新,甚至对学生的作品嗤之以鼻。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创作自己内心的意境。比如说给学生一幅画或者一部作品,让他们根据故事的情节或者赏析之后的感受来创造一首歌,最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然后老师给学生提出不足并且对于好的地方给予肯定。
教师在改变自己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编排音乐,来进行音乐接龙,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本周的课堂上创作有关四季的歌曲,在下次的互动中,可以展流行音乐的创作,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临场反应能力,还能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2.3 丰富评价考核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教师可以改变期末考试的形式,不再进行单一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考试。对考试内容不过多的进行约束,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创作。学生们可以选择创造新的曲目,也可以选择改编已有的歌词,还可以选择小组合作来表演音乐节目。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加入到创新大军中。然后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节目进行打分,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而一些作品不够成熟的学生,教师要亲自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将作品完善,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去开发自己的脑力,打开尘封已久的创新能力去促进音乐产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创新能力不仅决定着高校音乐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高度,还决定了整个音乐界是否能够推陈出新,将音乐推向更高的舞台。高校教师要将创新的思想以及扎实的基本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重新培养出创新能力,多多创造不朽的音乐作品,为音乐的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雅君. 高校音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及拓展策略探究[J]. 戏剧之家,2021(06):59-60.
[2]郝丽洪. 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黄河之声,2019(05):60-61.
[3]王珺.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 现代交际,2019(08):224-225.
(武汉传媒学院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