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对原创启蒙读物出版创作的启示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猪佩奇》是一部受到全世界低龄幼童欢迎的动画片,随之衍生出的动画故事绘本也风靡世界.在中国,《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和绘本,凭借有趣欢快和积极向上的内容、简洁的造型、丰富的想象力等优点,在2~5岁的学前儿童及其家长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小猪佩奇》的成功对我国这一类型读物的出版创作很有启发.文章介绍我国原创读物发展现状,并结合《小猪佩奇》这一IP大获成功的因素,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值得借鉴的理念和方法,旨在为原创启蒙读物的创作与出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我国的原创启蒙读物立足低幼群体,明确年龄分级;创作也考虑市场需求,坚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兼顾家长需求;秉持寓教于乐的方针,努力讲好故事,将知识、价值观融入故事中,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学习.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在把握节目定位和传播规律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日本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历史早于中国近30年,在传播策略、服务理念、节目模式、板块设计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文章以NHK电视台早间新闻《您早日本》为例,分析该节目的特征以及日本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应对新媒介环境的方法,总结内容编排、主持人品牌效应、独家深度报道、介入社交媒体平台等方面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我国不断提升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后,“五育融合”再次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对此,本文基于“五育融合”的内涵及必要性展开阐述,进一步讨论目前我国推行“五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资源零散、教学目标片面、评价目的单一等.同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整合资源、融合目标、多元评价,形成“五育融合”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贝克特一生创作发表了三十多个剧作,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的运用、舞台道具、还是剧作的传播媒介,其戏剧创作风格存在着一定的嬗变.从最初流浪汉式的滑稽人物,到梦幻似的幽灵人物;从人物的嬉笑打骂,到后期的沉默无言;舞台道具由繁到简,但在技术层面上由简到繁;从最初简单的舞台说明,到后期注重与各种技术及媒介的结合.贝克特戏剧以其嬗变的独特艺术风格展现了现代人存在的荒诞与孤独.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湖南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与新策略,以期实现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经验值得总结.主要经验有:第一,政治领导方向目标方面的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铸魂育人的长期目标和应时代需要育人的近期目标的合一.第二,体制组织布局方面的经验:坚持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完善党委、教学部门、宣传部门、学工部门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全方位、全领域育人的布局.第三,业务建设方面的经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关键课程的地位,大力进行课程建设,不断升级学科建设.第四,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思想政治辅导员队
在大多数非学术专业出版社,社会效益任务主要靠学术著作的出版来完成;在设有专门学术部门的非学术专业出版社,社会效益成为学术部门的首要评价考核指标.但是,不同于码洋、字数、利润等可量化的评价考核指标,社会效益如何评价,一直是出版社的难题.社会效益无法量化的直接后果是学术部门或者学术编辑的工作成果、社会贡献无法量化,无法与岗位、薪酬、奖励挂钩,无法对学术编辑或学术部门形成有效的激励.文章以非学术出版社的学术部门和学术编辑的评价考核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学术出版评价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并在解读《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实力显著增长,英国和日本都深受“美国化”的影响,日裔英国移民作家石黑一雄在其三部小说中比较客观地展示了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和英国的巨大影响,美国作为日本和英国共同的他者,在这两个国家受人仰视,两国国民、特别是年轻人欢迎本国被“美国化”,美国享有风光无两的国际形象.透过美国这个共同的他者,这几部小说还透析出石黑一雄本人的他者身份:对自己精神原乡日本和生活家乡英国既亲近又远离的间离状态,展现出“第三空间”中的石黑一雄摇摆不定的身份归属感.
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三个高女人》兼容不同形式的年龄身份,即年龄推移、错位与跨越.在他的笔下,三人合一的创作技法展现出年龄分层之间的联结与断裂,年龄特征同相应的年龄阶段解绑,成为旅居其他阶段的漂浮之物.因此,老化不再是老年群体独属的经验,它渗透于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而身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会受此影响,呈现异于年龄规范的的行为举止与思想内涵.
赛珍珠拥有中美双重文化背景,却难以被任何一方完全接受,一生都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小说创作来思考文化身份问题.本文结合赛珍珠的生平,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分析《大地三部曲》第三部《分家》中王源的文化身份的三次嬗变,即处于异质文化中遭遇的文化身份的冲突、回国后身份的失落及之后通过融合中西文化完成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揭示赛珍珠藉此表达的理想的文化身份建构理念,以期对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启示.
英美文学的人文学科属性决定了英美文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生相长、天然契合.立足课程思政内涵,探索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路径,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英美文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符合我国新时代“三全育人”战略的客观要求.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展开中西文化对比、加强批判性教学等尝试手段,帮助学生拓宽文学批评视野、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勇于质疑求真的创新性人才,不只从理论层面为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了思路,也从实践层面实现了英美文学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资源的有效融合;不仅彰显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