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AC粒子三维电极电化学处理DMF废水研究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氧化钛负载的活性炭粒子(TiO 2/AC)为三维电极,铁板、石墨板分别为电极阳极和阴极,对DMF废水进行降解。考察了电解电压、pH、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曝气量对DMF废水COD降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COD降解效果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4,电压为13V,电解质浓度为2.5 g/L,曝气量为1 L/h,电解时间为80 min时,DMF废水COD的降解率可达到91%。该实验结果为DMF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硅溶胶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分散性、良好的稳定性、绝缘性和粘结性以及亲水性和憎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无机涂料、抛光液、耐火材料、催化剂、医学等行业。文中采用单质硅粉水解法制备了碱性硅溶胶,研究了硅粉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OH用量等因素对硅溶胶收率及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碱性硅溶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为200 mL,硅粉用量为25 g,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10 h,NaOH用量为0.7 g。用于抛光砖表面处理,能填补陶瓷表面凹凸不平的表面,具有持久的防污效果,并能提高瓷砖的光亮度。
针对中小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基数大、事故多而健康监测研究尚且不成熟的问题,基于危险截面理论、有理三次样条函数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实桥概况在武汉市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布置了相应的健康监测测点,形成了一套经济、适用且较为完备的中小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健康监测方案,并以温度和应变数据为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温度数据的最值为-1.1℃、12.5℃,处于正常的温度变化范围之内,且测点温度随着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数据是可靠的;应变数据的变化范围为-30.2~198.3uε,整体小于预警值(-249.2
以多肽固液组合合成方式,通过采用CTC树脂作为载体,HBTU作为缩合剂,HOSu或HOBt为活化剂,DIEA为有机碱,哌嗪为脱帽试剂逐步合成丙氨瑞林粗品(Pglu-His-Trp-Ser-Tyr-D-Ala-Leu-Arg-Pro-NHEt)。目标产物经液相色谱及质谱表征,该丙氨瑞林粗品产物产率为86.3%,纯度为91%。改进后的制备工艺以哌嗪作为脱帽试剂用CTC树脂合成片段,结合液相法合成丙氨瑞林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没有剧烈的化学反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流化床式生物质热解转化技术是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生物质的新方法。本文在分析流化床式生物质热解过程的特征结构基础上,着重对各类热解流化床模拟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来提高生物质热解模拟的计算速度和精度,表明该类模型具有指导生物质热解过程优化与放大的应用潜力。
工业排放是环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石化VOCs排放是主要工业源,开展其治理技术的研究将促进VOCs治理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比某石化企业不同VOCs治理技术,分析其工艺组成和效果,筛选达标技术。研究发现36个尾气VOCs治理项目中的达标率为69.4%。达标项目中有20个项目终端处理采用送加热炉焚烧或送低压瓦斯系统回收处理做燃料。该两种终端处理方式对石化企业VOCs治理效果最佳,可为石化企业VOCs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以Na 2S为还原剂,NaOH为沉淀剂分别研究还原剂的用量、温度、反应时间、沉淀时间以及溶液pH值对铬杂质去除效果和钒损失率。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a 2S加入量为理论用量4倍、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沉淀时间2 h、反应时溶液pH 11,此时铬的去除率高达94%,同时钒的损失率也控制在了14%。
以硫酸铵为助剂,研究了其与高炉渣焙烧过程条件对渣中铝的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焙烧条件为400℃,焙烧45 min,此时铝的提取率约为85%。将浸出液在低温下结晶,结晶温度为10℃,结晶时间16 h,铝的结晶率为93%,通过焙烧浸出结晶工艺,铝的综合回收率达79%左右。通过本文方法获得的硫酸铝铵纯度达99.6wt%,达到了国家标准。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以FeCl 3·6H 2O和Ni 3[Ge 2O 5]·(OH)4为原料,通过水浴辅助液相沉积法一步制备了α-Fe 2O 3/Ni 3[Ge 2O 5]·(OH)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尺寸及光吸收特性等进行了分析表征。在自然光、室温条件下,以罗丹明B溶液的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探究了不同α-Fe 2O 3负载量对纳米α-Fe 2O 3/Ni 3[Ge
对超声提取法从土壤和沉积物中萃取出两种丙烯酸脂类物质(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羟乙基脂)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羟乙基酯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0~0.12 mg·kg-1和0.12~0.15 m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两种物质的回收率分别为86.5%~93.7%和88.6%~94.9%,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5%~1.9%和0.6%~2.8%。该方法可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羟乙基酯的测定。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新工科技术人才为目标,对工科类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体系及全流程的教学考核体系,以期能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科研素养,为国家培养具有更强实践能力、更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型新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