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来源 :核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不加热冻干、加热冻干、热泵干燥、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海鲜菇进行干制,结合海鲜菇干品的质构特性和复水率,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动态分析海鲜菇干品复水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与海鲜菇干品核磁参数、质构特性与复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制备的海鲜菇干品在复水过程中均会出现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3个组分峰,随着复水时间的增加,不易流动水、自由水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结合水含量变化不大.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不加热冻干、加热冻干)组海鲜菇的复水特性最好,热风干燥海鲜菇的复水特性最差.复水过程中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组海鲜菇的硬度、咀嚼度较小,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组海鲜菇的硬度和咀嚼度较大.干燥方式对海鲜菇的复水及品质特性有显著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海鲜菇的干制.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体系影响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探究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信号转导关键组分BES1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叶片形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荧光标记微管的mBES1过表达BR超敏番茄植株,即mSlBES1-OXx SlTub6-eGFP杂交材料(B×T).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mBES1过表达改变了叶片细胞的形态并产生卷叶表型.进一步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BES1番茄叶片微管蛋白表达量下降.同时,外源80 μmol·L-1微管解聚剂处理杂交材料,发现mBES1
1985—2020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表明,邹平市水土流失面积净削减51.32%,实现了面积强度双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指数从微度严重等级下降为不严重,通过强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力度空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当前水土保持率提升、示范工程创建、规划实施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在现代化信息科技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要论述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方式,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践研究.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施工导流作为相对复杂的工序,应重点围绕施工现场予以综合分析,以便选择最为适宜合理的导流施工方法,以保障导流作用的发挥.该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导流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围绕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为考察微波辐射处理对浓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微波辐射条件下白酒样品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新酿优级酒在微波辐射温度45℃,微波辐射时间80 min,微波辐射功率500 W条件下,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比例与四年中级酒最接近;与新酿优级酒相比,最佳微波辐射酒以及四年中级酒中酯类含量分别上升31.20%和21.57%,醇类含量分别下降21.99%和47.64%,醛类含量分别下降14.18%和9.00%,酸类含量分别下降18.07%和22.
泉州湾跨海大桥为9联3×70m连续刚构桥,为了取消深海区域每联边跨临时支架,相邻联边跨主梁采用“假悬臂”施工,主梁达到最大悬臂状态时,合龙顺序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结构应力和线形.研究表明,不同合龙顺序结构最大应力和线形相差较小;环境降温对结构内力影响较大,先合龙每联边跨后合龙中跨为最优合龙方案,主梁选择环境温度较低时刻进行合龙;施工过程中交接墩交接缝相对变形较小,竖向和横桥向变形<1cm.
番茄生产是现代蔬菜生产的主导产业,因经济价值高,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然而番茄生产大多面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其他病毒的严重威胁.最新研究发现双链RNA结合蛋白(DRB)在植物RNA干扰(RNAi)抗病毒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番茄DRB(SlDRB)基因抗TYLCV防御反应,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并分析番茄DRB基因的基础性质,包括DRB基因家族进化树、基因结构和基因染色体上的位置、保守基序、组织特异性表达等,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SlDRB基因家族对TYL
马铃薯块茎产量性状复杂,由多个产量组分构成.为探究马铃薯块茎不同顶端优势类型、植株主茎数和产量组分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02份高代品系块茎的发芽情况进行筛选,以12个顶端优势强弱程度不同的马铃薯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马铃薯植株盛花期测定主茎数;收获期统计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小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大薯数、单株小薯数;贮藏期测定芽眼个数、发芽个数、发芽长度等,分析马铃薯块茎不同顶端优势类型与植株主茎数及产量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个马铃薯品系
单萜化合物是香味文心兰花香的主要成分.为研究文心兰单萜化合物合成的分子机理,本试验以文心兰香味品种红梦香为材料,基于文心兰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得萜类合成酶基因OnTP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其分子特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nTPS的开放阅读框为1 797 bp,编码598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含有单萜合成酶基因家族典型的RRx8W、DDXXD和XDLGTSXXE保守基序,与铁皮石斛α-松油醇合成酶和月桂烯合酶序列同源性达68%,属于TPSb亚家族.亚细胞定
侧根是水稻胚后发育的重要器官,具有吸收养分和稳固植株的作用.本研究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水稻Kasalath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一个水稻侧根突变体Oslrd2,对其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分析、图位克隆、候选基因测序及转基因互补验证.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Oslrd2幼苗期的苗高和根系伸长都受到明显抑制,侧根短且数量少.通过对侧根原基的亚甲基蓝染色和解剖观察,发现相较于野生型,Oslrd2的侧根原基数目降低,且原基和侧根的形态发生膨胀变形;其成熟期的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也受到显著抑制.遗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