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横波演示仪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动是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了波在空间的传播.在《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内容中,“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和特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关键点在于如何理解“波是振动的传播及媒质本身不随波迁移”.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运动学和质点振动的基本知识,但是不习惯多过程动态抽象的问题,所以对机械波的传播过程这种较复杂的运动,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和空间的想象时仍有较大困难,非常需要感性的表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讲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时,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上以绳波为例进行讲解,虽然学生看到了波,但是学生对于“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没有直观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也有教师借助波动演示仪进行演示实验,但是学生看不见仪器内部的构造,不容易理解机械波传播的过程;还有一些教师借助动画演示,[TP1GW129.TIF,Y#]但是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不是真实的实验,而是人为的实验效果.
  结合以上情况,可以利用图1中的自制横波演示仪做好演示实验.
  2.1仪器结构如图2所示
  2.2仪器制作
  (1)准备40根粗细较均匀且长度相同的轻质圆木棒,距木棒中间等距离的两端分别打上孔,再用细线将木棒按每5 cm等间距地穿起来并固定.
  (2)准备80根相同长度的吸管,吸管的直徑与木棒的基本相同,将吸管分别套在木棒的两端且套入深度的相同.
  (3)分别在吸管的另一端套入长度相同的短木棒,且套入[LL]
  [TP1GW130.TIF,BP#][HJ1.1mm]
  的深度相同.
  (4)利用螺丝将木棒和瓶盖固定,为了方便观察,每隔5个红色瓶盖就有一个白色瓶盖.
  3使用方法
  将仪器固定在水平支架上(如无支架也可让两个人分别拿着仪器的一端,并使仪器在水平方向展开),在仪器一端手持第一根圆木棒迅速上下抖动一下,就能形成一列横波.如图1中所呈现的情景.
  4仪器的优点
  (1)教师无须强调,学生就能根据一目了然的实验现象,轻松突破两个难点:
  ①靠近波源的瓶盖先运动,并且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瓶盖由近及远依次开始振动,说明机械波的所有质点不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②所有的瓶盖都只是在其平衡位置上下振动,说明媒质本身不随波迁移.
  (2)使用该仪器时现象明显,可视度大,直观性强.
  (3)制作该仪器的成本低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
  5启发与思考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说过“演示实验的教育价值常常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仪器,比用精密仪器易于学到更多的东西”.该自制横波演示仪虽然没有厂家制造的仪器外观精致美观,但是它可以帮助教师把抽象的横波具体化、形象化,也让学生清楚看到横波的形成和传播.真正做到:教师教物理“以物论理”,学生学物理“见物思理”.
其他文献
1引言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自锁是一个重要现象,具有广泛应用,了解自锁的原理能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和学习.但至今为止自锁现象一直是高中物理较难真正掌握的内容之一.为了加深学生对自锁原理的理解,教师通常结合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来进行解释,比如电业工人攀爬电线杆时使用的登高鞋、管钳等自锁装置;常年处于稳定的自然界土坡,在降雨作用下突然失去稳定等,都可以用自锁及自锁解除来分析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对成
家庭作业不落实,这是农村初中生的一个普遍现象,既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困扰教师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带领学校骨干教师,以“问题”为“课题”展开研究.探索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中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并更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主要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附上本人在此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合作学习 基本理论 英语阅读 应用
通常,基础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用气垫导轨,调节导轨的水平可用“动态”和“静态”两种调平方法,由于气垫导轨上各个气孔出气不均匀,导致调平难度很大;为了简化实验计
基于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构建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学习行为引导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究物理世界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  1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
摘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了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并指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高中英语 课程改革    一、引言    目前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还在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局面所困扰。虽然很多教师根据课改要求采用了不少教学方法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突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思维是人脑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过程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思维能力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初中科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脑图(思维导图)概念,探讨其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具体操作。以激活学生学习记忆,提高记忆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定势思维的限制,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 阅读课教学 教学效率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英语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而生的新型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要想恰到好处地嵌合到物理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师们的心病.我们大部分人对待新事物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要么彻底拒绝它,要么想利用它来彻底颠覆传统教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很难客观地利用它来提高教学效率的.  前段时间笔者曾在网络教室优课系统环境下尝试执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的教学,对于优课系统与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