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块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来源 :黑龙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块(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中端粒酶活性与甲状腺肿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新的高灵敏度的方法(TRAP法),检测40例甲状腺肿块标本(25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端粒酶活性,同时以L1、A1肺癌细胞株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作为活性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组.结果在25例甲状腺癌标本中有21例发生了阳性反应(占84%),而15例甲状腺腺瘤标本中仅3例发生了阳性反应(占20%),差异十分显著(P<0.01).21例甲状腺癌阳性反应病例中,端粒酶活性反应与肿瘤的类型、病程、病情等有关;3例甲状腺腺瘤
其他文献
<正>随着手术治疗直肠癌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的应用在直肠癌手术中已得到普遍发展。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在保证肿瘤学结果的前提下,减少手术创伤,使创口愈合时间缩
文章主要介绍了项目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优化资源管理的方法及对策。
莠去津是一种三嗪类除草剂,可用于防治多种田间杂草,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广泛。一般而言,微量的莠去津对人畜是低毒的;但长期摄入过高浓度的莠去津会使得人体心脏和肝脏受损。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clustering)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iedler矢量的分布式分簇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Fiedler矢量的元素符号特性对网络进行递归分簇处理,引入网络拓扑信息,根据网络自身的内部连接自适应决定分簇数目,通过Fiedler矢量的元素数值选出簇头,并且算法给簇头子集筛选合适的网关节点以确保簇头子集的连通性。仿真实验表明,在共识频谱感知的基础上,该算法生成的簇头子集与全网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