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质疑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培养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当前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喜忧参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培养:营造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质疑”能力 提高策略
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了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质疑能力的现状
1.部分学生拥有质疑的能力
质疑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以《第一朵杏花》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文章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是因为文章主要围绕第一朵杏花展开的,有些学生的看法是不同的,这些学生认为文章以第一朵杏花为题,不仅因为文章围绕第一朵杏花展开论述,更因为“从第一朵杏花”能够体现科学家竺可桢科学研究的严谨精神。
2.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供学生质疑
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班级中个别学生的质疑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时忽略质疑环节的设计,根本不能培养这些学生的质疑能力。以《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学习为例,文章学习结束时,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还有疑问,这些学生会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回答没有,但是让其中一名学生对课后题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重点语句的分析。可见学生不懂的问题很多,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机会让学生质疑。
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思维、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学生会自主地从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独自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和同学、教师交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的头脑保持活跃,教师适时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
1.营造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
教师需要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提问,并进行提问的讲解。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予以肯定,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以《冰花》为例,有的学生会向教师提问冰花为什么会产生呢?这个问题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不相关的,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实验:准备一个小碗放入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将棉线的一头放在小碗中,另一头露在外面,将小碗放到冷柜里,等水凝结成冰就成了冰花。教师通过做实验让学生理解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并引导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描述制作出来的冰花是什么样子的,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手法。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差别,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与学生质疑能力相关的信息,并结合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提问次数、回答问题的质量等,确定学生的现有质疑能力。教师在上课时要重点培养没有质疑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做好问题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针对课题教师询问学生:“同学们,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问号?”教师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使学生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自己提问。学生纷纷举手:“是谁让谁把这条鱼放掉的?为什么必须放掉?好不容易钓的鱼,为什么放掉呢?多可惜呀!”教师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3.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生在质疑时可以对文章的题目、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内容进行质疑。以《乌鸦喝水》的学习为例,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质疑:“同学们,看见文章标题你们有什么疑惑吗?”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随后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质疑,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除了对文章题目的质疑,对文章中关键语句的质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一般指的是最能体现文章中人物品质、表达含义深刻、运用修辞手法、突出中心的句子。以《草原》的学习为例,文中出现这样一句话: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教师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对句子中的内容进行质疑,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质疑”能力 提高策略
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了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质疑能力的现状
1.部分学生拥有质疑的能力
质疑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以《第一朵杏花》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文章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是因为文章主要围绕第一朵杏花展开的,有些学生的看法是不同的,这些学生认为文章以第一朵杏花为题,不仅因为文章围绕第一朵杏花展开论述,更因为“从第一朵杏花”能够体现科学家竺可桢科学研究的严谨精神。
2.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供学生质疑
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班级中个别学生的质疑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时忽略质疑环节的设计,根本不能培养这些学生的质疑能力。以《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学习为例,文章学习结束时,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还有疑问,这些学生会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回答没有,但是让其中一名学生对课后题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完成重点语句的分析。可见学生不懂的问题很多,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机会让学生质疑。
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思维、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学生会自主地从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独自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和同学、教师交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的头脑保持活跃,教师适时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
1.营造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
教师需要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提问,并进行提问的讲解。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予以肯定,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以《冰花》为例,有的学生会向教师提问冰花为什么会产生呢?这个问题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不相关的,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实验:准备一个小碗放入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将棉线的一头放在小碗中,另一头露在外面,将小碗放到冷柜里,等水凝结成冰就成了冰花。教师通过做实验让学生理解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并引导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描述制作出来的冰花是什么样子的,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手法。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差别,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与学生质疑能力相关的信息,并结合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提问次数、回答问题的质量等,确定学生的现有质疑能力。教师在上课时要重点培养没有质疑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做好问题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针对课题教师询问学生:“同学们,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问号?”教师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使学生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自己提问。学生纷纷举手:“是谁让谁把这条鱼放掉的?为什么必须放掉?好不容易钓的鱼,为什么放掉呢?多可惜呀!”教师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3.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学生在质疑时可以对文章的题目、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内容进行质疑。以《乌鸦喝水》的学习为例,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质疑:“同学们,看见文章标题你们有什么疑惑吗?”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随后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质疑,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除了对文章题目的质疑,对文章中关键语句的质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一般指的是最能体现文章中人物品质、表达含义深刻、运用修辞手法、突出中心的句子。以《草原》的学习为例,文中出现这样一句话: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教师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对句子中的内容进行质疑,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