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2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寻求方法,合理引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而学习,而是为了真正地获得知识或技能而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自学,其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课堂上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自主学习也是以教学目标为根据的,老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他们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知识。因此,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寻求方法,合理引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得好,老师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有些学生不愿学习或厌恶学习,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反复做题。新教材的知识编排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理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周围的数学例子解释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好课本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尊重、爱护学生,也要及时表扬学生,即使学生只有一点点进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生活上对学生要适时地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心自己。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乐于学、愿意学,从内心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付出努力,而不是一件苦差事。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交流。老师要以平等的態度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提倡师生共同学习,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数学教材中的资源,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把握知识的能力。
  例如:梯形的中位线这一章的小结和思考中有这样一道题:依次连接任何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四边形?你能说出原因吗?并总结规律。
  这道题如果在黑板上依次画出图形,则不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听起来也感觉枯燥乏味。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那就简单多了,课件中设置了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并附一表格。具体操作:依次连接一般四边形各边中点,发现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接下来让学生探讨: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然后老师动态地演示依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的变化情况。老师通过动态展示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得出新的结论,学生很快就填好了表格。再引导学生看表中图形的规律,得出什么结论,从而总结出规律。
  上面的课堂演示不需老师耗费多大力气,大部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通过创设合理问题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欲望,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的一步,已得到了老师的足够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因此老师要精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上课时没有听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或同学;第二步,要求学生每节课针对课本内容至少提一两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要大胆质疑,更要提出不同的看法。
  (二)创造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要提出疑问就必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在上课时老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做法,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的观察和思考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并提出疑问。在平时的课堂上有时我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另外,我还留一些提出问题的作业,让他们对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讨解答。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乐于学习;老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同时还要让他们成功,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想要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主要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从G0期到S期)和分化,并且具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教师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问题情境 动手实践 学习
QM基因是从人维尔姆斯肿瘤杂合细胞中首次分离到的,最初认为与人维尔姆斯肿瘤抑制相关。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QM基因产物还具有c-jun等原癌基因转录调节、Src家族信号转导、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产生学习兴趣;恰当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师生角色,提高学习兴趣;开展意识教育,强化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興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总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觉得学习很轻松。孔子说:“知之者不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变的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对学习内容有效感知。”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很普遍,要改变现状,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