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在我们身边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班会:慈善在我们身边
  班会背景:本班是一个新的班集体,同学们相互之间了解不多,融合度不够,部分学生对集体,对公益事情不够热心。
  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慈善到底是什么,怎样身体力行去做慈善,从而达到班级同学能相互关心,互相爱护,使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也让每一个学生长大以后,为社会去做更多的慈善。
  参与学生: 高一(2)班全体同学
  主持人:朱卫东(班主任)
  班主任: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慈善吗?(让学生讨论一分钟,然后举手回答)
  学生A:慈善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班主任:认为自己做过慈善的同学请举手.(全班67人全部举手)
  班主任:很好,认为自己需要慈善的同学请举手。(全班7人举手)
  班主任: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分钟),我们身边的慈善到底是什么,想到了请上台发言。
  陶慧敏:我在超市收银台看到希望工程捐款箱里面的不同面值的钱,心里非常感动,我认为那是一种慈善。
  疏琦: 我认为慈善不只是捐款,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也是一种慈善。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
  朋友来安慰我,这也是一种慈善,我给大家讲一个美国家庭的故事。。。
  周子翔:在我们的上学路上,经常会碰到残疾人,我们曾经帮助过他们吗,如果帮助过,你是善良的,如果没有,从今天开始,我们都可以伸出自己的手。
  许玉飞:我认为慈善,顾名思义,慈就是慈爱,善是友善,慈善就是有爱心,友好地对待他人。
  谢岩:慈善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对别人的帮助,是一种习惯。
  楚心怡:现在许多医院缺血,我听了都非常着急,献血也是慈善。
  胡悦:我们学生没有大笔的钱去资助别人,也不能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我们都有一颗
  心,同学们互相帮助,彼此感到温暖,这也是慈善。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在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打动我们,我首先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两个星期以前,我中午放学的时候,天突然下雨,我站在大楼门口,望着哗啦啦的雨,我无计可施,就在这时,陈欣慰同学拿着他自己的伞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班, 你用我的伞,我和其他共一把伞。”我确实非常感动,我也想让同学们来讲述发生在你身上最感动你的故事。想到了请上台讲述。
  许微:一个下雪的上午,我在上学的路上摔倒在冰面上,一个素不相识的姐姐跑过来扶起我,并问我摔伤了没有,我特别感动。
  王俊:在参加中考之前,我心情特别压抑,我的一个朋友送给我一片绿叶,她说绿叶代表着
  希望与活力,我收下了这片绿叶,我顺利地通过了中考,春去秋来,冬天将至,绿叶
  已经发黄,但我仍然珍藏着它,因为它是我心中永远的绿叶。
  张弛:在我参观世博会期间,天突然下雨,我没带伞,旁边一位我不认识的叔叔把他伞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他自己身上淋湿了许多,我很感动,这件事对我的触动比世博会本身还大。
  许飞:我外婆去世的时候,我很伤心,但很多人都来帮助我,陪伴我,他们的关心和话语让
  我慢慢从伤心中走了出来。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同学都还有自己的故事来和大家分享,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愿望,但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都更深刻地理解了我们身边的慈善,它可能就是帮同学解一道难题,借给同学一把雨伞,一声问候,一个短信,甚至是一个微笑,一双倾听的耳朵,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当我们一只手接受他人善意的同时,另一只手应该给他人以帮助,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班级中,我们就会感到家的温暖。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一次长征,长征路上我们会经历失意与挫折,痛苦与沮丧,但是如果慈善在我们身边,再多的苦,再多的累,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能一起度过。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你需要身边的慈善的同学请举手(全班67人举手)。
  主持人:今后愿意做身边的慈善的同学请举手。(全班67人举手)
  主持人:同学们,请把手伸给你的同桌,无需太多的语言就能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是朋友,我能帮助你,我也需要你的帮助。有请周子翔同学上台领唱《让世界充满爱》
  主持人:在歌声中我们就要结束今天的班会课了,愿慈善在我们心中,愿我们人人都能做慈善,谢谢大家。(掌声)
  后感:本节班会课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学生在发言时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师生都经过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达到了班会课的目的,相信更多的同学们今后会身体力行去做身边的慈善。
其他文献
德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性内容,但现在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形式的问题,亟需我们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改进,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高中政治知识的枯燥性是导致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政治知识的枯燥性难以避免,但是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途径减少枯燥性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改善教学艺术增加政治知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偏向。一种认为数学课无法进行德育,另一种是不顾学科特点,牵强附会联系政治。随着创新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一轮基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对照当前素质教育中关于构建语文教学的策略与目标的要求,结合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特点,尝试实施语文分层教学。本文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1、制订语文分层教学计划和目标;2、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3、分层备课的方法;4、分层授课的方法;5、有针对性地分类辅导与分层检测 。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中学 语文分层
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在体验与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体验才能形成。与德育内容改变相一致的是德育方式方法的改变
数学知识浩如烟海,定理、定义、法则、公式多如牛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很是头痛,在教学中适当把定理、定义、法则编成一些“顺口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几个理数的乘法法则: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奇数个时, 积为负; 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 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如果存在因数为0的,那么积为0.这个法则学生记忆有困难,在教学中把它浓缩成下面的几句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
上课铃响了,我健步走上讲台,在同学们的一片“老师好”的问候声中,我向大家鞠躬致意请他们坐下。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追及”问题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尤其是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关系很难理解,尽管在备课时,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查了好几本资料,才归纳、整理出了几道典型的例题,并且也准备了一些教具。我想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和用教具模拟物体的运动,加深对“追及”问题的理解,但我还是有点担心
【摘 要】随着轮滑运动在国内的开展,对轮滑器材、技术、选材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速度轮滑追求器材更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影响速度轮滑的原因即—轮滑技术,对轮滑技术的要求相当高。现在双蹬技术已经在国内引起轮滑运动员的高度重视,因为双蹬技术是提高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轮滑双蹬技术动作作了具体分析与技术要领指导。  【关键词】速度轮滑、双蹬、水平分力、重心转移  【正 文】  当今轮滑运动已经的风靡全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