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高考衔接题技巧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衔接题,是高考一直在考的一类题型,无论是以一卷的选择形式,还是以二卷主观题填空排序的形式。这类题的特点就是要考学生的思辨能力,推理能力,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考学生的语感,考学生说话的能力。利用好了它对于主观试题中的任何一道题都有借鉴意义,现代文的答题形式和结构,作文写作时的结构安排和行文思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题型来形成良好的习惯。它是语文能力的检测,对于学生以后的说话行事,也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一些典型题目来试图揭开它神圣的面纱,教会学生怎样来思考问题。
  一、陈述对象一致
  一般来讲,试题所给的这段话具有共同的话题,也即陈述对象必须一致。他们一般具有同一主语,通过不同侧面来表现、阐述所给对象。这类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下面仅举一例: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解析:对于①②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句中的“去年夏天,我在杭州”得出,现在应该不在杭州,因此用“那儿”,选②,而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我们从后面的“江岸后面是…”得出全句是以“江”为陈述对象的,从③④的落脚点,得出③落脚在“在钱塘江边”,陈述对象转为“钱塘江”④主干为“六和塔……矗立着”,陈述对象仍为“六和塔”,⑤⑥中对象都为“江面上”但是⑤中将江面的特点“帆影点点”作为了修饰语,与③连接不如⑥恰切。因此答案选A。
  二、注意句子中并列关系词语的顺序及其引起的句间关系
  衔接题中一般会有五到六个句子,句子中间有时会有内在联系,我们把这类题目叫做语言衔接题,其实主要就是考察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因此句间关系是我们应答这类题目的重要方法。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关系,在做选择类型的衔接题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看个例子:
  如: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①网络的诞生给予公众以空前广阔的话语空间
  ②任意生造词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③生造词语的最大的源头来自网络语言
  ④不过,因此也出现了话语权的滥用
  ⑤授予公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主权
  答:___________
  五句话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个中心句即③,因为③提出了“网络语言”这个对象,而其他四句都是围绕这个对象展开的。我们又可以把其余四句分类,①⑤为网络赋予公众的权利,①中“网络的诞生”作①⑤句的主语,应在前,⑤承前省略。而④②是指出了网络语言的危害,且④表转折,应在前,②为④造成的影响,放最后。得出正确语序为③①⑤④②。
  三、考虑语言习惯
  例: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音节和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___________(a.密叶疏枝,翠微清风,月影日光,b.疏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立水湄。
  (2)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___________(a.摇风弄雨,青碧依然,b.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无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凌凌然有君子之风。
  A(1)a (2)a B (1)a (2)b C(1)b (2)a D (1)b(2)b
  答案为D,我们可以发现 (1)空中“疏密”“枝叶”“青翠”“日月”“光影”的语序符合人们说话习惯,读起来也符合音节和谐的要求;(2)先说“青碧依然”,与前面的“群芳落尽”相对,“摇风弄雨”与后文的“铿锵有声”衔接连贯。
  四、注意不要“跑题”
  如: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每逢春節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_________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解析:这句话是在谈“龙”和“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A项中又引出了一个“唐人”,BC项中引出了一个“炎黄子孙”,D项更是出来了一个“中国皇帝”,完全是与所给句子的中心风马牛不相及,顾左右而言他了,这类题目难度偏低,但是一旦出现这种“跑题”现象,我们也不必谦虚,笑纳即可。
  五、注意句子间的逻辑顺序
  这种方法我叫它“顺”关键词法,即每句话之间找到它们的联系,然后根据其中的几个小句进行排除,再结合其他方法做出正确选择。
  如2010年全国卷I的衔接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为A。分析:此题第②小句“日益”一词呼应句首“近几十年来”;第④、③小句或第③、④小句为一个板块,是对第②小句的支撑,由总分关系得知④在前③在后;第⑥、①、⑤三个小句为一板块,其中第①小句中的“也”字呼应第⑥小句,第⑤小句总说第⑥、①两个小句的“增长”问题。故在⑥①后。
  总之,在更重考察语言表达能力的今天,语言衔接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素质。但形式即使千变万变,只要能在实践中掌握以上几种方法,定会助你更快捷地处理好衔接难题。
其他文献
2008 年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给全球的各个产业都造成了巨大影响,也给 2008 年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会计人员供给的方面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 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学中,有近 900 所设立了会计专业,几乎是每十名毕业生中就有两名是会计专业的(主要是指升本教育),其他的中专、高职和各类培训机构中,会计专业比例更高。  2009 年会计应届毕业生充足,甚至过剩。而从企业会计人员需求
摘要:作者针对在小学语文中开放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基本涵义和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并对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式教学  世纪之交,在“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和世界课程改革大趋势的推动下,中国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意味着新世纪的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
【摘 要】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一名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造就出一代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有完整的行为能力,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道德水平的高素质学生,也才能更好适应现代教学,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能力    我认为在目前实施的新课改的教学新理念的背景下,合格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要有超前的学习
【摘 要】想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想像力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像力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智力的发展。如果没有积极的想像活动,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任务都是一句空话。  根据心理学给想象所下的定义,“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人们在头脑中通过对先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
摘要:备课,教师在熟悉不过的事了,所谓备课,主要是指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但在信息社会的年代,教师如何进行电子备课、写教案,准备课件呢,结合笔者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心得。  关键词:教材 电子备课 提高质量  关于电子备课,应是大势所趋。但至于如何操作,还有待探索和研究。有些学校之所以不敢尝试和实施电子备课,是怕把老师解放出来不知干什么了,也就是说对实施电子备
【摘 要】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需求以及教学模式理论对于实践研究的自身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成为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之源动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景 情境 情境认知与学习  “情境”是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在我国教育、教学研究文献中,“情境”和“情景”两个词常常混淆,有研究者常常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运用这两个词,
我们当教师的个个都清楚数学源于生活,更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老师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呢?是“鱼”还是“渔”?我觉得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方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授给学生“渔”的重要性。    一、有机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机物区别于无机物的一些特点,跟有机物的结构密切相关。有机物分子中稳定的碳链和碳环构成了有机物分子的骨架,这种有机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只要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导入新课的艺术必须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切题,即教学的开头要从属于教学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不能故弄玄虚,为艺术而艺术;二是激趣,即每堂课的开头要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地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
中考历史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題。要想答好中考题,首先必须明确如何审题,其次掌握如何答题。审题要审题中所给的信息、题型特征、试题的基本结构,更确切地说是审“求答项”、“限制项”、“中心项”、“提示项”各是什么,还要审每个小问题后面的分数,明确试题要求后,寻找解题思路,找到恰当方法;依据教材内容,找出相应的知识点,正式答卷;最后一项是检查试卷,是否按要求回答正确,有无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