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看待垄断《央企真相》连载之八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全球性兼并重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巨头。为了促进自由竞争,美国一度肢解了标准石油公司,一些巨头公司也被政府极力压制。
  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对垄断的理解和考量的标准也发生了转变。过去十几年,最引人关注和深思的案例莫过于波音和微软了。前者兼并麦道得到美国政府公开力挺,后者被美国司法部门长期纠缠后却全身而退。这其中有何玄机?
  政府缘何力挺波音、微软?
  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曾分别是美国第一和第二大飞机制造企业。这两家在世界民用飞机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90%。1970年,英、德、法和西班牙四国联合创立了空中客车公司。这家公司诞生起就以将波音拉下民用飞机大哥的宝座为目标。在欧洲各国鼎力相助下,空客快速发展。1995年,波音、空客、麦道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64%、30%和6%左右。
  面对空客的崛起,波音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始寻求制衡的良方,兼并麦道成了首选。波音兼并麦道意味着将彻底垄断美国市场,世界市场占有率也将达七成。1996年12月,波音收购麦道的方案居然通过了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的审查。一时舆论哗然。
  波音兼并麦道遭到欧盟强烈反对。欧盟认为,波音与麦道的联合将对欧洲民用飞机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妨碍市场竞争。但美国政府称,民用飞机制造业是全球性寡头垄断行业,波音公司虽然在美国市场上占优势,但在世界范围内还有空中客车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波音并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绝对垄断。为了顺利收购,波音最后对欧洲做出了一些让步,欧洲人在赚回面子后对兼并案予以放行。世界民用航空制造业从“三足鼎立”重回“双雄争霸”。
  事实上,当时的麦道不仅在民用飞机制造领域逐渐失去竞争力,甚至在其主攻的军用飞机上也开始走下坡路,其被兼并将不可避免。美国政府不会容忍这样一家握有大量军事秘密技术的企业落入他人之手,波音就成了兼并的唯一候选人。
  微软的道路则相对曲折。1975年,两个小伙创立微软。10多年后微软占据了世界软件公司的头把交椅。面对此前一统浏览器天下的网景公司,微软使出绝杀,将其IE浏览器集成到操作系统中,免费提供给消费者。2007年,当微软IE的市场份额增至77.4%时,网景的市场占有率降到0.6%。这引起美国司法部的注意。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长连同20个州的总检察官对微软提出反垄断诉讼,开始了“跨世纪的审判”。2000年4月,法院裁决微软拆分为两家公司。
  然而,微软的命运随后发生了戏剧性转折。2001年6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维持了微软是一家垄断公司的观点,却驳回了分割微软的裁决。这起长达七年的诉讼纠缠以微软支付15.5亿美元和解费用的方式了结。
  微软案的峰回路转,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美国司法系统的围追堵截本已将微软逼入墙角,自由竞争派俨然胜利在望。然而,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了,9个月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一半,带领美国傲视群雄的新经济一夜间崩塌。陷入困境的美国开始反思。在一个又一个网络公司关门后,他们突然发现眼前仍矗立着一个遍体鳞伤的巨人,而自己正手持利剑准备将其拆分成平庸之辈。
  在司法部对微软穷追猛打的早期,美国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这时微软被视为市场竞争的障碍;但当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意识到,他们先前杀之而后快的AT&T、IBM等企业已在国际市场失去领袖地位。只有微软才能够帮助美国继续引领全球软件行业。于是,美国人对垄断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微软最终逃脱了被肢解的命运。
  可见,美国人在此案时,国家利益至上是恒久不变的基本准则。美国反垄断法国内与国际执行标准迥异,目的就是维护国家面对全球竞争时的核心利益。
  俄罗斯的私有化与美国的国有化
  20世纪90年代,美国春风得意,俄罗斯却分外落寞。在这十年中,俄罗斯几乎走了一个轮回:从国有制突变到彻底私有化,结果国家一盘散沙,直到重新把资源等战略行业控制在国家手中后,才开始了俄罗斯的复兴。
  1991年8月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苏联主要家底的俄罗斯人为自己描绘了一幅融入西方后的美好图景:在他们实现政治和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美元会源源不断地给这个“弃暗投明”的国家输血。然而,俄罗斯从西方得到的每一个美元都附带着苛刻的条件,改革的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西方的设计来走。
