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李宗伟2013世锦赛比赛得失分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本文对第20届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运动员林丹和李宗伟决赛技战术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林丹后场球进攻能力明显强于李宗伟,扣杀球和高远球得分均占上风,比赛多拍对抗占据优势,为比赛最终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李宗伟的前场球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略胜林丹。
  关键词羽毛球世锦赛伦敦奥运会
  纵观林丹和李宗伟在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的表现,两位选手将羽毛球运动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并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李宗伟以21:16取得第一盘比赛的胜利,林丹以21:13扳回一局,决胜局在林丹20比17领先后,李宗伟伤退。林丹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实现世锦赛五次封王的辉煌战绩。
  当我们再一次回顾这场比赛时,可以看出林丹对决胜分的把握能力比李宗伟略强。另外,顶尖选手之间的对抗除了技战术水平外,更需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两人实力水平相当接近,技战术发挥也较稳定,能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两人的竞技水平。
  一、发球与接发球
  林丹和李宗伟的发球均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迫使接发球方不能在接发球时直接采取较好的进攻。通过以往比赛分析可知,李宗伟网前球技术要比林丹更细腻,而后场进攻能力林丹相对于李宗伟则又更胜一筹,所以在选择发球技术时林丹突发后场高球的次数要多于李宗伟,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开李宗伟,为合理组织自己的下一拍进攻战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林丹避免利用自己的弱势与李宗伟在网前纠缠,技战术选择相对更为合理。
  从接发球技战术使用情况也可以进一步论证,李宗伟为了避免过多的主动挑后场,给林丹创造更多的扣杀球进攻机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然而在选择接发球的时候李宗伟主要还是以自己擅长的搓网前技术回击林丹的发球,林丹不惧怕李宗伟的后场进攻,因而挑球次数更多。由此可见,两位羽坛顶尖高手之间的对决在发球和接发球技战术方面都选择与自己的技战术特点相适应的方法手段,在比赛中斗智斗勇。
  对于两位选手接发球技术选择上出现的差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一方面,无论在反手网前,还是正手网前技术,李宗伟的技术更细腻而且动作一致性更强,富有迷惑性,所以李宗伟更愿意跟林丹在网前竞技; 另一方面,李宗伟后场绝对进攻实力稍逊林丹,很难在林丹后场高球到位的情况下对林丹形成威胁,同时一旦李宗伟后场进攻受阻,林丹反击成功率相当大,故而林丹更倾向于选择挑后场球。在发球与接发球环节上,林丹和李宗伟的得分相差不大分别是10分、7分。其中林丹与李宗伟利用发球都得到4分,在接发球上林丹得到6分,李宗伟得到3分。从主动得失分的角度上看,林丹主动失分依次是是3分、1分,李宗伟主动得失分则是6分、6分。
  二、得失分使用技术
  用得失分时使用的技术来体现选手的技术特点,主动得失分就是因为自己强势进攻得到或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的境况中自己失误而失掉的分数。林丹和李宗伟全场得分为64分和57分,其中林丹主动得失分为27:33,李宗伟主动得失分为24:37。林丹和李宗伟在对方失误所得分数相差不大,分别是37分和33分,两人的主动得分能力相差也不大分别是27分和24分。两位选手得失分技术使用方面存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杀球技术的运用,在全场121分得失分中,有25分球没有使用杀球技术,杀球技术贯穿全场并成为二人得分的重要手段。
  三、关键分技战术处理
  林丹本场比赛获得7个局点或赛点,其中在第二局赢得6个赛点,决胜局获得1个赛点;李宗伟获得7个局点或赛点,其中在第一局握有5个局点,第三局赢得1个赛点。整体看,两位选手的到赛点次数相差不大,然而他们处理局点或赛点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林丹把握局点或赛点的几率是100%,李宗伟把握局点或赛点的几率不足17%。关键分处理上两人存在明显的差异,应该从两人的技战术应用层面上进行分析。前两局,李宗伟和林丹分别在获得局点领先优势过于明显,他们都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战术打法,李宗伟控网抢攻,林丹拉吊突击,但是林丹在落后时,比李宗伟更加稳妥选择防守反击。
  这场比赛中,先攻先被动的情况更为明显。林丹完全放弃了强攻的打法,但防守非常稳固,利用控球充分调动对方。李宗伟虽然努力地拿下了第一局,但他的打法并不足以支撑三局。李宗伟的年龄比林丹还大一岁,到今天如果仍然采用以前的一贯打法,只会越打越累。不巧又碰上高温,身体负荷本来就大,以致最后抽筋。
  四、结论
  (一)林丹和李宗伟的发球均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接发球林丹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放网前球为主。在面对赛点时,两人都选择了自己最常用发球和接球方式。
  (二)林丹得分拍数回合的平均击球次数高于李宗伟,总体上讲林丹比李宗伟更耐心,在多拍回合中得分率高。
  (三)两人主动得失分相差不大,从对方的主动失误得分都高于自己的主动得分,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杀球是两人主动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关键分处理上,林丹注重防守,不勉强进攻;李宗伟偏重进攻,在对峙时缺乏攻防的均衡性,造成过多的主动失误。
  (四)在比赛中对中前场球的控制和反控制能力要求更高,急需加强林丹在前场球得分能力的训练,注重多样化得分手段的培养,完善自身的技战术特点,使对手无懈可击。
  (五)充分做好心理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本届世锦赛李宗伟在手握7个局点的大好形势下,林丹仍不骄不躁,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逆转。良好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左右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接下来的伦敦奥运会备战期中,做好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乃当务之急,尤其像谌龙这样拥有足够实力的年轻小将,心理素质的提升将扩大中国男单的奥运夺金面。
  
  参考文献:
  [1] 戴金彪,管颖.“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86-88.
  [2] 刘大庆,周爱国等.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作者多年来指导少儿乒乓球训练的实践经验,对乒乓球多球训练法的作用和特点进行总结,并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提出不同阶段中多球训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基层乒乓球训练队在进行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培养时提供训练参考。  关键词少儿乒乓球多球训练运用  多球训练是我国乒乓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2012伦敦奥运会已经落幕,我国在奥运会中三人参赛收获金银铜牌各一枚的好成绩,但是面对新一轮的备战周期,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本文运用比赛录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运动员吴静钰在2012伦敦奥运会预决赛中所运用的击头战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为中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2011年湖北籍的网球运动员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为广大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树立起一面旗帜。网球运动在我国迅速的发展,也为竞技网球运动储备了基础人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他们梦想,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这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教练员的正确引导及自身的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参加大型比赛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把教学活动寓于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
本文围绕小学篮球教学展开论述,首先诠释了教学必须寓教于乐的方法和价值,尔后对如何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就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提出了一己之见.教海浩瀚,一蠡之测,临纸仓促,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职场及学业压力、自身不良生活习惯等对女性的影响日益增大,导致不孕率逐年攀升.而身形过瘦也是导致不孕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以瘦为美”的审美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遵循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因此我专门安排了数学活动课,在数学活动课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