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困难生的写作指导“四法”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作文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场面:有部分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处于不知写啥的苦恼中;即使写出来了,也是虚假的成分居多,或者语言枯燥乏味。这部分学生可称之为写作困难生,作文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而且,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对优、中等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写作困难生的辅导,甚至视为畏途。不能弃之不理,又要提高语文水平,怎么办呢?我想以小学阶段常见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例来谈一谈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只要我们在教学上采取恰当的措施,通过较长时间的侧重训练,他们在作文方面仍然是可以逐步跟上的。
  一、课文为范,仿写入手
  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注重对刚学完的课文的“仿写”,是做好辅导的第一步。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活生生的教材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模仿的范本。况且写作困难生由于掌握的词汇贫乏,加上潮州话方言与规范普通话之间存在固有的差异,他们比起一般的学生更容易觉得“话难说,文难写”。所以,与其舍近求远地为他们讲写作方法、说作文技巧,不如就地取材:学完一篇课文后,趁热打铁,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仿写。
  如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与他们一起再次总结描写人物文章的一般特点,从而使他们懂得,描写人物可以从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着手,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述。趁热打铁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如《我的爸爸》《一个难忘的人》等,引导他们依样画葫芦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叙事、描写。这样,通过学习和借鉴原文,他们对写作所采用的方法基本能够掌握了,关于“怎样写”的架构也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仿写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特点。它虽然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但也不失为小学生借鉴性、依傍性作文训练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贴近生活。精选材料
  有了方法但缺乏材料也不行,材料选择不当更是可惜。面对一个个要求不同的作文题目,写作困难生仍然无从写起。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还没有疏通好作文与生活之间沟通的渠道。因此,教师必须将精力集中在引导他们围绕中心精选材料上。
  首先,指导如何审题,明确写作要求和范围,想好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五年级作文“记一个最敬佩的人”,重点词是“敬佩”,范围是“一个人”,要抓住人物和事件的特点,表达出敬佩的原因。其次,引导精选材料。可腾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某人、某事,并讲出敬佩他(她)的原因。据此,相信学生能够发掘出丰富的材料。例如,一位退休的老阿姨发挥余热,热心帮邻居带小孩;哥哥的学习成绩虽然十分优秀,但是他仍然虚心好学,从不满足;爷爷乐观开朗,老当益壮,组织老年晨跑隊开展活动……教师要让他们明白“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事物。最后,还要在谋篇布局上进行适当的安排。例如,分出写作的主次、详略,指导他们要注意捕捉记叙对象身上的闪光点来突出文章的重点等,最好是要求他们列出提纲,依据提纲作文。
  三、说话训练。先说后写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说”总是先于“写”,作文也属于写话。由于写作困难生在运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表述时总是吞吞吐吐,词不达意,因此,应先让他们学会有条理和规范化地表达出来,然后再过渡到“写话”,这样既感受深刻,又能一气呵成。要使其说得条理分明、生动活泼,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关键在于平时的不断训练。
  平时,可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进行谈话,然后不知不觉转化为说话,让他们自由地讲课间游戏、讲生活中的趣闻乐事,鼓励其说细节,这样最容易激发他们“说”的兴趣。经常设计一些贴近其学习、生活的命题说话,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让程度相当的几个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比比谁讲得具体生动;或者结合春游、秋游等活动,让他们试着讲一讲“今天,我到揭阳望天湖游玩”等话题,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说话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而在带有一定难度的话题面前,教师还要善于示范引领,拓宽他们的话源。如口头作文《我最难忘的……》,开始时,他们不知从何说起,经过适当的示范,他们就能豁然开朗,有的讲上学第一天如何胆怯,有的讲曾经玩火如何危险,有的讲妈妈对她的关爱……
  “说”是为了“写”,说的环节完成之后,要及时要求他们把说话的内容写下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作文的信心。
  四、以诵促改,提高认知
  当文章成形之后,教师还要指导他们学会修改作文,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写作困难生由于能力的限制,在默读中难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因此,要重视鼓励他们借助于声音的刺激,凭借语感发现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
  初读——修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通过朗读,引导他们再次斟酌所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写作的中心,各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否详略得当,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是否合理和恰当,叙述的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以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层次。细读一一修改文章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通过朗读,认真推敲文章中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改正错、漏之处,规范拗口的语言等,使习作达到文句通顺、标点恰当;对于具备一定作文基础的后进生,我们不妨指导他们如何修饰词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写作困难生若能养成良好的“诵文改文”的习惯,不但有利于消化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的“顿悟”,使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学会举一反三。
  实践证明,将上述的四个方法循序渐进地应用到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收到较好的写作效果。当然,针对困难生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要降低作文的要求或者调整教学的策略。例如,即使有时候他们所选择的事例不够典型,或者运用的描写手法流于一般,或者谋篇布局有点像“记流水账”等,我们也要看到他们诸如“字体工整、标点符号基本正确、内容字数写长了”等诸多值得鼓励的地方。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要提高写作困难生的写作能力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学生使用自己的的认知、情感、审美经验等,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和评价,以取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升审美才能,熏陶情操的过程。美术欣赏学习中,一些美术教师往往没有从改变学生视觉思维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忽视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的独立体验。教师说教控制着学生的感受,学生对作品没有感动。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欣赏课的本质,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习惯,选择合适的教
历史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原因、理解历史本质、认识历史规律,以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联系与比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联系与比较是辩证唯物主义最质朴的方法之一。历史只有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在历史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历史事件在比较中突出各自的性质、特点,让学生准确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
【摘要】 随文小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的生发或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而它的选材角度小,以读写为一体,读练结合,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小练笔,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入理解与体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升创作水准,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小练笔;策略探究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创设相关的整体情景,使学生在主题情景中有层次地学习。然而在单元整体教学广泛应用于教学时,问题也初步显现出来。本文主要从单元话题、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单元话题;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要求对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同步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具有整体性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对学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14个生字,能准确认读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8个生字。  2.会写课文的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赤脚、神仙、海洋、妹妹、哥哥,要求字书写美观。  3.继续渗透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四、教学
微课使用范围广、应用效果好,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及家长的青睐。但微课也仅仅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如何更好地让其在数学课堂中发挥作用?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抓住核心,精准设计  要想把“微课”带进课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教学内容先进行“肢解”,然后选取我们需要的那一部分“肢体”进行独立、单一的“微
《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之一,并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可见,设计好的数
【摘要】自我展示是人们表达自我的一种特有方式,但在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当中,有相当多的学生,严重缺乏自信,更加谈不上自我展示。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独有的方式,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在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体态律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自我表现中,获得表演的信心、勇气和能力;利用音乐提高农村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已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将智能机器人引入中小学教学势在必行。智能机器人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从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学环境的创建、课堂教学的开展上多方面配合,本文主要总结智能机器人竞赛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教学;竞赛  一、智能机器人教学活动开展的背景  智能机器人是科学技术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有必要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积极情感投入到课堂之中。  “情”是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