  为了让西方满意,俄罗斯实施严格紧缩的货币政策,废除计划经济体制,推行经济自由化。为了加快私有化进程,俄罗斯大规模贱卖国有资产,价值2000亿美元的500家大企业,仅仅让其国库进账72亿美元。国家财富集中到了少数寡头手中。国企“大甩卖”后的1996年,俄罗斯4%的富人收入超过了80%低收入者的收入总和。以油气资源为例,私有化让卢克、尤科斯等五大石油寡头控制了俄罗斯70%?80%的石油资源。在寡头们暴富的同时,俄罗斯石油工业却陷入前所未有的萧条。1998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只相当于1990年时的59%。国有资产流失,居民生活水平剧降,改革无疑失败了。
  普京上台后,向俄罗斯人民承诺“给我十年,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但要提升国力实现复兴,需要足够的财力。于是,普京开始进行对石油寡头的打击,矛头最先指向了占俄罗斯20%石油资源的尤科斯公司。其CEO霍多尔科夫斯基为了防止手里的石油资源被再度国有化,试图将尤科斯25%?50%的股份卖给美国的大财团。这激怒了普京。如果出售给了国外公司,俄罗斯政府将对其失去控制。普京意识到了石油资源掌握在个人手中的危险性,逐渐加强了中央对能源的控制权。12月,俄罗斯将尤科斯旗下的核心企业拍卖给贝加尔金融集团,随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又收购了贝加尔金融集团。通过这一障眼法,国家重新控制了尤科斯。不到两年时间,普京就把近一半的能源生产重新收归国家控制之下。在搭上了近年来油价飙升这趟顺风车后,俄罗斯的国家实力迅速提升,跻身“金砖四国”之列。
  实际上,曾极力主张俄罗斯私有化的美国也靠“国有化”来救火。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金融风暴。为了拯救陷入困境的大企业,美国政府先是宣布“国有化”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随后掀起一股国有化浪潮,政府成了通用、AIG、花旗等企业最大股东,在AIG持股比例达79.9%,在通用持股比例为60%。在这场危机中,美国仿佛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个推崇公有制的国家。
  当然,美国的国有化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并未动摇其资本主义的根基。但我们从中可以思考出更多的东西。美国反垄断的历程表明,要辩证地看待一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问题。对于一个行业发展的思考,不应该只局限国内,而要放在全球的格局中去理解和把握。毕竟,注重国家战略利益,是当代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The area of fluorescent probe driven by the rapid progress of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biomolecule labeling techniques has been becoming an attractive one to
本文采用应力松弛模式研究了一价离子(K+和Na+)和二价离子(Ca2+和Mg2+)对高酰基结冷胶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酰基结冷胶凝胶的应力松弛行为符合Peleg经验模型。离子浓
文章分析了机构知识库实施长期保存的必要性,从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基础设施及相关软件开发和保存服务模式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项目,最后就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
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到了梦想要有,现实也要面对的时刻。成长没有说明书,现实把他们推向风口浪尖,即便还没学会如何掌舵。国货情结第一次见王欣斌,我们都觉得他不像个80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从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连续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建桥修路、筑坝盖楼,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财富。据统计,201
先证者 男,27岁,结婚3年.其妻分别于妊娠80天、50天、40天、40天自然流产4次.夫妻表型、智力正常,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无不良嗜好.其妻自述孕期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及感染史。
以氰乙酸丁酯和多聚甲醛为主要原料,通过缩合、裂解反应合成了α-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并制备了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黏合剂。着重探讨了增塑剂、固化促进剂(聚乙二醇二甲醚)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兰州市疏解中心城区密度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日前发布。本轮“疏密”将以中心城区密度控制为核心,遵循“尊重历史、四区统筹、规划控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