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扣一滋味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中山路局口街街口矗立着3座大红的龟印雕塑,初来乍到的游客常被它喜庆的颜色以及独特的外表吸引,不时有人拍照留念。雕塑的原型是厦门独有的民间艺术——龟印,这是制作红龟粿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曾经占据着闽南地区的大街小巷,为百姓家中常备之物。时至今日,购龟印做红龟粿的人越来越少,手拿龟印一扣一个红龟粿的乐趣已然成为儿时的记忆。但在潘海员眼中,这样的雕塑背后充满酸楚。作为潘氏龟印技艺的传承人,潘海员忠诚地守护着祖上传下的龟印制作手艺,一走就是30多载。
  老城区老手艺
  潘海员的家在老城区大同路边上的南轿巷里,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就是他的工作室。刚凑近屋门口,一股浓郁的樟木香味便扑鼻而入。向屋内望去,大约5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龟印和糕饼模具,潘海员正站在桌旁刨着木块。见有人来了,便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迎了出来。
  “雕龟印是我们家祖传下来的,我是潘氏龟印第五代传人。”寒暄片刻,潘海员开门见山介绍道,制作一个龟印很复杂,先要将樟木锯片制成模具状,然后在上面凿制出龟壳纹路,周边还要刻上各种花纹。制作时不打草图,雕刻一气呵成,稍有闪失,龟印就会变成残次品。最后经过打磨抛光,就可压制红龟粿了。
  到了晌午,气候开始闷热,潘海员停下手中的活,休息时间到了。每天早上9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潘海员都要刻刻龟印,哪怕并没有订单,“不练习的话手就生疏了。”随着各路媒体的宣传,近几年潘海员愈发被大家认识,不少活动都邀请他前去现场展示龟印制作技艺。尽管拖木材带工具很辛苦,但潘海员乐在其中,“只要有机会宣传龟印雕刻,怎么做都值。”
  然而,年届五旬的潘海员却没有一个徒弟。因为刻龟印是个力气活,买家又不是很多,年轻人都看不上这门技艺。还好儿子前不久打来电话,“爸,等我大学放假回来跟你一起学龟印雕刻。”潘海员知道,儿子并不打算以龟印雕刻为生,但能腾出业余时间继承父辈的“衣钵”,无疑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倍感欣慰。
  临行时,潘海员拿出一件原色龟印递到我手中,“礼品龟印就不送你了,用这个直接做红龟粿,更有味儿……”望着龟印上的“福禄寿喜”,一股暖流涌入心头,想必用龟印亲手做红龟粿,包含的祝福和情感会更加浓郁深厚……
其他文献
语篇导读  仅凭阅读和倾听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你数学题练得越多,数学就越好。每个题都有自己的特点,重要的是在考试之前以多种方式解决它。纠正错题时,每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很重要。掌握数学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营造一个无干扰的学习环境。  1.Practice, practice and more practice  It is impossible to study maths properly by
古老的村落,墟烟苍茫,人世更迭,谁还会记得这些遗落在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而它们在历史上曾经是那样的熠熠夺目。  福建宁化素有“客家祖地”之称,民间宗族观念很重,修订家谱是族中头等大事。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浓重的家族观念,宁化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木活字修谱的传统。这里管从事木活字修谱的艺人叫“谱师”,现存的几个“谱师”中,邱氏“文林堂”第四代传人邱恒勇年龄最小。  小邱不常在家,因为修谱之事多数在主家祠堂进
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剪出柳条纤纤的细叶,却仍然裹着末冬的寒意,一款天然植物润唇膏是必不可少的装备。采用纯天然油脂与香甜蜂蜡融合,植物精油调香,给双唇舒缓柔润的呵护。
喜欢听到别人说“不急”、“慢走”。简单的话里,有种生活态度和节奏,仿佛一切来日方长。可以慢慢地做。慢慢地想,都来得及。做手工,大概也有这种态度和节奏在里面。  最早做的手工,都和纸有关。剪纸、折纸、粘贴,都和纸有关。和纸有关的一切,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于是。也只好慢下来,细细地沉在里面:不同的纸之间那种不同的质地。蜡纸彩色那面的光滑,草纸上的纹路和没有化成浆的草叶,还有纸的气味、纸张摩擦时那种令人愉
赫尔辛基的天很蓝。  飞机落地后,参加“北欧设计之旅”的朋友们,第一时间发微博报平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台湾到日本,再到北欧,由本刊主办的“世界工艺文化之旅系列”分别以文创、工艺、设计为主题,持续为大家架接交流学习的桥梁。通过手工看世界,通过世界促成长!这是我们孜孜不倦推出更多好线路的初衷。  走出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观念。不管是山乡里的传统手艺人,还是城市里的手工艺从业者,能够意识到自
《老虎高原》画于1989年,这是吴冠中最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作品,因为在此件作品之后,他的画风有所改变。吴冠中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此后,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
闭上眼睛,你能想到的木玩是什么样子?脑海里浮现的总是大人们糊弄小孩的粗糙玩意儿,简单而缺少灵气。当看见瑞典设计公司Playsam出品的木玩时,你一定会惊叹,原来世界上竟有如此灵动的尤物,更重要的是,它浑身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可爱又不失贵气千万别小瞧这家只生产原木玩具的“小公司”,它至今仍是瑞典设计界著名的“瑞典优秀设计奖”的得奖常客,是新—代北欧设计不可遗漏的品牌。  经典流线原型车:Plays
烟笼雾绕,如诗江南。6月8日下午5时,中国原创艺术手袋第一品牌半坡饰族(bampo)2014“苏州艺象”新品发布会,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网师园隆重启幕。这场国粹精华与时尚艺术结合的跨界盛宴,不仅吸引到知名艺术家邱光平、集和品牌(中国)创始合伙人龚凯等百余位社会精英出席,也引起国际时尚界的极大关注。  半坡饰族与苏州网师园的邂逅源于彼此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首席设计师谢晓蕊把对园林的感动和热爱
醉心于收藏的孙文雄张淑茹夫妇几十年来收集的手炉达上千件。  这些手炉千姿百态,“它们都是纯手工制作,因为出自不同工匠之手,所以可说是千炉千面,争奇斗艳。”张淑茹引领我们到她的私人博物馆参观,手炉的造型非常特别:方形、圆形、椭圆形、六棱形、八棱形、十二棱形、十六棱形、灯笼形、瓜棱形、元宝形、笸箩形,甚至还有龟形。他们收藏的手炉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北齐的青铜“万字无边”圆形“四系”手炉,此炉用陶范法制成
500多年来,古灶窑火生生不息,窑宝不断。它是一道最具灵性的光,联结着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制陶人。    在佛山石湾东平河畔,有座古灶依山而建,宛如卧伏长龙,俗称“龙窑”。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风,就命名为“南风灶”,后因随着灶龄的增长,又得名为“南风古灶”。  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    神奇窑火越百年    迈过一道沉实的巨大木门,骤然止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