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随访应用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传统24 h动态心电图和家庭式心电监测仪掌上心电对同一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心律情况进行随访监测,比较2种随访方式的有效性和依从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共52例,分别同时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和掌上心电随访其术后12个月以内有无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随访方式的结果,并计算了2种随访方式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通过微信推送并收集《掌上心电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掌上心电的患者使用体验。

结果

共入选52例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随访期间共收集169份动态心电图和1 218份掌上心电图记录,动态心电图和掌上心电所诊断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0.4%和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掌上心电对房性心律失常事件检测的灵敏度为86.2%,准确度为92.6%,阴性预测值为86.2%,均高于动态心电图。共收到175份《掌上心电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问卷反馈,大部分患者认为掌上心电更节约时间、性价比更高、更能了解自己病情。

结论

掌上心电对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监测效能优于传统24 h动态心电图,其患者依从性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的分布特征,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手术植入左心室导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患者174例,观察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的分布,记录其数目及其近端来源,测量其近端(心脏心尖部-中部交界处)管径。结果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来源:前间隔静脉162例、侧前静脉27例、侧静脉69例、侧后静脉101例、左心室后静脉38例
目的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有效性。方法入选自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植入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的患者7例。术中测试心房P波振幅和心室起搏阈值、阻抗及R波振幅。术后通过家庭监测或门诊程控的方式获取导线状态参数、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情况,对心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力衰竭(心衰)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CRT植入的患者357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HDL-C水平分为正常HDL-C组(≥1.0 mmol/L)和低HDL-C血症组(<1.0 mmol/L)。定义随访终点为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包括心脏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5年12月所有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动过缓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Jadad质量评分,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临床症状、心率变化、室性早搏(室早)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患者总数1 972例,治疗组1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