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百家讲坛”走红第一人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_yue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
  ——阎崇年
  阎崇年因2004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系列讲座《清朝十二帝疑案》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他凭着长达半个世纪满学研究的深厚学术功底,不仅以史料翔实。条理清晰的讲稿内容赢得了专家、同行的认可,还以深入浅出、熟稔生动的讲座风格吸引了大批普通电视观众。特别是他的“正说”定位,对当下盛行的“戏说”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抗,如一股清新的风涤荡着日益混杂的大众传播领域和历史界。其讲稿由中华书局以《正说清朝十二帝》结集出版后,曾长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的头把交椅,销售数近40万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正说历史的热潮。可以说,阎崇年是国内成功运用央视这一强势媒体,将历史这一严肃科学从书斋推向大众的第一人。
  今年7月的一天傍晚,我们如约来到阎崇年家。一进家门,仿佛走进了图书馆,高达天花板的书柜占据了三面墙壁,沙发上。地上也散落着书刊,穿着背心的阎崇年边给我们拿拖鞋边让我们自己找地方落座。因夫人有事外出,落了单的他正准备自己煮方便面吃。看见我们他非常高兴,说这下可有人陪我吃饭了。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帮着一起煮好面后,就坐在书堆里边吃面,边听阎崇年谈笑风生地为我们讲述这一轰动节目的产生、录制及播出后的一些有趣和感人的故事。
  
  央视到家来“相面”
  
  节目最初的动议早在1998年。其时阎崇年尚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当时所里的和梅女士提议与电视台联系,通过电视把所里的研究成果推广出去。但这件事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被搁置下来。直到2003年底,到任不久的朱明德院长到各个研究所走访了解情况时,和梅女士再次向他提起了这事,朱院长当即表示这个想法很好,并积极帮助和梅与电视台联系、策划此事。这时阎崇年已经从社科院退休,这些前期的策划工作当时他并不知情。2004年初,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导突然找到阎崇年,说他们策划了一个系列讲座,定名为《清朝十二帝疑案》,一帝一讲,共十二讲,想请他担当第一讲。
  “百家讲坛”此前的讲座大多是一人一讲,《清朝十二帝疑案》是第一个系列讲座,如果开头讲砸了,整个节目就可能面临失败。央视非常重视,栏目组的编导、组长。制片人分别三次到家面谈,阎崇年风趣地说:“说是面谈.其实就是‘相面’。他们到我家来看到我家里的书特别多,我谈吐也有些涵养,说话也不结巴,这才确定让我来讲。”
  
  第一次“上镜”
  
  2004年5月1 3日上午,人民大学容纳800人的多功能厅座无虚席。这是阎崇年第一次走出书斋,在“百家讲坛”节目中“抛头露面”。多年的学术积累使他在众多观众面前侃侃而谈,一个小时的讲座一气呵成。第二天到中央电视台看录制效果,看了五分钟,觉得效果还不错,美中不足的是两个嘴角都是白沫,他抱怨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不提醒一下,他们说当时都听出神了,谁也没注意到。
  栏目组的负责人把阎崇年请到了办公室,他这才知道,栏目组的全体成员及聘请的专家当天下午已集体看过了录像片,他们对讲座给予一致认可,并且决定接下来的十一讲全都交给他一人完成。一人担当十二讲的系列讲座,在“百家讲坛”栏目是史无前例的。
  


  
  最难的是抓住观众
  
  “百家讲坛”节目并不针对特定的观众群,观众成分十分复杂,阎崇年曾将其总结为“十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地区、宗教、民族、阅历、需求。地位等,这诸多不同必然造成他们口味的千差万别。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抓住更多的观众,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阎崇年最用心的问题。栏目组从收视率考虑,希望讲稿突出故事性。但阎崇年认为这是一档学术讲座,应该以学术为基调,在这个基调上展开故事。如何使学术讲座增加故事性和趣味性,这使一直从事纯学术研究的阎崇年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仔细研究,他将观众对节目的期待总结为“五求”,即求知、求真、求悦、求励、求鉴。根据这“五求”,阎崇年将讲座定位为“五说”——正说、细说、新说、通说和深说。正说是历史学的根本,在“戏说”成风的今天,目的在于正本清源,还历史以真实。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专业学者,阎崇年对历史始终怀着一种敬畏心理。细说是讲那些通常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增加故事性和趣味性。新说是讲述自己在历史研究中的新发现、新观点,旨在与历史研究及爱好者探讨。通说是纵览历史,从历史的兴衰演变中给人以启迪,主要为满足政界、军界、文化界等管理者以史为鉴的需求。深说即透过历史现象进行本质和规律分析,比如在第一讲中,通过对努尔哈赤一生的分析,总结出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一小时后面的功夫
  
  


  讲座每讲录制一个小时,每周录一讲,后来由于讲稿的完善和成熟而由原定的12讲改为38讲,前后录制共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阎崇年全心身投入到节目的录制工作中。每周一个小时的节目,他要准备五个小时的讲稿,每天撰稿5000字,还要查阅大量资料,他要求讲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要有据可查。为此,他几乎谢绝了所有的交往活动。偶有来访的亲友,便成了“预讲”的观众,他们不仅要听,还得提意见,这儿讲得不透彻,那儿讲得不生动,这些意见给阎崇年提供了观众的视角。每逢节目录制的前一天晚上,阎崇年就会从他居住的北京市社科院家属楼出发,沿着现在的奥运场馆西侧的北辰西路向北一直走到大屯路,当时这条路还不通车,很安静,散步一个来回是一个小时,正好把讲稿在脑子里过一遍,这时他才能放心睡觉,等待第二天的录制。
  虽然很认真地编写讲稿,但看过讲座的人都知道,阎崇年在讲的时候并不看稿,一个个事件、年代、地名、人名、官衔等,随手拈来,丝毫不差。特别是帝王年号与公元纪年的对换,更是张口即来。曾有同行惊疑于他的这种能力,当面拿年表考问,他均能对答如流。阎崇年笑说,如果连这些年代都记不准,一边讲还要一边换算半天,观众不早换台了吗?
  
  节目播出后的“明星”生活
  
  


  讲座播出后,阎崇年从一位书斋深处的学者成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明星,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大量的讲学邀请及约稿几乎让他应接不暇,到目前为止,除了西藏因家人担心他的身体而没让去以外,国内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他踏过的讲台,并数次应邀到国外讲学。
  现在,阎崇年无论走到哪儿,都有可能遇到喜爱他的观众。有一次在扬州参观,一位导游小姐认出了他,激动地丢下她的旅游团跑过去 合影。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欧洲居然也碰到了他的“粉丝”。今年夏天阎崇年和同去旅行的同事正在巴黎塞纳河上乘船观光,突然另一条船上的几位女士纷纷向他挥手,原来她们是北京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暑期结伴来欧洲旅行,没想到在异域他乡巧遇明星同胞,欣喜之余自然少不了合影留念。
  
  勤奋豁达的阎崇年
  
  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借鉴历史。从清朝十二个皇帝及其296年的历史,阎崇年总结出了“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天、地、人三合早有人提出,但“己合”却长期未被重视。己合,对于一个国家,就是内部的和谐,对于一个人,就是善于调节身心健康。有些人虽占尽天、地、人合,但由于不善于己合而过早地退出历史舞台。顺治帝6岁登极,7岁入关定都北京,又有众大臣辅佐,基本上是风调雨顺、民心归一,但由于不善己合而24岁早亡。
  阎崇年为自己的书房取名“四合书屋”,认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得益于这四合。首先他占了天合,整个社会崇尚科学、重视学术的氛围浓厚。同时他更占有地合,自己身处北京,在满学研究及成果的发现方面可说是占尽先机。人合更是不可或缺,人生道路上,他有幸得到众多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是己合,把人生的各种经历包括挫折都看成财富,以一颗平常心笑对人生。
  谈及他的明星生活,阎崇年轻松一笑说,没有几个年潜心书斋的学术成果,我也不会被那么多人喜欢和认可,如果我现在在书房坐不住了,那我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他现在依然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简单且规律的生活。每天早4点起床,晚11点睡觉,中年就在沙发上打个盹。如果没有节目录制或其他外出活动,他便整日蜗居书房,写作累了就读书,读书累了就翻翻报刊。
  方便面在愉快的气氛中吃完了,阎崇年在电脑上打开他为即将出版的新书《明亡清兴六十年》作的序,对我说:“你是编辑,正好帮我修改修改。”我认真拜读后,仗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对两处用词提出修改,阎崇年仔细考虑后,当场修改,并十分高兴地说:“你帮我修改,出版时可就成了我的成果了!”
  人们常以十年磨一剑来比喻做事的坚韧。阎崇年就像一位铸剑者,数千年默默地打磨着他的宝剑,之后又将宝剑——入鞘封存。2004年在“百家讲坛”的亮相,可说是他的第一次亮剑,宝剑出鞘,立即光芒四射。如今,阎崇年又将亮出他的第二把剑——《袁崇焕》。这是一个共40余讲的系列讲座,分为上(袁崇焕前明清争局)、中(袁崇焕与明清争局)、下(袁崇焕后明清争局)三部分,以袁崇焕这个明末著名将领为切入点,讲述明亡清兴六个年的历史。截至采访时,已录制了30余讲,预计将于今年9月初在央视“百家讲坛”与观众见面。
  编辑/李小灵
其他文献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教育的理念、模式及层次类型等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对此,学术界、教育界已进行过不少有益探索.本文仅就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走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道
编者按:rn有关中小企业融资,并非什么新话题.被冠以“半壁江山”高帽的乡镇企业,早已是口干舌燥了,可是终竟“人微言轻”,“天高皇帝远”,人家听不见.媒体近似“光打雷不下雨
1995年9月原国家教委决定把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一些高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从此拉开了高等学
1rn日头已经落下去了,辽远的西天上,夕阳血红的一片.rn时间已到了掌灯时分,程子善老人家里才收拾停当.那件玄布滚边的衣裳,是穿在老人身上了;那顶莲花瓣儿样的镶边玄帽,也在
循环经济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在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发展循环经
太阳语言理论提出,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是一种原始的突厥语言的后代.它还声称所有其他语言从根源上都可以追溯到突厥语.第二届土耳其语言大会之后,外来词汇的替换工作遇到了瓶颈
知青赵萌萌是甩着她的大辫子走进丁村的。赵萌萌就跟在韩跃进的后面,步子迈得有些大,辫子摆得有些夸张。赵萌萌的头不停地摆来摆去,辫子就摆得更夸张,更不切实际,就像一个人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准备;术后加强监测,给予休息与活动指导,预
“弃子”在围棋战术里非常重要,对于职业棋手而言,“弃子”战术更是判断他们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文章以“弃子”概述与围棋运动员心理要求为基础,探讨了“弃子”与围棋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